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2022-05-1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中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摘要: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商业银行在管理机

制上推动业务发展的一个核心职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了探索如何完善我国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分析了中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后,接着又结合中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找出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相比西方先进的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Abstract: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become mechanism on promoting your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a core function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of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can not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to perfect ou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then combin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find ou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commercial Banks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advanced western evaluation system,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last to perfect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puts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

一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一) 银行绩效评价的内涵: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估就是采用一组财务指标和一定的评估方法,对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考核、评价。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估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是认识银行的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其次是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将报表信息结合起来,以便从多个角度全面考察银行经营业绩;最后应用一定分析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对银行的绩效作出评估。其中设计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是进行评估的关键,该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以服从银行经营目标为原则。

(二)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是对商业银行行为活动的效能进行科学测量与评定的程序、方式、方法之总称。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外部的组织机构对其绩效的评价,称为外部评价或外部控制。二是商业银行内部对各级经营管理者、分行、下属机构和员工的绩效评价,称为内部评价或内部控制。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要素,不同的评价主体决定了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

(三) 银行绩效评价的目标:银行绩效评价是银行股东、监管当局和内部经营管理者了解银行目前状况,判断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并据以作出决策、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工具。银行绩效评价的目标不仅仅是了解银行目前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银行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使银行持续获得成功。银行绩效评价是实现银行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银行绩效评价的方法是先将经营目标分层次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然后对各项业务活动结果进行度量,确认偏差、分析原因、予以矫正。 绩效指标分解的难点在于支持保障部门指标的分解。支持保障部门不直接与市场和客户接触,而是服

务一线分支机构和经营部门,同时兼有系统管理的职能。由于不直接创造利润,从国外商业银行实践来看,对这类部门实施绩效考核需要调整思路,从为内部客户服务的角度出发,逐项梳理工作流程,运用价值树分析,找出各部门的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采取行动尽可能提高运作效率,对于非增值作业则减少或消除。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可以树立“内部客户至上”的观念,将分支机构和前台经营部门作为内部客户,把支持保障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梳理和分类,找出与经营前台相关,且能够创造价值的职能作为增值作业,从中选取关键绩效指标。

二我国商业银行评价体系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有三种模式,分别是:

(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

为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定量考核,2000 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等七类金融机构贷款质量、盈亏状况等真实性的大检查,制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这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提出了加强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同时国务院向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派驻了监事会。中国人民银行选取了反映资产质量、盈亏能力、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四个方面的定量指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或者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对国有商业银行业绩进行考核评价,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进行动态评估,以督促商业银行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经营业绩。

这套指标完全由定量指标构成,使中国人民银行对国有银行进行评价时的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便。该指标体系指出在设定各指标权重的时候,要将盈利能力的权重定高一些,这与当时我国银行监管的主要任务是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是分不开的。

(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

2004 年2 月,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它以风险防范为目的,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和经营状况的综合评级,系统地分析、识别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实现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持续监管和分类监管,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主要是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要素的综合评价,包括资本充足状况评价、资产安全状况评价、管理状况评价、盈利状况评价、流动性状况评价和市场风险敏感性状况评价,最后在此基础上加权汇总后得到总体评价。

(三) 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评价体系。

2002 年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了对资产质量、风险和收益进行综合评价,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内部控制状况的评价要作为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评价体系以银行盈利性和风险控制为中心,将风险控制作为重点考核。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起内部控制机制,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经营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套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方便商业银行管理层对下级部门机构单位进行综合评价,涵盖了财务效益状况、资产流动状况、资产安全状况、发展能力状况以及内部管理状况五个方面,与2000 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考核指标体系相比,这套指标体系反映的内容更全面,增加了反映内部管理状况的定性指标,而且定量指标也更加细化。整个评价体系以银行盈利性和风险控制为中心,这套指标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因此,这套考评体系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经营和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这种评价办法是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统一指标考核体系,不能顾及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巨大的差异带来的市场需求差异,银行无法从中发现真正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而且设置的指标较多,往往是多目标导致整体目标不明确,信息不对称,指标可能与各商业银行实际业务发展脱节。

三 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一)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可分为三类:监管性评价体系、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体系和自律性评级体系。它们在方法上相互借鉴,不同评估体系也会参考另两种评价体系的评估结果。监管性评价体系:银行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更要注重安全性,降低、化解金融风险。因此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稳定性的规定是商业银行监管性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以下三种风险的鉴别、评估与控制:一是信用风险,即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二是市场风险,指利率、汇率、证券和商品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三是操作风险,指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体系:由于与商业银行并无直接的经济利益联系,社会中介机构对银行绩效的评价更加公正、公平,也更具参考价值。社会中介机构的评级与金融监管机构的评价同为银行外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但社会中介机构对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大多基于资信评级,而金融监管机构更侧重于安全性。一些西方权威金融刊物每年会对全球著名银行进行绩效评级排名,如《银行家》每年7 月会对世界大型银行进行绩效评估,并评选出当年全球排名前1000 的银行,其考核的项目包括银行实力、规模(总资产)、稳固性、盈利性、业绩水平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比率等。

(二)西方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评价体系

(1) 美国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评价体系分析:美国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均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基础,以盈利为目标,把盈利能力和利润增长作为总部对分支机构考核评价的核心。虽然美国各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各有特点,但他们仍有许多相似之处,总体来看,美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有一下几个特点: 第一、按地区、行业、部门和产品线条评

价。第二、注重盈利性和增长性指标评价。

(2) 英国劳埃德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分析:劳埃德对分支机构的考核指标以财务考核为主。他们认为,其他业务指标最终将反映在财务上,财务考核是对银行经营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对其它业务指标的考核成为没有必要。从考核方式上,劳埃德银行将机构划分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按照业务或产品线自上而下,指标逐级分解。

(三)国外商业银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流程

第一,确定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根据银行发展状况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经营重点。确定战略目标是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灵魂,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是围绕如何保证战略规划的实现而展开的。第二,运用相关工具分析和确定关键绩效领域。关键绩效领域是为了实现银行的战略目标必须完成的重点。国外商业银行大多引入平衡计分卡工具,通过业务价值树分析,结合战略目标确定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关键绩效领域,对战略方案和计划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银行的整体价值体系。第三,设计关键绩效指标。根据已确定的关键绩效领域,初步定义关键业绩指标。第四,设计关键绩效指标之后,需要重新回顾银行的战略计划,对照SMART 原则检验绩效指标的有效性。所谓SMART 原则是指: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指标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的(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 代表时限(Time bound),指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第五,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实施中要注意,一是分配权重要体现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反映管理上经营上的侧重点,以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二是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原则上一年一定。通过以上步骤,商

业银行就可以科学地设计出企业关键业绩指标体系

四、中西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比较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绩效评价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评价体系有较大差距,有些甚至不能正常运行,起不到监督控制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制度基础。制度与环境是影响绩效评价体系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与西方绩效评价体系最明显的不同之处。一是产权制度差异。目前,股份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组织形式。银行中的国有资本采取股权管理的形式,国家与银行之间产权关系明晰。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大多为股份制,但国家实际控制着大部分银行业资产,这造成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股份制企业有一定差别。首先,产权缺位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无实际效应,形成了银行“内部人控制”局面;其次,银行缺乏独立的经济利益,风险控制动力不足,造成了风险积累,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二是治理结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了权责分明、委托代理、激励与约束并存的特征。我国建立了行长、监事会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高级管理层的设置均由政府与中央银行决定,选择标准通常不是经营业绩和能力,而是个人行政级别,导致了所有权与经营权混乱,造成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扭曲,降低了国有银行的效率。

(二) 评价方法。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广泛引入平衡记分卡到评价活动中。平衡记分卡(BSC) 是现代西方商业银行应用最广的绩效评价方法,它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创新与学习四个方面对银行绩效予以评述,该方法能综合、全面的评价银行各方面的经营状况。而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逐步引进平衡记分卡评价方法,但在评价标准上各银行尚未统一,缺乏可比性。在内部风险评价体系的四个发展阶段:经验判断阶段、分析模板阶段、打分卡阶段、模型化阶段中,国内几家大银行刚进入打分阶段,多数中小银行还停留在分析模板阶段。相比

之下,以美国与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化银行的风险评级水平普遍较高,花旗银行与德意志银行都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了模型化阶段,具备了成熟的IRB 技术,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IRB 高级法。

(三)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90 年代开始,西方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开始逐渐把客户满意度放在首位,开始越来月注重非财务指标的设置。西方银行绩效评价已经进入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绩效评价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由于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相比西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以下几点差距:第一、重视财务指标而忽视了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在指标设置上,主要对以效益、资产质量和经营规模为主的财务指标非常重视,而缺乏客户服务质量、员工发展、内部管理和控制以及风险、质量指标等指标。而西方的绩效评价指标中很重视加入非财务指标。第二、重视短期指标而忽视了长期发展指标的制定。国有商业银行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时,只注重短期业务增长指标和短期效益指标,忽视了银行的成长性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助长了经营者的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忽视银行的整体效益和经营目标。而西方商业银行十分注重有利于银行长期发展的评价指标,如顾客的满意率、顾客保持度、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等,着眼于银行的长期展。

(四) 人力资源管理差异。西方商业银行大多建立了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和标准、制定员工工作规范、定期培训、提高工资与福利、休假与轮岗制度等。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相比,在对员工重视程度上仍有一定差距,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与再培训,人员冗多但缺乏业务熟练、有工作热情的专业人员,竞争与激励机制不协调。

五 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一)明确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首先应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坚持以法人持股为主体,分散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持股为补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其次设立国有银行控股公司,代表国家行使对银行的所有权,最大限度实现政企分离。再次逐步进行清产核资,剥离不良资产,防止银行风险的加重;成立专门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银行资产的专业化管理。

(二)健全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一是尽快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构。二是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加强信贷台账咨询系统建设,建立支持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应的预警系统。三是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三) 健全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第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构。二是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全面开发内部评级系统。三是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四)建立与绩效评价方法相适应的激励奖励制度,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效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结果之一就是使商业银行经营者的薪酬、职位和经营业绩挂钩,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使能者上无能者下,从而有利于激励和鞭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