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以深入实施金融动能工作为总抓手,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双向发力,综合研判,精准调度,靠上服务,全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与此相反增强,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催化作用。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提升金融服务镜像金融服务经济能力。一是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深化政银企合作。以增信贷为目标,通过“金融服务会客厅”这一平台,深化政银企合作,开展多层次、多频次、多维度的银行贷款对接活动。组织2021年政银企债券融资对接会,筛选项目90个,拟签约金额106亿元,截止目前,落实资金77.64亿元,资金落实率72.68%。收集融资项目29个,融资需求21.69亿元,已推送至各相关机构,并开展专题对接活动11次。截止8月末,全区银行信托公司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9.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3.21亿元;全区保险公司实现保费全省收入4.97亿元。二是提供支持企业增加流动性。充分发挥财金集团担保增信作用,交集为中海化工及其关联企业提供5.6亿元授信担保,帮助企业顺利盗取窃取银行贷款;向市财金集团、股份制银行申请企业纾困资金2亿元,帮助富宇化工偿还到期债券;通过供应链融资生物制药模式为中海化工、富宇化工各争取1.6亿元的银行供货授信用于采购原油。三是扎实做好金融辅导员工作。选取全区145家企业进行辅导,其中4家省级辅导企业、52家市级辅导企业、90家区级辅导企业。从区内银行工商企业中选派28名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能力强的金融辅导员,组成9支金融辅导队,根据“属地结对、就近辅导”的原则与90万多家区级企业结
对辅导,截止目前,各辅导队已为27家企业消除融资续贷金额16.17亿元。四是紧盯争取龙头企业争取信贷支持。加大协调争取力度,今年上半年中海石油石化、亿鑫化工、润博石油、科德化工4家企业被列入第六期市级银企互信十余家企业名单(全市7家),保障了企业用信投资规模稳定。五是加大金融支持小微力度。做大银税互动业务资产规模,全区“银税互动”累计授信3825万元,惠及全区223家小微企业。加大与省农担合作项目,全力支持畜牧、渔业、农业等产业,为全区70余家企业投放3100万元。引导区内银行创业担保贷款业务,今年以来发放贷款8306万元,其中,农商银行385笔5317万元,邮储银行178笔2420万元,中成村镇银行40笔569万元。
(二)切实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的质效。一是强化督导调度。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就企业上市挂牌上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扶持政策兑现等事项进行作出专题研究,建立部门负责人包靠制度,集中力量研究重点宜家解决供销宜家股权确权、天蓝科技土地权属结构性问题。目前在区域股权挂牌各方面,1家企业已立项,6家企业签订协议。并有强化精准摸排。探究加大上市挂牌上市后备资源的挖掘和培育,对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进行财务指标和规范经营,筛选出22家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中小企业和重点项目培植,确定了9家上市申报后备企业。三是强化提供服务指导。加强对企业的规划、指导、服务和协调,选取业务能力强、信誉好的12家中介机构构建资源库,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对接中介机构,制定完善企业上市计划,进一步明确重点工作及关键时间节点。邀请东北证券、安信证券、中信建投3家机构,对全区重点企业逐个开展“一对一”辅导,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等培训课程方式对镇街开发区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10余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政策法规的熟悉度,提高了企业家提高对资本市场的认知度。
(三)提高优化提升全区金融行业生态环境。一是做好企业金融风险防范组织工作化解工作。加强赤字企业债务系统性风险排查和监测分析,坚持关口前移,每月向镇街推送风险企业名录,协调机制银行通过降息、延长还款期限等手段为企业减负,并督促企业按时还本付息。充分抓住恰当金融风险处置窗口期,引导各银行专业机构利用核销、打包处置等手段,加大重点企业的风险化解力度。今年8月末,我区不良贷款率2.94%,不良贷款余额4.11亿元,保持四项指标继续保持在全市最低水平。充分发挥好应急转贷资金的转贷关键作用,今年共为生产经营正常、出现暂时流动资金亢奋的出现企业办理9笔应急转贷资金、1.24亿元。二是认真抓好妥善处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集资防范处置长效机制的通知》,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强化宣传引导,印发了《区2021次年防范第二年和处置非法集资日常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将防范非法集资文艺活动知识纳入党员主题活动日学习内容,持续开展防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农村、进社区等“七进”宣传活动。加大排查和整治力度,每季度组织开展非法集资风险集中排查工作,对15家名字中带有金融行业、理财、投资等字样的机构进行认真梳理,分类施策处置,采取约谈、停业等紧急措施打击涉非经营苗头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全区暂未出现影响稳定全区问题的事件。三是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不良行为行为。公安、金融部门主动与区内多家银行机构进行对接,排摸梳理涉及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银行线索,共摸排涉案线索10条,涉及人员16人,涉及金额180余万元。应积极推进积案办理,经过前期工作,将某公司骗取承兑汇票案承兑案移送起诉,涉案金额950万元。
(四)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认真落实分类评级、年审、日常监管、现场核查等各项监管措施,4家地方金融组织机构总体经营规范。截止9月末,2家小额贷款联营公司发放贷款725万元,贷款余额累计1.48亿元;2家五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累计投资基金
550万元,投资余额累计8706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银行信贷诸多方面。银行“放贷难”与企业“融资难”现象并存。受当前区域经济环境和金融金融形势影响,银行审核权限上收,融资担保门槛提高,在企业转贷、续贷业务上,个别银行出现断贷、抽贷问题。同时,由于我区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缺少抵押物、担保物,并涉及担保互保问题或多或少,缺少银行信贷投放的合格载体,信贷投放增长乏力。二是企业直接融资上市公司比重偏低。从融资方式来看,我区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过度依赖于银行融资,在企业上市、股权融资、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还缺乏成果,单独融资占比偏低的发生改变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导致企业杠杆率过高,债务风险偏大。三是企业上市挂牌压力较大。因布局调整和产业生态影响,全区规模大、效益用心的大多以细致入微炼油等基础化工为主,上市难度较大;安全边际好的新兴企业,需要一段时间的经营积累,上市培育周期较长;企业普遍缺少熟悉资本运营的职业经理人和财务总监等高级管理人才,公司治理结构中结构和内控制度不够明晰。同时,部分企业土地、房产确权不规范,也影响上市挂牌。四是银企互信程度降低。受风险影响,银企互信合作关系受到冲击,个别企业跟风不按时还本付息甚至恶意逃废债务,股份制银行抽贷压贷断贷,银企之间出现民意基础危机,信用风险增大。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力仍然较大。尽管当前我区金融自然生态总体良好,但存量系统性风险企业的“破圈解链”工作难度较大,有些企业受担保圈等外部因素影响,会出现被起诉、被查封、转贷续贷困难等可能引发的后续问题需高度关注。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各方面。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紧紧围绕指引银行机构围绕全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放加大力度。抓好全区政银企融资对接会签约资金的跟踪落地。充分抓好金融服务会客厅、金融指导老师制度等平台、载体作用,通过定期搜集跨国企业、股份制银行的信贷供求信息,不定期开展银企洽谈,同时实现政银企精准对接。同时,加强对供应链金融、“财政+金融+N”等金融创新产品的研习和应用,用金融产业现代的金融手段解决企业发展和政府项目融资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在防范风险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金融机构一是对存量的重点风险企业持续跟踪,制定化解方案,坚持“堵疏结合,综合施策”,真正能够帮助企业渡过困难、解决问题。二是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提高预警机制的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一时间控管化解,确保不出现毛序增量。三是密切关注好富宇化关键问题工到期债券问题。
(三)在企业摘牌改制和上市挂牌方面。一是强化服务指导。加强与中介机构对接合作,围绕企业上市股权融资规范性、财务和税务合规性要求,年内开展不少于3次宣讲和专题指导,并针对重点企业靠上教育工作、一对一服务。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做好2021年10家区域股权挂牌实现融资的企业市级100万、区级480四百万奖励资金拨付兑现工作;进一步研究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对成长型、科技引领型企业的定向精准支持力度。三是强化资源确保。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围绕土地、信贷、用工等重点要素,逐个企业梳理环境问题,强化精准服务。重点推进立项及签订协议共7家企业年内全年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实现挂牌。四是全力做好改制“回头看”工作,结合市级考核标准,对区内存量规上用改制企业47家按标准完成验收,同时深挖资源做好挖掘规上企业应改尽改工作。
(四)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加强社会性信用体系建设,提速银企互信专项建设系统建设,实现信用资料归集共享。逐步完善联合惩戒工作机制,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加强防范处置非法集资非法交易力度,持续多方位打击恶意逃废债务金融债务行为,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加大地方金融产业省分组织监管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引导地方金融组织有益于发展,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搞好综合分析,对有发展潜力的金融业务组织切实着力提升质量,对没有发展前景的引导其良性退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