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流行音乐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且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所以又有“通俗音乐”、“大众音乐”之称。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它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如轻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布鲁斯、蓝调、乡村音乐等。流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受到各个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体现出时代和地域的特征,并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及传唱。它的节奏明快、富有动感,方便记忆,歌词内容通俗易懂,而且具有时代感。
在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当中流行音乐已经被大学生所青睐。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有些大学生盲目追随流行元素,沉醉于理想世界之中,流行音乐中所表的达诸多元素,脱离了现实世界。但是我们的校园生活和需要面对的现实并没有音乐中所描述的那么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客观眼光看待流行音乐,不要盲目追随。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社会群体,理所当然大学生他们对新事物的接触和接受能力是一流的,流行音乐更不例外,因为对流行音乐的近况掌握,淡然数大学生最快、最准。大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基本都是旋律好听的,但对歌词、歌手(乐手)也很挑剔。一首歌能在大学生中流行,首先必须是旋律吸引人,其次是歌词能表达他们的心境。而且,他们与中小学生不同,喜欢“实力派”胜于“偶像派”,更看重歌手或乐手的唱功和内涵。
在多元、开放、宽容的信息社会中,当代大学生的眼界更趋向国际化,他们虽然不排斥“本土文化”,但更易接受新潮前卫的外来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席卷中国内地
的“港台风”,到90年代日益盛行的“欧美风”、“拉丁风”、“日风”、“韩潮”,伴随着大学生从童年走到青年。在人的一生中对新事物最敏感、最好奇的年华中,他们赶上了新人、新事大量涌现的时代。传媒把四面八方的“流行音乐”毫不费力地送到他们的眼前,像自助餐一样任他们选择,他们当然是什么新鲜尝什么。
“音乐就是情感。”流行音乐追寻最鲜活的脚步,代表最现代的情感,永远的饱满和青春。作为最显时代活力,最具情感张力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怎能抗拒流行音乐的魅力?优雅、热情、野性、爽直,像清泉、像山洪、像天籁之声,或悲或欢,或怨或怜……流行音乐触摸着大学生们最丰富的精神世界。
大学期间,大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展均日趋成熟,并在情绪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他们情感的发展还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波动性。流行音乐贴近生活,感情细腻,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友情、亲情、爱情,满足了大学生的多种情感需要。流行音乐最吸引人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能通俗而直接地表达各种人类情感。如“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最爱哭的你……”那校园生活的写实和那美好的记忆,引起了听众超强烈的共鸣。此外,处在大学生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创造力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乐于寻求与众不同的刺激感受。流行音乐中的摇滚乐,它多选用发泄、呐喊、刺激、感官、狂野等表现形式,充分释放了大学生的激情。
大学生中不懂“流行音乐”的人常被认为很“老土”,缺少智慧和品味。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群体中,有音乐特长是一件荣耀的事;在这个整天生活、学习、活动在一起的群体中,如不懂“流行音乐”,会被认为缺少了一个与这个群体沟通的资本,是很孤独的。年轻人之间的比拼和展示,使“流行音乐”得以弥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正如他们自己所说,“大学生活不能没有音乐”。 “流行音乐”伴随着大学生的成长,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其传播效果存在一种很复杂的、很特殊的“二律悖反”现象。而且同龄伙伴之间容易互相
感染,父母有被之“反哺”的倾向。
现代流行音乐符合了大学生的价值标准:体面、独立、国际化、自由主义、品味……他们从中学会了享受、优雅和爱情,学会了用与前辈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去看社会、看人生、看自己。可以说,“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那么,如何引导“流行音乐”的方向,注入先进文化的内涵,使其不仅是消磨时光、解除寂寞、调剂人生的娱乐文化,而且能够从中更多地嗅到阳光、青草和汗水的气息,升腾起对爱、对生命、对未来的责任感,这是我们应该更多思考的!
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它迎合了普遍年轻人的心愿,以一种比较悠闲的态度对待生活,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有的只是欢声笑语,这种生活是很多年轻人所向往的生活。
流行音乐的存在带来了一种给人从现实中解脱的,生活中的烦恼抛于脑后的作用,这致使很多大学生陶醉于音乐的理想世界中不能自拔,把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混为一谈,遇到困难就退缩,以歌曲中的想法代表自己的想法,当然这样显得很洒脱了,但是现实世界中这样的想法是要不得的,有些机遇不努力争取是不行的,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流行音乐只是代表一个解闷的东西罢了,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它,吸收其优秀的元素,拒绝消极的糟粕!其实对于流行音乐,其含义就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学生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学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所以流行音乐贴近生活,且节奏明快,语言生活化,具有时尚性,也容易抒发感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和理解能力,在大学中高雅艺术课程的开设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一味地去模仿和追捧流行歌手,一味地用流行乐曲里面的歌词代表自己的内心世界,那样貌似很洒脱,实际上那只是一种对自我和音乐的贬低。、
首先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我,我们应该端正我们对音乐的正确观点,我们去听音乐和欣赏音乐,是为了得到音乐里面的价值真谛,单纯地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去追捧歌手,盲目追风从众,只是贬低了音乐,践踏了音乐。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如果只是想做别人的影子,那最后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别人的分身,做自己甚于跟太紧,你最大的敌人,只是你内心里的自己。
其次在现代的流行歌曲中,越来越多地充满了情情爱爱的元素,我们其实很多人都只是读懂了歌词里面的含义,但是并没有能更深一层地去欣赏音乐所需要传递的价值,从古代的高山流水到现今的每一首歌,里面都蕴含着作曲作词家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一种怅惘,我们应该细细地去品味这些感情元素,而不是把这些音乐变成我们心理的一种情感负担,大学生的眼光应该比其他人更长远更独到。如果整天将情情爱爱的幻想充斥在我们的大学生活当中,那我们到大学中的主题—学习岂不和这些情情爱爱本末倒置了?所以我们要更理智地对待音乐,不能让某些消极元素主导了我们的思想。
最后,在大学生活中,你会发现,音乐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还有其他更多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友情、亲情,那些都远比虚幻的世界来得更实际,更该让人去珍惜的,我们的生活正由学生生涯慢慢过渡到我们的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可以去品味音乐,如那些经典的催人发奋的音乐,还有可以陶冶我们情操的古典音乐和以及那些著名的外国经典交响曲等,当然了,流行音乐和这些古典音乐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他们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学会如何鉴赏,如何在旋律中去
品味作曲者填词人和歌唱家的感情时我们才是真正成熟,真正懂得音乐的人。
流行音乐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则,助人成长陶冶一代人的情操;相反,若完全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则让人处于比较消极低沉的精神抑郁中,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去欣赏流行音乐,用我们的畅想去欣赏里面的价值,这才是可取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