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生在校人数逐年增多,但由于生源结构复杂,管理力量薄弱,高职学生管理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分析高职学生特点,积极找出对策,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的现状及特点
1.文化基础薄弱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生源质量的大幅度下滑。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录取分数线呈逐年降低的趋势。有的院校甚至是来者不拒,交钱即可入学,学生入学成绩悬殊也越来越大,导致同一专业或同一班级内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差异明显。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薄弱和生源素质的良莠不齐,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究其原因,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科学,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
2.心理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焦虑、失望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进入职业院校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使他们不敢正视自己,开始怀疑自身能力,对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感到困惑,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弃学厌世的想法。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难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亦不容忽视。当前,社会上普遍重视高学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同时,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到生产一线从事收入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但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局面。
3.法纪观念淡漠
部分高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鉴别能力较差,法纪概念模糊。有的学生盗窃同学财物,甚至打架斗殴。这些行为已经违纪违法,但学生不以为然。有些学生晚上不按时作息,或外出通宵上网,或在宿舍内打牌、下棋、吸烟喝酒,使其他同学不能按时休息,早晨也不按时起床;一些同学在课堂上、自习课时大声说话、听音乐、玩手机,既影响教师的讲课,又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有些学生甚至在上课时睡觉、随意出入;还有的学生过早谈情说爱,私自在校外住宿,违犯学校的纪律等等。
4.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上课不学习、下课抄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由于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管理经验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高职教育的特色不明显,缺乏吸引力,社会和学生对高职教育缺乏正确的了解,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鄙视职业教育,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担心所学专业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
二、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全员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没有学校各方面的重视和参与是难以做好的。因此,学院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从上到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学生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干部、学生积极参与,将学生管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
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不适,如情绪不稳定、焦虑、郁闷、自卑等。因此,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学会调解情绪,掌握人际关系技巧,沉着应对学习与就业的压力。学校还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健康成长。
3.加强教学及考评管理
高职院校应根据生源结构特点逐步建立起分层次教学机制,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有所提高,以恢复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此外,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学校应给学生以适当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自觉性。因此,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考勤,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的完成、实践技能的掌握从严要求,要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为学习成绩评定的组成部分。学校要严格考试制度,对于考试作弊的学生,要给予严厉的处分,甚至是开除学籍。惟有如此,才能促使学生由他律变为自律,养成自觉的学习行为习惯。
4.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都有法律基础课,但授课内容、形式、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职业院校应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法纪意识,减少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时,可聘请专业人士召开专题讲座,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或典型案例现场说法,以增强
说服力和影响力。同时,还可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办黑板报、观看录像等形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会、团课、集体活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
5.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校园氛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重视美化校园、绿化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另一方面,学院还要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的优良校风。此外,学院还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规范言行,主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极为复杂,只有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科学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才能更加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大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