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简答答案

2022-09-2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一章

1.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物流是指物料或商品在空间与世界上的位移,而现代物流管理就是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信息、运输、库存、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在由原材料加工为成品并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中涉及的合作企业和部门所组成的网络.

2.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共同处:它们都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组成的,都是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作为自我实现的前提、基础和保证,都是跨越企业、部门甚至是国别的,等等。

不同处:①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链商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等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②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③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核心竞争力)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把企业中非核心业务交给合作企业来完成.④供应链管理是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模型,因此,它可以利用信息共享(透明性)、服务支持(协作性)、并行工程(同步性)、群体决策(集智性)、柔性与敏捷性等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进行企业的流程再造。⑤供应链管理不仅仅具有自己的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还有自己的理论模型、设计原则以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⑥两者目标不一致。

3。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何在?

答:①传统的管理模式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管理.供应链管理则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采购、生产、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的全部过程。②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各企业的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很少考虑其他企业和最终用户的利益和要求;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遵循的原则是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即供应链中所参与者的首要目标是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效率最高,共同以使最终消费者满意为己任,这是所有参与者制定决策的首要标准。③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它们与那个支配企业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提倡供应链所有参与者的地位平等。④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都是独立运作的,体现得更多的是竞争.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强调得更多的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作与协调,提倡在各节点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变过去企业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⑤供应链管理不再是孤立地看待各个企业及各个部门,二十考虑所有相关的内外联系体-—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并把整个供应链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4.简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兴起。

答:多少年来,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上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即某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这种经营模式,随之的是“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分销商到零售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以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

5。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何种关系?

答:在企业运作中,物流贝看成是企业与其供货商和客户相联系的能力。一个企业的物流,其目的在于帮助按最低的总成本创造客户价值。

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快速回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贸易伙伴间的密切合作,以最小的成本和费用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可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

关系:企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从财务上更加倾向于企业投资回报的最大化,而在具体运作上则侧重于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而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则更加侧重于企业发展与综合实力的增强,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审视目标的达成与否。实际上,物流是从财务角度,还是从战略角度,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都可以归结到满足客户服务要求,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上面来。

6.事实供应链管理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

1) 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

2) 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物流网络,保证物流网络设计的经济性和灵活性

3) 监听市场信号,并相应地统一整个供应链的需求计划

4) 采取时间延迟策略

5) 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

6) 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

7) 制定整个供应链的衡量标准,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

7.学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意义何在?

答:为了大幅度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其适应当今国际市场的“超竞争”环境,并能够在竞争中获胜,作为企业管理者和尚在校学习并即将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学生,应该尽快学习和掌握未来企业竞争获胜的利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为振兴国家,也为增加个人社会价值奠定基础。

第二章

1.什么是物流系统,它与物流有何区别?

答: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料、包装设施、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相关人员以及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下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事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系统:指在供应链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

并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统。这种系统大致由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组成。

简单的说,物流是实体流动的整个过程的综合表现,物流系统则是实体在流动过程中的一整套有记录的流程。

2.物流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其特征有哪些?

答:

1) 人事物流的主要因素,是物流系统的主体

2) 财是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资金要素

3) 物是物流系统中的基础要素

4) 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的决策要素

5) 组织与管理是物流系统的支持要素

物流系统即具有一般系统所有共有的特征,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同时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等大系统所具有的特性。还有“目的指向性、时空序列性、开放动态性、人机复合性、大跨度性、复杂性、多目标函数性\".

3。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物流系统分析?

答:主要目的在于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方案的信息和资料.它把任何研究对

象均视为系统,以系统的整体最优化为工作目标,并力求建立数量化的目标函数。

物流系统分析过程:

1) 界定系统问题的范围

2) 决定系统目标和标准

3) 收集资料,提出可行方案

4) 建立分析模型

5) 系统优化及方案选择

6) 系统综合评价

4。物流系统建模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物流系统建模?

答:物流系统模型更深刻、更普遍地反映所研究物流系统主题的特征.在物流系统工程中,能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抽象模型化,反映了人们对物流系统认识的飞跃。

1) 弄清问题,掌握真实情况

2) 收集资料

3) 确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4) 构造模型

5) 求解模型

6) 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5。为何要进行物流系统评价,如何进行物流系统评价?

答:为了详细比较各方案的优劣,从而选择最优方案付诸实施,以确保项目经济可行地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以便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物流系统评价步骤:

1) 明确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

2) 确定评价因素

3) 确定评价指数体系

4) 制定评价准则

5) 确定评价方法

6) 单项评价

7) 综合评价

第三章

1. 物流环节包括哪些?

答:物流活动基于作业功能可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援活动,基于活动包括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支援活动则有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活动,它们共同构建了物流的环节.

2. 为什么说运输环节是物流过程的关键?

答:运输的任务是对物品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物流部门通过运输解决商品在生产地点和需求地点之间的距离问题,从而创造其空间效益,实现使用价值。没有运输连接生产和消费,生产就失去了意义.

3.如何理解流通加工环节的性质和定位?

答:流通加工是物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流通过程中辅助性的加工活动.流通和加工的概念本属于不同范畴,加工是改变物质的形状或性质,流通则是改变物质的空间与时间状态。

流通加工多发生在保管环节前后,它可以完善运输、保管、装卸等活动对象的使用价值,增加其附加价值,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要,同时也提升了物流活动本身的价值.

4.说明物流过程的合理化与物流各环节的合理化的关系。

答:所谓物流过程,是指商品实体从生产地至消费地的转移过程,或者由生产地经过物流据点中转,然后再至消费地的流转过程。为保证物流各环节的合理和物流过程的迅速、畅通,

需要借助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并创造一定的基本条件,这就是对物流过程的优化管理。

物流过程不能仅仅追求单个环节的合理化,更重要的是追求整个过程的透明和优化。单个环节合理,不一定会使得最终的结果合理。所以物流各环节的合理化是物流过程合理化的前提,物流过程合理化则是物流各环节的合理化的结果表现。

5.什么叫配送?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运输有什么区别?

答: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运输和配送两者存在区别。所有物品的移动都是运输,而配送则专指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因此,可以说运输是指整体,配送则是指整体中的一部分,而且配送的侧重点在于一个“配\"字,它的主要意义也体现在“配”字上,“送”只是为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配”而服务的。

6.配送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为了满足用户在货物处理的内容上、时间上以及服务水平上不断提高的要求,运输上必须引进先进的分拣设施和配送设备,用以建立正确、迅速、安全、廉价的作业体制.

在新型配送中心未出现前,配送中心承担了某些转运的职能,以后一部分这类中心向纯粹的转运站发展以衔接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不同规模的运输,另一部分则增强了“送\"的职能,而后向更高级的“配”的方向发展。

7.配送中心的功能是什么?

答:(1)集货功能

(2)储存保管功能

(3)流通加工功能

(4)分拣功能

(5)配送功能

(6)信息处理功能

8.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是怎样的?

答:配送作业的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6个阶段:进货入库作业、在库保管作业、加工作业、理货作业、配货作业和送货作业.

9.什么是业务流程再造?

答:业务流程称为“公再造通常也被司再造”、“再造工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企业再造革命,被喻为“从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也被认为是继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后的第二次管理革命。

10.物流管理中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业务流程再造?

答:企业“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

通过对企业原来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的变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

(2) 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

(3) 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

(4) 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实施企业再造方案,必然会触及原有的利益格局。

11.你认为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什么因素最重要,为什么?

答:管理层支持最重要.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再造势必将引起工作领域内相关流程技术、工作角色和文化等的变革。高级管理层对再造坚定不移的信心是这些变革能够持续获得必要的资金、人力等资源的基本保障,高级管理层强有力的、持续的支持也是再造能够克服各种阻碍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12.如何结合企业的IT技术能力帮助企业开展业务流程再造?

答:首先,信息技术经常被用于自动化工作,而不是真正被用于改变生产过程。如果只是让工作自动化,而没有改变其过程,比如没有把每个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就不可能在生产率上取得大的提高。

其次,是在还没有搞清要使什么自动化的时候就采用了自动化。在决定怎样利用信息

技术来解决问题之前,没有用疑问的目光看待商业过程的再设计和工作的方式,过于夸大了信息技术的功用,却忽略了与之相配套的系统变革。事实上,实施信息技术战略,还必须改变人力系统,必须考虑角色、职责、奖励、品性等所有这些正改变着一个体系的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

最后,常孤立地看待信息技术。实际上信息技术起到的是推进作用,而不可能是全部作用。因此,如果不改变人力系统和过程,那么通过使用先进技术,只可能获得某种微小的改进。

(1)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2)IT/流程分析技术

(3)过程模拟技术

(4)数据建模技术

(5)再造工程技术

13.为什么一个企业要建立物流组织?

答:传统企业一般围绕财务、生产和营销三个基本职能部门来组织企业活动。从物流的角度看,由于与物流的基本目标不同,传统组织形成会导致物流活动的不连贯。事实上运输可能由生产部门负责,库存由三个部门分管,而订单处理由营销部门负责。生产部门追求的目标是单位成本最小,营销部门希望利润最大,财务部门最关心的则是资金回报率。这些目标的矛盾会导致物流运作的非优化,甚至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率。

14.功能集合的变化过程有哪些?为什么它是重要的?

答:阶段1:市场营销部门负责物资配送、生产部门负责物料管理.

阶段2:物资配送部门独立

阶段3:物流部门完全独立

最终目标:实现功能一体化物流组织形式

组织机构是实现物流一体化的保证,是功能一体化的典型物流组织机构形式。总的计划与控制在最高运作层次上,对实现一体化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计划立足与长期、长远的战略定位,同时对整个物流系统的优势进行评价、改进、再造,以达到物流系统合理化.

15.如果一家企业处于其物流组织发展的第2阶段,它如何才能向第3阶段发展?

答:(1)物资配送部更名为物流部

(2)物流管理部门从生产部转移至物流部

(3)物流部分管:成品管理、订单处理、顾客服务、运输与配送、物料管理

(4)成品管理分管:成品库存控制、成品场地仓储、成品工厂仓储

16。一家生产性企业与一家服务性企业的物流组织机构应管理哪些活动(如采购、运

输、库存管理)?它们之间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

答:制造业企业的主要活动是多处采购原材料、零部件、再组合加工成为具有更高价值的商品.其物流活动从供给和需求角度看都涉及许多物流活动,因此一般来说应设置物料管理和物资配送的独立性较强的物流部门。

服务行业则将有形的输入转化为无形的服务产出,并且这些采购来的输入品一般要被完全消耗。因此服务业企业要关注自身的供方物流活动,采购和库存管理最为重要。由于很多时候要求供应商按时运到价格供货,因此运输管理并非其考虑的内容,较高的物流成本多发生在供货方.服务业企业的物流管理组织主要涉及物料管理。

生产性企业因供求关系物流方面更多的涉及物料管理和物资配送;而服务形企业则主要关注自身的供货方物流活动,采购和库存最为重要。

第四章

1.什么是物流系统控制?

答:物流系统控制,就是对物流的运行系统进行控制管理,以期达到希望获得的运行绩效.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结合而成;元素和元素、元素和整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系统的结构和秩序;任何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控制:按照预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过程施加某种影响的行为.物流:物流活动从整体上来说,具有其内在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机制,以及需要实现的一定功能;物流活动整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有关物流活动的各种决策可以进行分析和优化.目标:关于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及其指标的确定.

2.如何分析物流系统?从哪些角度来进行讨论?

答:物流系统控制就是通过对物流的运行系统进行控制管理,以期达到希望获得的运行绩效。在这个问题中的关键概念是:系统、控制、物流、目标。对于物流系统运行过程来说,其管理控制手段可以分为3类: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过程控制。

从物流系统的功能角度来说,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存储系统和运输系统。存储系统是针对物流的储备而存在的,它的存在一方面使得物流的交货响应能力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存储成本,包括场地成本、资金占用、人工成本等;运输系统是针对物流的移动而存在的,它的作用就是使物流在某一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到达一个恰当的地点.运输系统的成本和效率与运输批量大小、批次、运输方式等直接相关。从企业运营环节来说,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与物流的存储和运输有关。从管理内容来说,可以从成本、质量和价格等多个角度进行管理。

3。物流系统成本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分析一个企业的物流系统成本时,要有总成本的概念。在具体的成本控制工作中,要根据企业业务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成本最小化策略。在也起物流业务的外包决策中,应该基于战略思路,来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决策。人们往往注意比较明显的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而对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往往容易忽视。但是实际上,我们在讨论物流系统成本管理的时候,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总的物流费用成本。

4。运输管理的基本原来是什么,在物流系统管理中,主要通过什么手段来降低运输成本?

答:运输节约来自于集中运输,其手段就是通过建立仓库来调节运输流量。这些仓库包

括单一的仓库,也包括仓库网络.当通过仓库集中转运的运输成本低于直接运输的时候,就需要建立仓库点。随着运输网络中仓库集运点的增加,总运输费用会减少,但是在超过一定数量的仓库设置后,总运输成本会上升.这种成本上升的原因在于能够被转运的数量减少.因此从仓库集运的角度看,应该存在一个运输成本最小化的仓库布置的合理数量.

5。仓库的部署与物流成本的关系如何?

答:在物流系统中提前部署库存可以改进服务响应时间.随着仓库部署的增加,总库存成本会上升,但是同事由于仓库网络的布置,使得单个仓库的临时库存储备要求降低,从而使总成本的升速降低。

6。物流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答:物流质量包括物流对象。物流手段、物流方法、物流过程的质量。物流管理的质量管理指标,可以分为总体质量指标、存储质量指标和运输质量指标。

7。确定型存储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答:所谓确定型存储模型,就是假设货物需求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是已知的相对确定的值.实际上,当我们所面临的货物需求问题,其参数波动性不大时,一般可以适用确定型存储模型。具体如经济订货批量(EO Q)模型、非瞬间进货模型、允许缺货的(EOQ)模型等。随机型存储模型的几个主要问题是订货点的确定、安全库存量的确定等。

第五章

1. 物流业务主要有哪几种模式?他们各有何特点?

答:

(1) 自营模式,主要指企业自备仓库、自备车队等,企业拥有一个自我服务的体系。

(2) 第三方物流,指企业利用一家外部的物流公司完成其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职能.

(3) 物流联盟,指企业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长时间业务往来的相关企业与之形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通过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各自的物流目的和战略.

(4) 第四方物流,指一个物流集成商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物流解决方案,它是建立于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基础之上并发展而来的一个新的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第四方物流均属于企业的物流外包业务,区别在于外包业务中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存在差异。

2. 企业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身的物流业务模式?

答:究竟是采用自营物流形式还是外包物流形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决策标准。从企业竞争战略的角度来考虑,最重要的决策变量之一是对渠道的控制力要求。越是竞争激烈的产业,企业越是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因此,往往就会倾向于自营物流.

从企业竞争战术的角度来考虑,决定企业采用自营还是外包物流最重要的决策变量有

两个:一是物流外包和自营的比较,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物流运营效率;二是物流外包和自营比较,是否能够降低企业物流运营成本。

决策标准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即物流对于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度(与战略考虑一致)和企业管理物流的能力(与战术考虑一致)。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企业应该采用怎样的物流模式。

3. 第三方物流具有什么经济效益?

答: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第三方物流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极大地节约物流作业成本;可以减少对物资设施的投资,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技术,克服内部劳动力效率不高的问题;还可以极大地提高服务水平。

4. 第三方物流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

(1) 基于运输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海陆空运输部门建立起来的物流能力

(2) 基于仓储/配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此类公司尤其擅长为食品杂货、零售和消费类产品提供增值服务。

(3) 基于货运代理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此类公司主要侧重货运过程的协调,寻求通过管理实财务和海关/管制制度来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

(4) 基于港口/铁路终端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类公司主要基于终端运作服务,并将业务延伸至运输和配送。

(5) 基于信息与系统集成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类公司致力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外包业务。

5. 试阐述第三方物流的演变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答:

(1) 运输/合同分销阶段,特点:第三方物流服务一般只具有单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这种非一次性合同物流服务往往带有客户的一些附带要求;物流提供者与客户之间通过长期合同或非一次性交易实现物流服务,兑现对客户要求的承诺。

(2) 物流外包阶段,特点:业务量大,按客户要求提供定制的个体化服务,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供需企业之间建立了在长期合同基础上的战略联盟关系。

(3) 供应链管理的集成阶段,特点:此模式强调了基于互联网或局域网平台的电子信息及时支持的面向客户全过程的集成物流服务.

6. 试论述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请提出相关对策.

答: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1) 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晚,经验少

(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也不够完善

(3) 国际态势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分析

(1) 物流需求不足,观念落后。物流需求不足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 改制改组未到位,企业机制不适应

(3) 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物流企业转型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物流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

(2) 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有资本从物资流通行业退出是必然趋势。

(3) 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

7. 物流联盟具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答:优势:

(1) 大企业可以通过物流联盟迅速开拓全球市场,完成其全球物流配送,从而使其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2) 长期供应链关系发展成为物流联盟形式,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

(3)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物流服务提供商,结成联盟,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不足:

(1) 担心被置于物流管理之外,失去对物流渠道的控制能力;

(2) 担心风险提高并导致物流失败,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 难以衡量共营物流所获得的收益,很难判断联盟是否实现了成本节约;

(4) 担心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外泄,从而可能影响并削弱企业未来的市场地位。

8. 请说明第四方物流的起因和特点。

答:起因:

第三方物流由于缺乏对企业物流系统的决策规划,缺乏对整个物流系统及供应链或其

部分进行整合规划所需的技术战略知识,无法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瓶颈,所以需要发展一种新的能够为物流系统提供战略决策的服务商来参与、规划并整合物流系统,于是第四方物流便应运而出.

特点:

(1) 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且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能力.

(2) 第四方物流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来获得价值,因而能够为整条供应链上的客户带来利益。

(3) 第四方物流可以实现供应链过程协作和供应链方案的在设计。

9. 第四方物流有哪几种工作方式?请逐一予以说明。

答:工作方式:正向协作、解决方案整合、行业革新.

(1) 正向协作的工作方式依赖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工作联系,在该工作方式中,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通过合作对物流系统的解决方案进行规划与整合。

(2) 解决方案整合工作方式中,第四方物流为一个客户管理和运作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

(3) 行业革新工作方式中,第四方物流为同一行业中的多个客户发展和执行一套聚焦于同步化合作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10. 集装单元化技术有哪些好处?

答:

(1) (2) 率

(3) (4) (5) (6) (7) (8) (9) (10)(11)应用集装技术的优点很多,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便于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装卸、运输效率和整个系统的作业效

提高货物运输质量,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货损和货差

便于堆垛,提高单位面积的储存能力

便于物资储存,减少库房需要量

有利于组织联运,加速物资周转,实现“门到门”运输

节省包装费用,降低运输成本

便于清点件数,简化交接手续

装卸托运作业不受气候影响,保证车船正常运输,加速物资周转速度

对散装和液体货物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托运活性,加速物资周转

11. 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有什么区别?

答:生产是使一件物品产生某种形态或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活动。产生场所效充和时间效能的是物流,加工是通过改变物品的形态或性质而创造价值,因而属于生产活动.但是流通阶段的加工即物流加工,处于不易区分生产还是物流的中间领域,而且目的在于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尽管它也可以创造性质和形态的使用效能,但还是应该从物流机能拓展的角度将其看作物流的构成要素为宜。

12. 试谈谈你对物流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趋于多样化、个性化、生产形态也向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发展。同时国际分工协作进一步完善,因此,对物流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技术在物流活动中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将向集成化、柔性化、虚拟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第六章

1. 什么是供应链,其关键特点是什么?

答:“横向一体化”的企业中包括许多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这些企业相互之间实际上就形成了一条合作的“链\",这条“链”上的相邻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和供应的关系,这条“链”通常被称为“供应链\"

关键特点是: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成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

2. 供应链中有哪些要素的流动?

答:供应链流动的要素有:物质、资金、信息。

3. 一个有效的供应链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应具备有良好的客户价值创造能力以及柔性、响应度、市场渗透力等。

4. 供应链有哪些重要模式和运作机制?

答:(1)后推模式

(2)前拉模式

前拉模式的市场反应比较快,库存水平较低,但对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并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

后推模式的库存量较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但是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管理成本较低。

5. 在网络环境中,供应链的管理机制有什么特点?

答:

(1)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原材料或成品;

(2)全球战略与地方执行能力的结合;

(3)在线实时的信息处理能力;

(4)跨越部门、产品、企业的信息管理;

(5)供应链上的作业流程和方法的完全整合;

(6)有效的成本管理;

(7)形成高效能团队。

6. 供应链系统中的库存管理特点是什么?

答:缓和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和供应链不同企业之间的不协调和不确定问题.

7. 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答: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这种现象反映出供应链上需求的不同步现象,它说明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需求放大效应是需求信息扭曲的结果,显示了一个销售商实际的销售量和订货量的差异,实际的销售量与订货量不同步。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供应链的节点企业的信息都有一

个信息的扭曲,这样逐级而上,即产生信息扭曲的放大。

8. 传统的采购模式有什么问题?

答:

(1)采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2)质量控制难度大;

(3)供求双方竞争对于合作;

(4)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较慢.

9. 供应链中的物流渠道设计的关键是什么?

答:关键是同时考虑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选择和下游的经销商选择问题.在上游的渠道设计中较多考虑运输费用、技术合作、供货可靠性和协作管理成本等.下下游的渠道设计中还要考虑消费者市场特点等.

10. 如何实现供应链中的生产协同?

答:做好“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节奏控制、准时交货管理、库存管理”

(1)在供应链系统中建立良好的信息跟踪和快速反应机制来缓解因供应链中的协作生产和外包业务特点而引起的生产进度控制的难度。

(2)按照同步化原则,协调供应链各企业的生产节奏是保证供应链良好运作的重要途径。

(3)准时交货管理,通过减少供应商交货的不确定性和缩短交货周期来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和敏捷性。

(4)从生产协调控制的角度来降低库存。

第七章

1. 什么是整合物流系统,它的管理特点是什么?

答:整合物流系统就是将与物流有关的各项活动、角色和信息等综合在一起,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管理。

特点:分为内部整合物流部分和对外整合物流部分,内部链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单位,对外则是将物流系统的管理扩充到整个供应链来进行考虑,从而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层次上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绩效。

2. 整合物流系统中有哪些环节,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整合物流系统有两个重要因素,即存货流和信息流

存货流包括:销售配送、制造支持、采购获取

信息流包括:协调流、作业流.

存货流从供应商流入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并在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流动,通过企业内部的各种增值活动,最终流向顾客。

信息流同样在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之间流动,这些信息的流动使得企业的各项物流活动能协调运作。

3. 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流有什么特点?

答:信息流的特点在于通过对订货数量、存货的可得性、运输的紧急性等方面的运输要求的信息的共享,降低不同环节之间的不协调性,从而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

4. 物流系统的周期是如何组合的?

答:整个物流系统就是有多个完成周期组成.

(1)配送完成周期

(2)制造支持周期

(3)采购完成周期

5. 物流系统的管理目标包括哪些?

答:

(1)快速响应

(2)最小变异

(3)最低库存

(4)整合运输

(5)质量改善

(6)物流循环

6. 如何管理物流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答:系统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得实际表现在平均时间点附近,不能偏离太远.当发生偏离较大时,需要作出相应的运作方式调整或资源配置调整.通过这些努力,管理者可以在较低的库存条件下降低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7. 整合的物流系统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什么关系?

答:企业整合物流管理,可以通过扩充企业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内容,而使企业核心能力得到增强.

(1)企业组织资本与内部物流整合

从协调能力作为组织资本的本质来讲,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各个部分,特别是生产与物流之间的整合,也是企业对于其所承担任务的有效协调能力的突出表现。因此,企业内部物流的整合也是企业组织资本的基本源泉之一。

(2)企业社会资本与外部物流整合

因为在物流链上的所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企业外部环境,直接对物流链上的节点企业的获利能力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对外部物流的整合也正体现出企业通过社会资本获利的能力.

(3)企业核心能力-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耦合

核心能力并不是企业可以用来生产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另一种资源。核心能力既是组织资本,有是社会资本。企业的内外部物流整合有机地将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结合在一起,通过给企业核心能力注入新鲜血液,使核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增强

第八章

1. Interner技术将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变化?

答:Interner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还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非常友好的人人乐于接受的访问方式。Internet使计算机工具、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不仅被科学家、工程师和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同时也为广大群众服务,进入非技术领域、进入商业、进入千家万户。Internet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有用的工具,它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Internet的迅猛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个趋势.它实现了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全球个人通信,使社会的运作方式、人类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为什么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答: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交易平台和环境,有效地拓展了服务范围和业务范围,可以形成从政府到市场、从市场到企业生产、从企业生产到消费者的多方网络化连锁关系,打破行业间的界限,行业之间联手引入各自的消费群体,交叉推介,互为代办,形成成本低、花费少、见效快、效率高的电子商务活动网络,形成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的模式,最大可能地实现生产需求、交换的一体化、透明化。

3. 电子商务和Interner技术在哪些方面提高了物流的效率?

答:

(1) 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客户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能够非常简捷地完成过去复杂的商务活动。

(2) 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从洽淡、签约、货款的支付以及交货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通畅、快捷的信息传递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3) 电子商务使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大大减低.

4.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的特征?

答:

(1)整个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

(2)物流节点普遍实行信息化管理

(3)信息流在物流过程中起引导和整合作用

(4)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5. 企业对各功能层次的信息的管理焦点是什么?

答:企业整体最优.

6. 简述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信息特征。

答:

(1)信息量大,分布广

(2)信息种类多

(3)信息动态性强

7. 如何解决部门效率和整合最优的目标冲突?

答:要实现整体最优,必须采用信息技术,将包含信息在内的各种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规划,才能有效协调传统方式下企业部门之间的矛盾,协调企业上下游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整体而不是局部最优。

第十章

1。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的现状如何?

答:(1)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物流的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域进行的.物流活动主要限于对商品的储备和运输,经济效益并不被看成是重要的指标。物流活动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线计划的落实,物流环节相互分离,所以产生经济效率整体性较差的情况.

(2)20世纪初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逐渐打破了部门和地区的界限而转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嘎子,物流活动开始考虑整体的经济效益,运输、仓储、保证、装卸、流通加工的系统化和全过程优化的思想和时间活动已经开始,导致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

(3)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主要有两件事:一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而是2001年3月1日,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等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前者是在大环境方面给我们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契机,后者使我国现代物流业真正开始发展。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网络。

2。物流产业发展中制度方面主要的约束因素有哪些?

答:物流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行业,政策、法规、发展战略、组织协调工作需要统一管理,相互协调.

物流企业存在政企部分的现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港政管理和码头经营合一。

物流业设计外贸、内贸、仓储业、流通加工业、信息产业、海关、工商、税收等部门,目前缺乏统一协调管理,而是采用分段式管理的模式.

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不够理想。

3。浅谈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

答:

1) 通过调查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国家教育和科研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规划。

2) 继续重视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工作,通过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切实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

3) 建立物流经营、管理人员和运作人员的上岗培训机构制及资格认证制度。

4)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与国际先进企业、地区联合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4.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哪些主要因素改变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

答:消费者行为改变;向多品种、少量生产的转变和零售形式的多样化;无在库经营的倾向;信息技术的革新;新物流需求的产生.

5。总结现状世界十强物流企业的业务结构和运作模式.

答:

经营特点:

美国物流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十大成功企业中,以空运、快递、陆运等业务为主要背景的公司居多。

本土化程度越来越高,即地区性机制化程度越来越高。

10大企业中大部分是资产密集型企业,拥有一流的物流设施和网络.

运作模式:

组织结构大多采用总公司与分公司体制,即总部集权式物流运作,广泛业务垂直管理的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

赢利模式与竞争手段发生变化,企业非常重视竞争力的构建。

6.分析物流企业四种典型的经营战略.

答:先驱型企业的战略——综合物流

机能结合型企业的战略—-系统化物流

运送代理型企业的战略——柔软性物流

缝隙型企业的战略-—差别化、低成本物流

7。中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是什么?

答:发展:MIS-—MRP-—MRPⅡ——DRP和LRP-—ERP-—电子商务时代的供应链管理(E—Business)

8. 中国物流企业管理范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答:

1) 服务化物流:消费者物流机能的扩大;零售业物流机能的扩大;物流服务的多样性会提高;物流企业必须消除物流信息化真空.

2) 互联网物流: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顾客和其他组织进行沟通和合作;便于企业对消费者需求把握更准确和全面,坐垫基于顾客订货的生产方式,满足顾客需求;可以大量降低交流成本和顾客支持成本;可以扩展新的市场。

3) 绿色物流:通过绿色物流的政府规制和民间倡导,进行绿色物流运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