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截止2010年,宜昌市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达700多家,但大多数都是从传统运输公司和仓储公司改名而来, 虽然公司改名为物流企业,但大多数企业仍采用的是传统经营模式,提供诸如:简单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性 业务。通常是几辆货车和几个简易仓库就构成了一家物流公司,一个老板几个搬运工就构成了物流公司的全部人 员,其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认为物流就是简单的“储”和“运”;由于对自身缺少准确的市场定 位,结果导致大量业务相近、服务项目相似的企业之间竞争加剧,物流成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却没有改善。这 种局面既破坏了宜昌物流市场的竞争环境,也不利于物流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 2.2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方面,宜昌市物流企业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宜昌大多物流 企业缺乏对本地物流市场进行分析、预测的能力,缺乏物流项目的策划能力,更缺乏挖掘客户潜在需求能力,大 多数物流企业仅是停留在完成客户基本委托业务,他们把物流企业狭义理解为对货物的运输或仓储等简单功能性 业务,缺乏主动去为客户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另一方面,宜昌市物流信息技术落后,自动分拣技术、自动识别 技术等信息技术未能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物流企业的 服务还处于非常低的顾客服务层次,不能满足客户更多的需求。 2-3 物流企业素质较差 从目前宜昌市物流企业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资产过千万物流企业只有4家,一半以上的企业 的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4A级物流企业只有宜昌港务集团一家公司。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 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企业管理非常不规范,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许 多物流企业都是带有传统货运色彩的“小货运”,车型偏小,车况偏旧等现象比较明显,较大程度影响了运输和配 送的效率.装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化的装运设备,货物的出入库、拣选、搬运等作业大多都是靠人工 完成的,导致出错率较高,较大程度地影响了顾客的满意度。 2.4物流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宜昌的物流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经营者及员工一般都是半路出家,对物流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甚 至许多物流公司的经理对物流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货代水平上。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基本属空白,导致 领导管理水平低下,物流效率低下。由于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就很难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化、增值化的服 务。 3 宜昌市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 随着“三峡现代物流规划”的逐步实施,宜昌市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发展环境将逐步得到改善,当地物流企 业应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利用地理、区位以及政策优势,逐步培育自己核心竞争力,突出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 自己的竞争能力。借鉴国外物流巨头和国内100强物流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宜昌物流企业可通过如下措 施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1正确的市场定位、找准自己的核心业务 在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基础上找准本企业的战略定位是物流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企业应在周密 的市场调查与科学的分析预测基础上.正确认识企业现有资源的优劣性,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了解客户的真实需 求与期望值,以顾客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正确的市场定位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而竞争 获胜的基础。虽然宜昌的物流市场巨大,但竞争已日益加剧,某些领域的供给过剩将是必然,往往只有那些定位 准确的物流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战略地位,保持持续性发展。 3-2完善服务网络,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 宜昌物流企业应积极地通过联合、兼并和战略联盟等方式建立自己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服务网络,在构建服 务网络时,应明确自己的核心服务行业及主导区域,避免盲目扩大经营规模,浪费企业有限的资源;在本企业核 心服务行业和主导服务区域之外的业务可以利用物流联盟的信息平台做到信息共享,相互分包、相互配载,降低 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宜昌物流企业要健全自己的服务功能体系,重视客户管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个性 化的特色服务和增值服务。宜昌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提供的服务有限,必须通过合作、代理、联盟等多种 手段,建立强势的战略合作联盟,构建物流运营网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使客户真正感 受到物流服务商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实现共赢。 3.3重视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提高领导和员工的素质 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人才,物流企业要在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建设~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目前宜昌物流企业稀缺的物流人才主要是中高层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和操作技能性物流人才。企业(下转第27页) lll} j、1“ L, — t・lI 201 1.8 15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与救灾物资合理分配研究 表2救灾物资的需求量 物资 A 8个灾民单独需求量 30,22,15,23,17,21,17,l5 8个灾民物资需求程度 0.3,0.2,0.5,0.7,0.5,0.6,0.4,0.4 G 80 k 0.4 8个灾民每种物资的供应量 0,0,15,23,17,21,0,4 B C D 1 8,45,36,28,37,23,5 1,32 40,18,30,25,31,34,50,22 46,3 1,24,52,60,28,36,23 0.4,0.8,0.9,0.6,0.6,0.9,0.5,0.3 0.8,0.6,0.7,0.2,0.4,0.4,0.6,0.3 0.8,0.8,0.3,0.6,0.7,0.2,0.5,0.3 90 50 100 0.2 0.9 0.6 18,0,36,13,0,23,0,0 2,1 8,30,0,0,0,0,0 46,3 1,0,0,0,0,23,0 5结束语 应急物流虽发展时间较长,但在我国体系还很不完善,需要加强应急物流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应急物流机制和体系的建 立.需要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将应急物流理论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解决应急物 流实施面临的实际困难。是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体系一个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楠,刘勇,曾敏刚.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6--2007)中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物资分配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 物资出版社.2006. [2】卢登.物流这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 尚庆南.略谈应急物流【J].市场周刊,2008(5):15-17. 【4】 国务院.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EB/OL].(2006—01—10)[2011-05—151.http://www.gov.cn/yigl,20o6—01/1l/content_153952. htm. 【5]杨洋,倪燕萍.浅议地震中的应急物流【J】.技术与市场,2008(8):50. 【6]杨海龙,邓琪.如何快速建立震后应急物流体系【J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5):55—58. 【7]李阳,李聚轩.大规模灾害救灾物流系统研究[J].科技导报,2007(7):64—67. [8】沈建国,熊坚.物流与应急物流略谈[J].物流科技,2005(4):4-7. (上接第15页)一方面要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出台相关的政策吸引优秀的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三 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当地高校合作,与他们建立物流的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提高员工的现代物流业务知 识和业务水平,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物流企业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实现同步。另 外要注重物流人才的长期培养.做好人才储备。 3-4加大投资力度,改善物流企业环境,提高物流企业的素质 宜昌的物流基础设施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继续加 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整合港口岸线资源,提升港口作业的专业水平;提高联运水平,实现各种运输方式 的无缝对接;加快推进太平溪物流园区、火车东站物流园区、云池物流园区、火车南站物流园区、红花套物流园 区、龙泉综合物流中心、小溪塔食品物流中心、白洋综合物流中心、犹亭化工产品物流中心、宜昌生物医药物流 中心、东山四路公路物流中心建设,政府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必须抓紧研究和制定适合宜昌现代物流发展 的物流法规和政策规章,制定物流行业标准,规范物流市场,确保宜昌的物流业在健全、规范、配套的制度环境 中不断发展。 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及其财力的承受能力,适当引进物流作业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积极推广自 动分拣设备、专用运输设备设施和现代化的装卸设备等在企业中的使用,提高作业标准化、机械化水平,减少货 损货差,促进物流作业效率的提高。 总之,随着宜昌区域物流环境的日益完善,物流企业在提升自身素质、科学定位、树立品牌、增强服务能力 的基础上,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推动本地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带动宜昌区域 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梅康.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问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96—99. 【2]徐自田.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分析『J1.物流科技,2009(3):83—84. [3]王莉.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42—44. [4]孙连波,吴曼.宜昌市物流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物流技术,2010(2):58—60. [5】黄世秀,杨菁菁.三峡地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J1.江苏商论,201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