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一是人民币的认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的进率。二是简单的计算:认识用小数表示物品的单价。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和减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和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凡是学生能讲出的要让学生自己讲。 2、在教学中要适时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 四、课时安排
约 4课时。 第1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课题 教学 目标 上课时间 审批时间审批(人) 课型 新授 认识人民币(一)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教学难点: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l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准备:课件及常用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个十 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 设计意图 (含预期目标) 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 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50角=( )元 20角=( )元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一) 1角=10分 1元=10角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5~7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大额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并明白人民币的功能。 3.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4.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重点难点】
认识大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
【复习导入】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1角=( )分 20角=( )元
60角=( )元 3元=( )角 (3)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 教学例3:认识大额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出来,同桌相互说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生同桌交流,说说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师分别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体识别)
师:那你们更细致地观察过这些钱吗?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放大的几张人民币的正反面,仔细观察一会儿,互相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 (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
师:谁愿意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国徽。
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代表我们祖国的尊严!
生:我看见人民币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 师: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印制和发行的地方。
生:人民币有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背面分别是哪里吗?老师带你们去浏览一番,好吗?
(屏幕展示,边辅以说明:100元人民币的背面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国重要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50元的背面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这里充满着少数民族的风情;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0元的背面就是秀丽的桂林山水。你们看,这里山环绕着水,水映着山,多美的景色啊!10元的背面是壮观的长江三峡!祖国的山河多壮美啊!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来了解祖国美丽的山河!)
生:人民币上有数字。
师:人民币上有不同的阿拉伯数字,这些不同的数字就是人民币不同的钱数,也就是人民币不同的面值。 生:人民币上还有鲜花。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张人民币上的鲜花图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花吗?老师带你们去观赏一下这些迷人的鲜花。 (屏幕展示,辅以说明:10元上的花是醉人的牡丹,20元上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50元上的是多姿多彩的菊花,100元上的是绚丽的紫荆花。老师仿佛闻到了扑鼻而来的花香,美丽的鲜花让人民币看起来更漂亮。) 生:人民币上还有毛主席头像。
师: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毛主席的头像。毛主席曾经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席。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生:我还在毛主席头像的下面看见了毛主席出生的时间和逝世的时间。 师:我们知道这位伟大的领袖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还有其他的发现吗?(没有人举手)下面老师想给大家补充一下。
师:人民币正面的右下角是盲点,盲人通过触摸盲点,就可以知道是多少钱了。人民币背面右上角,分别用汉语拼音和四种少数民族的文字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的意思。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这么细致的观察,现在你能很快地识别它们吗?谁能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一眼就识别出它的面值? 生:我用看数字的方法识别人民币。 生:我看人民币上的图案来识别。 (板书:数字颜色图案)
师:同学们真聪明,已经会通过观察钱的特点来识别不同的人民币了。 2. 教学例4:大额人民币的兑换。
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 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
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
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学生自由发言。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可以换几张? 学生自由发言。 3.应用。 (1)兑换游戏。
①100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考后,指名回答。 ②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交学费。 生2:买文具。 生3:捐给希望工程。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说出钱数,让学生按要求拿钱。第2题:让学生先动手换一换,再填空。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5题。本题主要是练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练习时让学生先拿钱摆出来,再展示。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6题。先让学生算出左边的钱数合起来是多少,再在右边找到合适的答案。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人民币。那么在这节课里,大家学会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谁愿意来说一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7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 大额人民币
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张5元换5张1元 1张10元换10张1元 1张20元换2张10元1张 50元换5张10元 1张100元换10张10元 1张100元换2张50元
1. 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2. 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