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the Ugly Duckling一课几点感触[论文]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对the Ugly Duckling一课的几点感触

摘 要:本文从“the ugly duckling”一课出发,阐释了语篇教学的背景,揭示了语篇教学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如何让语篇教学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富有感情,多于体验。 关键词:语篇教学;理解;情感;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51-01 一、引言

2011年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等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在此背景下,语篇教学成为我们所提倡的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什么是语篇教学

首先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语篇教学。记得夏恩力老师的“再看语篇教学”这一报告中讲到,基于语言训练的教学,只起到一个词句识记、再现的功能,它的结果必然是割裂整个文本内容及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有这么一个例子:教师给出一个支架,让学生进行操练,

a: what time is it? b: it’s . a: it’s time to . b: let’s .together.

有一个小男孩与一个小女孩组合进行对话,如下: a: what time is it? b: it’s 10 o’clock. a: it’s time to sleep.

b: let’s sleep together.老师忙于学生的语言训练,毫无领会这一看似正确其实不符情境的错误。这个例子听的时候确实可笑,但深深回味,又发人深省,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注重支架的训练,而不是基于语篇的立场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实践语言的功能。语篇教学则不一样,语篇不等于篇章。胡壮麟(1984)认为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不完全受语法约束的在一定的语境中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因此,语篇教学是要将学习的词、句放入合适的语篇中进行整体理解和运用,它提倡的是以语境为主体带动词句的学习,注重的是整体的理解和评价,我们常说的阅读三个层次:1. read in the lines, 2. read between the lines, 3. read beyond the lines,而我们所提倡的语篇教学即是“read beyond the lines”. 三、语篇教学的实践

那么如何让“语篇教学”的理念走进英语课堂?且让我们一起回

顾一下12月13日温州市籀园小学的老师给我们展示的一堂绘本课。在charpter2的精读中,老师让学生模仿表演the ugly duckling的对话,从情感体验中得出自己对the ugly duckling的评价——“the ugly duckling is kind”,这就是语篇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在对语篇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语言并感悟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评价,是一个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过程。在charpter3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对the ugly duckling in winter这一情境的描述,让学生思考if you are the ugly duckling,what will you do?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这一过程即是通过学生在该情境中的情感体验,教师自然地给予情感教育,使学生明白如何在真实的情境中面对各种逆境,在语篇的整体理解上,学生能主动思维,体验情感,并大胆实践。此环节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感悟语言的能力,真正达到了语用的目的。 四、语篇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中的语篇进行挖掘,再构或另构。

挖掘:依据语境,挖掘意义。有些语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着更丰富、深刻的含义,就需要我们进行挖掘。可以通过联想,理解情感等方法进行:如《the ugly duckling》一课中,when nobody likes the ugly duckling, what will the ugly duckling do?

he will say: a what? you are ugly, i’m not ugly. b i will not play with you, never. c yes, i’m ugly. 学生通过对情境的理解,都选择了c选项,说明了学生能通过语篇的学习,结合一定的语境,采用联想的手法,得出了这一结论:the ugly duckling is kind .

再构:教师基于教材和授课对象的能力和水平,针对所要达成的目标,对现有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整合以便组织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另构: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创造适合学生学习,接近学生生活情境的语篇,能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的能力。 五、结语

什么时候我们的英语课堂也能像语文课堂那样生动,让学生富有感情,多于体验; 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语言训练的教学,而是富有思想、重于体验的语篇教学。相信当你聆听了这么一次生动的语篇教学实践的实践课,你将不会再有那样的感慨,你一定会有很多新的收获。新的思想启迪着我们:语篇教学这条路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所要做 的是将思想付诸于行动,实实在在地走好每一步,相信我们也行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