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5430 吉林医学2010年1O月第31卷第3O期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燕(广东省广州市正骨医院,广东广州510045)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 取心理干预,所有患者于干预前、干预6周后进行两次SCL.90和sF.36量表的检测。结果: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除了SF-36量表里面的 生理职能无改变外,其SCL一90和sF一36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病死率仅 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居第二位…。患者往往产生恐惧、焦虑、抑 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严重影响着治疗和预后。在临床实践中,对 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 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3月~201off3月在广州市正骨医院 肿瘤科住院的62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37例,女25例;平均年 龄(6l±7.85)岁;化疗平均次数(5±0.65)次。随机分为两 组,心理干预组(简称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经统计学分 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工具: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包 括躯体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 症状因子;②应用sF一36量表,包含生理功能、疼痛、心理及情 感态、一般健康状况评价等共36项,总分范同0~100分,得分越 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3研究方法:入院l周内两组患者完成SCL 90和SF一36量表填 写;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心理干 预:①认知疗法:进行健康教育,转变人们对肿瘤的错误认识, 纠正肿瘤为不治之症的错误观念,以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和行 为;②心理支持:通过倾听、解释、指导与建议、鼓励、暗示等 方法,采取适当的语言、行为从心理上支持患者,调动患者的潜 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社会支持:根据患者的喜好、宗教 信仰、社会交往等制订一个周密的生活计划,让亲朋好友以及患 者的同事、领导等社会资源也参与进来,提供足够的正性社会支 持,让患者切实体会到自己仍处在一个和谐、平稳、有规律的生 活轨迹当中;④放松疗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减轻疼痛的发 生频率及强度,包括深吸气、欣赏音乐、冥想、催眠、引导性想 表1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CL一90各因子分比较(i±S) 象等。6周后,对干预组及对照组成员重新进行SCL.90和sF.36量 表的评定。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采用凇验。 2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除了sF一36量表里面的生理职 能无改变外,其SCL.90和SF.36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见表1、2。 表2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 3讨论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常见疾病之一,医学家及心理学家 认为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外,更应特别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2]。当 患者被诊断为恶性恶性肿瘤时,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目标均被 改变,大部分患者本人和家庭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悲观情绪,从 而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应激源。研究中,发现在未进行心理干预 前,患者心理压力很大,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本身处于亚 健康状态。此时,心理干预不仅在患者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 而且在促进患者个体行为改变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采用各种形式 的心理干预,如心理支持、社会支持、催眠、健康教育、放松疗 法等,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发现除了sF一36量表里面的生 理职能无改变外,干预组SCL一90和sF.36各项指标及总体情况均 优于或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 绪,增强了患者长期与癌症共存的生活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 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薛岚,杨志红,刘杨,等.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fJ1.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87. f21郭雪华,邓辉,杨卿.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 量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8):4. 【收稿日期:2010.07.09编校:周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