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易逝,转眼发现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孩子就长大了。我们家的孩子性子慢,从幼儿园到小学表现出许多拖拉闲散、磨磨蹭蹭等浪费时间的行为,这种情况着实让现行教育环境下的我忐忑不安。所以,我着重在如何管理时间上有一些思考。 管理好时间的好处太多。
最大的好处莫过于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中最忌讳的就是一味的苦学,学习必须注重效率,不仅要懂得珍惜时间,更要学会运筹时间,只有高效的学习才能事倍功半。当然管理时间不是把孩子的时间挤压出来——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等等;而是让孩子有更多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机会。比如周末完成了学习任务后,我们全家就会去农村体验劳动,观察植物,农作物;寒暑假安排10天左右的外地风土人情体验、观光活动。这样她会有更多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完善书本的习得。
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是有利于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增加了休息的时间,可以减轻全家人的心理压力。其实现在的家庭都有许多工作压力,这些压力大部分是可以通过改善时间管理,增加休息时间,安排更多的休闲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来加以改善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
首先合理计划,做到长短规划结合、零整时间搭配。一二年级目标是“入格”。从幼儿到学生完成一个稳妥的过渡,学会正确的姿势看书、写字,适应小学的简单要求。短期要求就是能够合格完成每天的作业。面对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
然后找到时间的增长点。小孩从读书开始,留在身边能够监督的时间并不多,除了抓住每天的放学后,其实寒暑假是很重要的时期。记得有人做过实验,较长的假期容易成为学生优劣差异的分水岭。好习惯的孩子不管是否放假,好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求知欲会继续发挥作用,促使孩子继续积累;而人的天性致使缺少监督的孩子不进则退,反而很多已经习得的东西在记忆的遗忘规律下败北。比如暑假时间较长,也比较热,不太适合室外运动,所以我和孩子就安排比较多的时间用来看书、练字、补弱等等。
还有就是要预估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尽量量化时间。开始可以对小孩完成某些任务计时,估算平均时间,然后对她提出具体时间要求,按要求完成后适当予以鼓励。比如寒暑假我都会给孩子列一张时间表,类似课表之类的。把工作日的时间分成几段,包含吃饭、学习、休息。上午四节课完成语文数学功课、作业等;下午三节课可以看书、练字、画画或者游泳、户外运动间杂。晚上和周末照样休息,做她喜欢的事情,这样一两个月也不会觉得累,生活也会井井有条。 “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现在的“管”是为了以后”不管”,管理好时间,不管孩子今后能否成才,至少她的生活是丰富的,是可以自主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