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诗之韵:能够正确、流利、传情地朗读诗歌并熟读成诵。
2、诗之境:初步感知诗文描述的塞外战争风云,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慷慨悲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3、诗之美:品析诗文新奇瑰丽的语言,通过联想、想象再现并描绘战争风云中的画面。
教学重点:
1、诗之韵:正确、流利、传情地朗读诗歌并熟读成诵。 2、诗之美:品析诗文语言,描绘战争风云中的画面。 教学难点:
诗之境:感知诗文描述的塞外战争风云,领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1)创设情境,引入诗歌
导语:近期军事题材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句话道出了军人的精神和气质,中唐诗人李贺笔下也有这样一群将士,他们在《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尽情展现了他们慷慨赴死的军人风貌。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诗歌去了解。
(2)解诗题
“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 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3)知诗人: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习,了解作者风格)。
李贺(790—816):字长吉,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风格独特,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有《李长吉歌诗》《昌谷集》传世。
二、初读,整体感知
过渡语: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读是学习诗歌的最好途径,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要求:准确流利,流畅传情
1、读准字音 自读,读准;展读,点评。
2、读对节奏 同桌对读,划分节奏 ;展读,点评,讨论节奏。 3、老师范读 要求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 4、学生展示 小组自由选择形式,展示;点评 5、整体感知 诗中人,诗中事,诗中情。 三、品读,感受悲壮
过渡语: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边塞诗,笔力雄厚,场面描写壮丽雄浑,豪放激昂,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画面描写来感受一下李贺笔下这种慷慨悲壮的民族之魂。
1、壮景一:“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战前形式如何?守城的将士又是如何面对的?你能结合想象描述一下当时情况吗?
战前描写:“黑云、甲光、金鳞”
朗读指导:读出“紧张,凛然”(语速要慢,语气先压抑后高昂) 2、壮景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诗中虽然没有具体描写战斗场面,但是我们可以从诗句中的哪些描写可以读出这种惨烈,悲壮?
“角声满天”、“塞上燕脂”
朗读指导:读出“凝重,悲壮”(语速要慢,语气凝重)
3、壮景三: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为何“半卷红旗”行军?“声不起”暗示形势如何? “易水”让我们联想到什么典故?
偷袭敌营,快速行军;霜打湿鼓面,暗示形式危急;荆柯刺秦。 朗读指导:读出“紧张,凝重,壮烈”(语速要慢,语气凝重) 四、精读,体会壮情
过渡语:荆柯刺秦,燕太子丹率文武大臣白衣送行,《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明知这是一条不归路,仍为国家,为民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慷慨悲歌,这种民族精神,自古有之。 1、播放《亮剑》中骑兵连连长孙得胜阵亡片段,用场面、音乐的悲壮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军人的亮剑精神。
生谈感受:“浴血奋战!勇往直前!视死如归!报效祖国 ! ”等 师顺势渲染:即使独臂一人,仍高呼:进攻,即使战死沙场,仍受敌人敬重,而任何一个观众也都由衷赞叹:虽败犹荣,虽死犹生。我们铭记的不是他的死亡,应是他独臂高举的战刀,他擎起的正是李贺诗中所颂扬的: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勇往直前,报效祖国的中国军魂。
2、诗中哪句最能体现(我们一起回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本诗的主旨句,将诗情推向高潮!
朗读指导:读出“坚定,豪迈”(语速由慢到稍快,语气逐渐加强,读出慷慨激昂)
3、让我们再次深情诵读全诗,一起感悟诗歌所弘扬的忠诚慷慨之军魂。(学生齐读,声情并茂)
4、补充评价:
“夕阳塞紫,满目悲凉,犹卷旗袭敌,有进无退。虽鼓声不扬,但士气未竭,而一剑尚存,死不负国。皆极写忠诚慷慨。”
——《中晚唐诗叩弹集》引杜诏 五、赏读,品味语言
过渡语:诗是美的,这首诗有一种悲壮之美,美在哪里?还需要我们从品析词语入手来发现美。
诗歌赏析方法:
修辞、炼字、感官角度、用典、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示例1:(修辞)首句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示例2:(炼字)“压”字,一字传神,形象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表现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 来形容形式危急。 示例3:(用典)引用了“黄金台”的典故,点明主旨,歌颂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
示例4:(感官)李贺为我们描绘出的战地图景,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描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可谓声色俱备。
小结:诗人用“黑云”、“金鳞”“燕脂 ”“红旗”等色彩斑斓的词语浓烈凝重地勾画出苍茫悲壮的画面,再配以“角声满天”“鼓寒声沉”,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描绘出边塞战争风云的悲壮之美。构成奇特意境。
六、想象,描绘画面
过渡语:好的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
1、画面美
大家轻轻闭上眼睛,随老师的描述在心中放映首联所表达的画面。 2、当堂训练?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将该诗第二联或第三联扩写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
要求:注重环境的描写渲染,生动再现画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3、学生展示,共同鉴赏。 七、结语:
像一颗流星,李贺排空而来,乘风而去,转眼流年,不过二十七载春秋。但留给我们的,是一串不灭的闪光的追忆!
无论是李贺笔下的将士,还是《亮剑》中的中国军人,都充满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壮烈与不悔,在你的人生路上,肯定会遇到许多难做难为之事,这时,何不扬眉出剑,发扬你的亮剑精神?
板书设计: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 云? 压? 城-----形势危急?? (比喻、夸张) 角? 声、 夜 紫-----悲壮惨烈?? 临易水、黄金台-----誓死报国 ?
? 典故) (视觉、听觉)(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