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研究 姜 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的 新形势,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专业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新型的会计人才成为我国高校会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新形势下 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培养现状,研究新时代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 引盲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人才的需求和 竞争也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国家对于会计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 日益增加,会计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就使得我国高校在培 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会计人才工作上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就目前的情况 来看,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存在就业率不高的现象,而许多单位在 招收会计人才时也存在招人难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人才的供 给和需求不能完好对接的情况呢?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 人才时没有考虑社会的实际情况,教学方式往往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毕 业之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我们急需明确在我国社会经济发 展的新形势下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进 行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会计人才。 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会计行业是全球通用的一种行业,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 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企业进行管理和经济上的决策以及服务的信息化 有着重要的意义。会计行业对于市场经济的上述作用发挥的程度是由会 计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决定的,而决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的因素中 最关键的就是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综观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现 状,我国已经开始加大对会计教育的重视程度,把创新会计人才的培养 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 会计人才作为会计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教育改革的不 够彻底,我国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仍存在以下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不对接。目前我国的会计专业高等教育 模式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将重点放在老师在课堂上讲授 书本知识上面,以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对于学 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培养明显不够。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虽然重要, 但是如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和提高,那么学生也就无法将学 到的理论知识同实际的应用相结合,从而无法达到培养复合应用型会计 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将学生 放在了被动的地位,如此一来就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不利于 学生学习自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目前普遍的高校在对学 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仍然存在注重学分而忽视能力的现象,这就使得高 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不能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接。 (二)课程内容与市场需要不适应。 从会计专业高等教育设置的课程的内容来看,理论知识的讲授占了 很大的比重,而实践应用操作课程的设置却比较少。由于对理论知识课 的过分重视和对实践操作课程的忽视,导致了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走向 社会之后,发现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运用在学校学到的知 识无法解决;进人工作岗位之后,需要的适应时间也比较长;有的单位 甚至还需要对应届生进行比较长期的职业培训,增加成本;这就使得用 人单位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造成学生毕业就是失业的情况加重。另 外,课程的设置较为单调化,与会计工作实践的相关知识联系不是很紧 密,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 专业课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等 的培养,以至于学生虽然专业知识素养提高了,但是却不能具备良好的 道德素养。 二、新形势下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首先,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的会计人才,会计专业人才的基本理论 知识一定要扎实。学校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时,应该结合会计工作实 践情况,而不能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完整,忽视与工作实践的结合 一、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工作的适 应能力较强,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再次,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和个人道德以及心理素质。学校还要把培养诚信守法、爱岗敬业、认真 严谨、乐观积极以及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会计人才作为培 养的目标之一。 最后,会计行业对会计人员上岗的证书要求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相应 的会计资格证书以及英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其他职业能力证书。 学校要将会计人才的全面、多元发展作为教育培养的目标。 三、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应采取的措施 (一)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教师的理论知识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应该作 为主要教学手段,但并不能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可以把教师的讲授与案 例分析、学生讨论等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案 例分析教学法的使用,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辨 析判断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相关法规没有明确规定 处理方法的特殊工作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寻找最科学合 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 于学生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会计人才的质量与课程的设置密不可分。首先,会计专业课程要有 针对性地进行设置,针对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会计人才 的需求情况,会计教育工作者应该对会计行业发展的动态进行深入、仔 细的研究,探索更为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使课程体系符合市场发展 的需求。其次,注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合理安排,设计合理的课程结 构和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整理 和革新原有的课程结构安排,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提高实际操作训练 课在总课程中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特长能力的培养 根据社会对于会计人才多方向、多元化的需求形势,学校可以根据 学生的个性以及能力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培养方向计划,让学生 在完成专业基础以及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按照自己的特长来进行 专业方向的选择,由此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四)组织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师资力量以及质量。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 伍,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根据国际}土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 会计以及相关的财经、金融知识,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学校针 对操作性质比较强的课程,还可以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优秀会计人员担任 兼职教师的任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指导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 的事情,也不是高校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事情,而是需要社会各方面共 同的参与和支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 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会计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做出贡 献。(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闫华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J].财务 与会计,2012,(2) [2] 李泰.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究[J].财经界,2011, (18) 程度。 其次,学校应该把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姜晖(1983.8一),女,籍贯:河南新乡人,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会计,工商管理,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98・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