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2024-04-1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想像力,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从而体会诗中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把握结构美;欣赏田园风光,品味画面美。

教学难点:理解情感,把握形象,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说起开心农场,同学们肯定不陌生。最狂热的时候,有人半夜起床,就是为了去偷菜。平沙大海环也有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城市里的白领们,一到周末就从城市的喧嚣忙碌中逃离,在开心农场里体验农村生活,享受简单自在的生活。其实这种田园生活的美妙,在东晋一位大诗人的笔下写得特别美。这位诗人就是陶渊明。

二、了解作者

1、学生用“陶渊明是一个„„的人”句式来描述。 2、补充:东晋最杰出的诗人、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隐逸诗人、靖节先生(私谥)、五柳先生。

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三、体验田园生活之美 (一)、请一生朗读。(师生评点,注意字音,提醒学生五言诗的节奏二/三拍) (二)、解题 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其一)》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

学生明确:\"归\"字

解词:归——本义女子出嫁,后来引申为女子回娘家,又引申为返回。 提问:归向何处?归向田园。 (板书:归――田园)

(三)、欣赏田园风光,品味画面美 1、写了什么。

哪几句写田园风光?

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回到田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板书:看,听。

明确:看到“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听到“狗吠、鸡鸣”。 板书:景语 2、怎样写。

作者怎样安排这些景物?这些景物有没有给人一种拼凑之感?它们之间按什么顺序写的?有什么内在联系?先齐读一次,然后小组内交流。说说作者用了哪些景物描写的方法。

明确:远近结合、以声衬静、白描。 (补充常见的景物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细节描写与工笔白描等。)

3、体验画面美。

陶渊明的故乡当地修建了陶渊明故居,假如你现在是一名导游,根据诗中的描绘,你将怎样向游客介绍这一故居美景?自己读一次,然后小组内先交流,再推荐一位同学来当导游。

4、概括意境

这八句话,诗人用远近结合、以声衬静、白描的手法,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这就是意境。

板书“意境”

清新自然 祥和安谧 闲适恬淡 宁静幽美

四、体会田园之志

1、读接下来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回到田园以后,他的感受是什么?用诗中的词语是“无尘杂,有余闲”。

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表现了对宁静祥和的农村田园生活的„„感情。 喜悦、轻松、自由、怡然自乐。 2、回到题目,理解诗人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诗人把官场比喻为什么? 明确:尘网,樊笼。

把回归前的自己比喻为什么? 羁鸟、池鱼。 3、点拨:

理解这四个比喻有什么含义。

理解“守拙”。拙,愚拙,在哪方面愚拙呢?不懂圆滑世故,不懂八面玲珑,不懂左右逢源,不会随波逐流,只会固守节操。照应“少无适俗韵”。

理解“误”字表现的情感。

综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现了诗人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摆脱官场羁绊的

欣喜愉悦,对人生节操的坚守。

4、齐读全诗,再次体会感情。 组内竞赛背诵

五、探究:

面对黑暗的社会黑暗的官场,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从此过着种豆南山,凭轩读书,品菊饮酒的自在的田园生活,坚守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但又有人认为,他这种隐居的做法不够积极,面对黑暗现实,他选择了逃避。你是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的?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总结

陶渊明通过抓住农村一些常见的景物,运用远近结合、以声衬静、白描等手法,向我们展现了诗歌的宁静祥和幽美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人生追求的坚守。这堂课也告诉我们,鉴赏一首诗歌,可以先把握意象,然后感受意境,进而抓住一些关键词去口味感情。也希望同学们能像陶渊明那样,对自己的理想多一些坚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