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教学设计
[ 教材简析]:
〈〈夏感〉〉是当代散文名家梁衡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二至四自然段,主要写了夏季的景象、色彩和旋律,表现出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显示出了夏季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的赞美、喜爱之情,也深情赞美了勤劳的 农民。整篇文章以描写居多,生动细致,富有韵致,文白相间的 语言美和语言的刚性气质,仅用寥寥数笔,却给人们勾勒出三幅清新美妙的夏季画面,让人们浮想 联翩,感受到了夏季 的美好和农民的辛劳。
文家坡中学 李金仓
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篇首相呼应,对全文总结,以肯定的语气赞美夏季和农民,表达出作者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全文条理清楚,首段仅有一句,却是全文的内容和情调的总概括,中间三个自然段描写夏季 的特点,最后一自然段总结上文,又顺承上文的写景,转入抒情,前四自然段都偏重写景,最后一自然段偏重抒情,情由景出,写景与抒情组合融洽,成为有机整体。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了解富有哲理性的话语的深刻含义。
4.了解文中比较和对比的运用,理解通过比较、对比的写法突
出事物特点。
5.凭借文本的语言材料,感受、想象夏季的优美,激发学生热
爱生活、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感受夏季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2、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了解文中对比和比较的应用。
难点: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了解富有哲理性的话语的深刻含义。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让学生借助阅读实践,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文本的情感感染,从而启迪思想,享受审美乐趣,并真正培养语文能力,形成语文 素养 。
这篇散文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看夏季景物、色彩、旋律的优美画面,进入到夏季的意境之后,再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夏季的景物、色彩、旋律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