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作者:姜永涛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14期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小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缺少长远发展规划、缺少研发投入预算、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不足、企业信息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中小企业可以从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完善信息化建设,科学管理和决策、完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树立品牌意识、重视技术创新、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逐步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 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优化资源配置、增加财税收入等。但是,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往往受制于自身发展理念、实力和规模,例如传统的家长式管理、缺乏人财物方面的必要支撑等,在市场竞争不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灵活优势,因而处于被动地位。自从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虽然有了“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机遇,但也更多地面临着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要尽量消除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寻求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更好地参与国内乃至国外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必须构建适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能做到长盛不衰,有些企业则是昙花一现。企业是否能够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占得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自身是否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一)价值性

相对同行而言,核心竞争力表现出更高的企业效率、更低的产品或服务成本和更高的价值产出,从而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为顾客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打下经济基础。 (二)专有性

特定核心竞争力为特定企业所独有,是企业由于自身优势,如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分销渠道等方面所产生的独特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专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三)延展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为企业业务领域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核心竞争力中的技术和能力,产生更多的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和服务。由于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企业可以更好地发展已有业务并开拓新市场,实现多角化经营战略。 二、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突出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迅猛。但目前来看,中小企业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一)缺少长远发展规划

不少中小企业的现代经营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有些领导层还沿用着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方式,在制定决策时往往依赖着个人的过去经验,没有长远发展的理念,当然也就没有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因此也不重视核心竞争力的长期培育和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市场上出现某项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热点时,不管企业自身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就一味地只是用低价策略匆匆立项上马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二)缺少研发投入预算

企业对于研发(R&A)的投入,关系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对于自主研发的兴趣并不大,并且中小企业还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往往忽视对于研发的投入,从而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也比较随意,“拿来主义”的心态和行为比较普遍。虽然企业可能凭借产品或服务的一时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获利,但是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三)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不足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不少中小企业,特别是采取家长式管理的企业,领导层的素质堪忧,喜欢靠经验做决策,缺乏现代企业的领导和管理才能,当然也就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引进和培养成长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现象就极为普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需要靠人来开发和实现,无疑人力资源的科学规划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企业信息化程度不够

在目前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时代,很多企业都采用了信息化技术来促进销售、加快业务流程处理、便于沟通协作、降低运营成本和制定战略决策等。但是,中小企业的领导往往会忽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并且由于受制于自身的资金、规模、人力等因素,在搭建企业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息化平台时存在着困难,从而导致企业信息化程度不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对于内外部变化做出及时的沟通和应对,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三、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必须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审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发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企业领导层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当前的盈利状况,更要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这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全球一流的企业,莫不是在技术、管理、运营、服务或是销售等方面拥有着自身的优势,形成了适合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在制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时,可以将短期战略目标制定为先提升某一个方面优势,例如加大研发提升技术优势,同时慢慢兼顾培养其他方面的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完善信息化建设,科学管理和决策

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中小企业必须逐步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例如,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有步骤地实施ERP系统方案来实现企业信息化,一般可以从财会和销售这两个最重要部门的利益角度出发。中小企业可以先从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做起,参考ERP系统中的财务模块,重视财会数据成为企业预算、战略决策依据和部门间业务沟通等功能。同时,销售部门的业务和数据也同样重要,会影响到生产制造安排和利润收入等,建立和完善ERP系统中的销售模块。在这两个模块的基础上,企业引入ERP系统的其他模块,完善Intranet等,实现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

(三)完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中小企业不光要树立人才观念,更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招聘的手段和方式都可以多样化,看重个人知识和能力,选拔合适的人才,避免任人唯亲现象。其次,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说明工作职责和权限,内容要具体明确。另外,企业要建立科学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此外,企业要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的内部顾客,企业在平时也要关心解决员工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员工培训机会,协助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提高内部顾客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的现象。 (四)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作为企业服务或产品的特有标志,与竞争对手相区别,企业加强品牌意识,树立具有良好口碑的品牌,则可以成为一种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优势。然而,有些中小企业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而乐于承接代工生产(OEM)模式,从长远看,实际上是不利于自身品牌的树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中小企业必须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方向转变升级,重视品牌战略。另外,服务业也需要品牌意识,关注和提高顾客满意度,培养忠诚客户,形成核心竞争力。

(五)重视技术创新

企业必须重视研发的投入预算,关注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形成技术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对手相抗衡,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具体来说,企业必须整合自身资源,对研发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并参加各种新技术交流会、展销会等获取最新的产品技术信息情报,并形成一套科学的技术创新激励和管理体系,从而提升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构建“产学研”相互结合的完善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更好地实现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六)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如果能在员工中得到普遍认同,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一致,则可以形成一种团队协作的合力,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规划,从而成为企业独有的不可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尤其要构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重视对员工的关怀和培训,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改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提升业务流程的处理效率,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的整体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利忠,丁胜利,马继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案例(新论)[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6

[2]孔玉生.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糊评价[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3]李松,王彦梅,刘芳.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2)

[4]王惠莹,崔建勋.浅析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