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02・ 护理与康复2007年5月第6卷第5期 ・综 述・ 癌症患者家属身心反应与干预研究现状 楼妍 ,黄回 ,杨明丽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2.浙江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浙江杭州310031) 关键词:癌症患者家属;身心反应;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3;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07)05—0302—04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癌症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 越来越多癌症患者的治疗与休养从医院转到家庭, 家庭照顾是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模式。癌症患者家 属在照顾过程中经历着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即在应 激源作用下产生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 变化_1 J,这种变化严重影响着患者家属本身的身心 健康水平,继而影响到对患者的照顾水平l2,3l。本 文从身心反应、影响因素及现有干预措施三方面对 癌症患者家属的研究现状作综述。 1癌症患者家属的身心反应症状 1.1情绪反应 国内叶挺梅等人对消化系统恶 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HJ,陈虹等对晚期 癌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水平研究_5 J,其结果均显 情绪。 1.2行为反应这一领域尚没有很多研究,照顾 癌症患者的过程对家属既有正性影响,也有负性 影响。正性影响表现为许多癌症患者家属在照顾 过程中开始认真思考生活习惯问题,积极去获得 有关健康生活方式、肿瘤危险因素、如何积极配合 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照 顾,自己也成了抗癌的动员者_1 。负性影响表现 为家属不愿将患者单独留在家中,所以,更多地会 放弃自己的社交活动,将自己与社会孤立起来,自 觉或不自觉地减少了社会支持来源l12 J。 1.3躯体症状Patricia AC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 量表和睡眠活动变化记录仪对癌症患者家属的睡 眠质量、人睡时间、持续时间等进行调查与监测, 结果显示记录仪客观反映的睡眠质量低于其主观 感觉睡眠质量,持续时间等也呈类似状况,总体上 患者家属的睡眠质量较低_88。Chen JLY等对台湾 示癌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国内 常模。Sharpea、Sherwood等对原发性恶性脑肿瘤 患者家属的研究【6,7 J,Patricia AC对患者家属的队 列研究_8 J,均显示照顾者的抑郁水平较高,且随着 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加重而加重。但Sanchia KA 30位儿童脑肿瘤父母的调查显示,其父母的身体 等对进展期癌症家属的调查发现,79%的家属并 健康状况明显比健康成人差,与慢性病患者相比, 没有抑郁表现,但焦虑水平较高,男性家属随着时 总体生活质量也更差_1 3l。Axelsson等对终末期癌 间延长焦虑水平下降,女性则呈相反趋势_99。总 J症患者家属的队列研究也表明,家属的身体健康 之,家属的抑郁水平随着照顾时间延长呈先下降 状况随患者病情恶化有恶化趋势_1 。Sanchia KA 后上升趋势_8,即在患者新诊断为癌症时焦虑、抑 8J等研究发现大部分进展期癌症患者家属有疲劳症 郁水平较高,随着对疾病的深入了解,抑郁水平下 状,影响思考和集中注意力_9 J。 降,但在患者出院后因为新的需求出现又有反升 2影响癌症患者家属身心反应因素 趋势l10 J。许多家属除焦虑、抑郁两种主要情绪反 2.1 患者因素 不同部位癌症患者对家属身心 应外,会因为发病前没有很好照顾患者而有较大 状态有不同影响,如肺癌患者的家属比肠癌、前列 的愧疚、自责心理,把患者的发病责任归咎到自己 腺癌、乳腺癌患者家属的健康条件更差l15,16 J。脑 身上,另外有部分家属对癌症有着恐惧与愤怒的 肿瘤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在照顾期间,患者家属经 作者简介:楼妍(1984一),女,本科,硕士在读,学生 收稿日期:20o6一O7—2O 历的是双重打击,第一次是曾经熟悉的家人突然 变成陌生人,第二次是患者的离去_1 7l。患者在不 同治疗阶段有不同症状,患者家属相应经历着不 同应激反应。谷俊华等对化疗期间患者家属的焦 通讯作者:吴育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与康复2007年5月第6卷第5期 ・303・ 虑状况调查显示,首次化疗期间家属焦虑积分最 癌症患者家属在照顾过程中受到的尊重越多,则 高,主要与相关知识了解少和患者严重的副反应 对照顾行为有更强的满足感,放弃的感觉越少[17], 有关;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有降低,但仍处于较高 其心理调整能力与社会支持程度正相关。 水平,可能与此阶段患者的性格改变有关_1 J。另 3干预措施 外,癌症患者晚期都会面临疼痛的折磨【19],患者的 对于癌症患者家属这一特殊的人群,国内根 疼痛表情与反应使家属有心无力、压力更重。 据需求调查实施了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等干预。 2.2照顾者本身因素周红等对胸外科肿瘤患 国外相对国内有更多的深入探讨,成立于1981年 者家属焦虑状况调查表明,其焦虑状态与家属年 的美国国立脑肿瘤基金会于2004年在佛罗里达州 龄正相关,与文化程度负相关,女性焦虑水平要高 启动了脑肿瘤照顾者项目,包括对治疗方面、症状 于男性【20]。在面对压力时,很多男性会通过饮酒 控制、副反应控制、理解认知等事项,向患者家属 等发泄,女性相对更容易将压力堆积,因此,其应 提供咨询与帮助【25 J,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 激反应更为强烈【21],也有研究认为男性家属比女 癌症患者家属,但其有效性目前尚无统一的评价 性压力更大,因为照顾内容多为男性以前所不熟 方法。现对其中几种方法介绍如下,旨在为找到 悉的事情【22J。对于文化程度,有研究认为文化水 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平较高的家属,对疾病知识了解更透彻,心理调节 3.1艺术创作干预walsh SM等在患者接受化 能力更强,因此其应激方式比文化水平低的家属 疗期间为40名癌症患者家属提供艺术创作(cre。 要更积极【23J。Barbara G等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照 ative—arts intervention,CAI)工具,包括蜡笔、白 顾者的研究发现,有工作的照顾者随着照顾时间 纸、丝绸、信封等,告知其活动内容,如从职业或兴 延长,其焦虑、抑郁水平加重,而没有工作的照顾 趣角度为家庭成员描绘形象海报,用丝绸、蜡等完 者焦虑、抑郁水平呈相反变化趋势【16J,这可能由于 成排版,这些活动一方面使患者家属暂时忘记各 刚开始,工作使照顾者有时间脱离照顾者的角色, 种担忧,另一方面调动患者共同参加活动,增进彼 在工作中让心情得到喘息,而随着时间延长,工作 此间的交流,结果显示家属的总体情绪、焦虑状况 与照顾两者之间存在冲突与矛盾,使照顾者难以 比测试前都有明显好转,许多家属甚至不愿意在 应付,产生更严重的抑郁情绪;没有工作的照顾者 活动限定的时间内停下来,另外也有家属在活动 全身心投入照顾,使其逐渐适应照顾角色,并不断 结束后自发进行类似活动来缓解压力【26]。然而由 地调整心理状态以接受现实。在应激反应中,人 于文化背景差异,这种方法在我国应用有一定的 格是应激作用过程的核心,患者家属本身的人格 局限陛,但可尝试应用于癌症患儿,由于年龄关 特征可能也是影响其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但目 系,患JIAI ̄难通过言语来表达其心中想法,可以通 前缺少有关人格影响因素的报道。 过共同绘画方式来疏导患儿情绪,增进患儿与家 2.3 照顾工作内容与经济压力 照顾本身是一 属的沟通,间接缓解家属的压力。 项繁重的工作,包括日常生活照顾、心理陪护和与 3.2问题解决技巧训练Sahler OJ等一项临床 医疗相关的活动。日常生活照顾包括帮助进食、 随机对照试验,对近2~16周前新诊断为癌症患儿 服药、更衣、清洗、出外散步等,对不同功能障碍的 的母亲进行问题解决技巧训练(problem—solving 癌症患者有不同的照顾内容,如认知功能下降患 skills training,PSST)L27j,该训练建立于问题解决 者家属需要完成更多日常生活照顾,照顾内容越 治疗基础上,根据成人学习理论中的成人学习需 多,家属的压力越大。也有研究发现日常生活照 要内在动力、喜欢结合自身经验、需要适当反馈等 顾内容并不加剧家属的抑郁症状和压力水 原理设计而成,培训期间,试验组首先完成研究者 平[16,24J。照顾者反应量表中,财政纬度反映了家 自制的《目前问题量表》,以帮助患者家属发现此 庭经济状况对患者家属产生的压力,经济压力与 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打分, 患者原有收入、患者与家属的关系深度相关_8。8_ 研究者根据所反映的问题向患儿母亲口头叙述所需 2.4社会支持指个体获得来自家庭、亲属、朋 采取的措施,另外给其一本袖珍型Bright IDEAS小 友、同事等所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 册子(I—Indentify the problem明确问题,D—deter。 援L3,反映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3J mine the options明确可选择方案,E—Evaluate op。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04・ 护理与康复2007年5月第6卷第5期 2004.85. tions and ctxx ̄the best评估选择和选择最佳方案,A —Act行动,S~See if it works看是否可行),包括问 题解决步骤和相应例子,除此之外,每位母亲还拿到 了为其设计的卡通人物,以此作为自动克服一些负 性想法的刺激物。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儿母亲向 健康方向发展的态势相当稳定,从试验I期到Ⅲ期, 问题解决方式中积极问题导向明显增强,相应无效 问题解决减少,其焦虑、抑郁、愤怒、疲劳、迷惑等 症状都得到明显好转。这种训练通过提高患者家 属的认知水平来增强其应激能力L2 ,可帮助家属 积极应对照顾过程中的困难,适合在家属刚得知 病情、情绪低落时的干预,但这种方法对干预者的 要求较高,不仅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本身还需要 有乐观的品质。 3.3 网络互助l28J 美国Monnier等调查发现 80%癌症患者家属表示对网上相关治疗信息感兴 趣,65%对网上群体支持有兴趣l29]。而另一项关 于乳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获得网上支持的患者 家属其抑郁水平比对照组低,癌症相关的心理创 伤更小[30]。另外也有持不同意见的研究,发现部 分癌症患者家属在患者去世后到网上癌症支持中 心,结果其悲痛与难过情绪加重,不利于其恢 复l3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十七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 2005年12月31日,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1100 万人。在网上开辟正规的癌症家属支持中心,其 会员包括各种癌症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心理学 专家、社会学专家等,患者家属按自身需求,自发 地参与网络团体互助,这可能会是我国对癌症患 者及家属长期提供社会支持的较好模式。 3.4其他在应激过程中,通过提高认知水平可 有效提高应激能力。当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家 属实施健康教育,包括相关疾病知识及心理压力 宣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l32]。有 研究发现,通过药物减轻患者的疲劳症状,可以有 效减轻患者家属的身心反应l33],但尚缺乏推广性。 一对一的帮助是理想的干预措施,每位家属都有 一位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在其有疑惑的时候提供 帮助,如有关症状控制、疼痛缓解方法等 ,这种 方法可有效缓解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但由 于其费用较高、专业人士缺乏,实用性不强。 参考文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l ̄eken JF,TaylorKL,Mfngai'lP,et a1.Careforthe Cal ̄vers:a review of self—report instruments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bur— den,needs,and auality of life of informal caregivers[J].Journal of Pain nad Symptom Management,2003,26(4):922~953. [3]SmeenkFW,DewireLP, haastregt JC,et a1.Tranmaural care of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effect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direct earegivers[J].NutsRes,1998,47(3):129—136. [4]叶挺梅,朱满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196—197. [5]陈虹,姜潮,刘启贵,等.晚期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 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108~110. [6]Sharpea L,Butowb P,Smith C,et a1. 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ailable support,unmet needs and caregiver burde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and their eal'ers[J].Psycho—Oncology, 2o05,14:102—114. [7]SherwoodP,GivenB,GivenC,et a1.C ̄givel-s of personswi小a brain tumor:a conceptual model[J].Nursina Inquiry,2004,11 (1):43—53. [8]Patficia AC.Family caregivers’sleep loss nad depression ovod-time [J].Cancer Nursin ̄(nn),2003,26(4):253—259. [9]Sanchia KA,Hayman—wKte K.Home car ̄vers of the p ̄.soll with advanced cancer: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Ca.rlce._r Nurs— ingl ,2001,24(4):300—307. [10]GivenCW,GivenBA,StommelM,et a1.Theimpact of new de— mandsfor assistance on careglver depression:tests using anincep— tion oohort[J].‰nt0logist,1999,39(1):76—85. [儿]金立华.肿瘤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 护理,2006,12(4):384,388. [12]Gill ̄r O.Parent careghver adjacent t0 cancer of an adult child [J].Journal ofPsychosomaticResearch,2002,(52):295—302. [13]Chen LY,Lo LH,Chen CJ,et a1.Quality of life among primary Cal ̄vers of taiwanese children with brain tl ̄llor[J].Cancer Nursirig(m ̄,,2003,26(4):305—311. [14]AxdssonB,SjodenPO.Qualityoflifeof cancerpatients andtheir sopnsesin palliative home care[J].Pauiafire Medicine,1998, (12):29—39. [15]KurtzME,CI∞KurtzJ,GivenCW,et a1.Depressinoand physical health amongfamily Cal ̄versofgefiamcpatientswith cancer—— a longitudinalviwe[J].MedSciMonit,2004,10(8):447—456. [16]Barbara G,Gwen W,Charles G,et a1.Burden and depression a一 喇 ̄glve1"sof aptients with cancer at the end—of—I [J]. Onool Nuts Forum,2o05,31(6):1105—1117. [17]Sherwood PR,Given B,Given C,et a1.Predictors of distress in caregiversof persons th a primary malignant brain ttmaor[J]. ResearchinNusrina&Health,2006,29:105—120. [18]谷俊华,丁琛,石健,等.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家属 焦虑状况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2):7—9. [19]陆宇哈,马双莲,郭美珠,等.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治 疗顾虑的相关性研究[JJ.现代护理,2004,10(10):883—885. [20]周红,陈艳,程平,等.胸外科肿瘤患者家属焦虑状况调查分 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4(1):48—4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与康复2007年5月第6卷第5期 ・305・ [21]Culbertson FM.Depression and gender:an intemational review [28]Klemm P,Wheele E.Cancer caregivers online[J].CIN:Comput— lJ J.AmPsyehol,1997,52:25—31. eis,Informatics,Nursign,2005,23(1):38—45. [22]g ̄chik SL,GivenCW,GivenBA,et a1.hI】lm如g d ̄essive symp— [29]MonnierJ, anM,C ̄'terC,eta1.Patientand caregiverinterest toms anaong∞ give ofpatientswith∞∞日:r ̄allts of a rarifad ̄ in intemet—based cancar services[J].Cancer Pract。2002,10 clinical trial[J]. A(Ⅷ(,2001,28(7):1149—1157. (6):305—310. [23]邓卫警,胡秀娟,沙立民.874例癌症患者家属治疗态度调查 [30]LiebermanMA,Golnat M,Giese—Davis J,et 1a.Electronic sup— [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6):523—524. port groups for breast carcinoma:a clinical trial of effectiveness [24]Goldstein NE,Concato J。Fried TR,et a1.Factors associated with [J].C ̄tncar,2003,97(4):920—925. caregiver burden amongⅨlrB西vers of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with [31]HardingR,HigginsonU.whatisthe bestwayto help caregivers cancar[J].JournalofPalliativeCareHealth&MedicalComplete, in c ̄-lacr and palliative care?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in— 2O04。20(1):38—43. terventions nad their effcetiv叽髑[J].Palliative Medicine,2003, [25]NationalBrainTtrn ̄Fo.mdatino.n唧hdpsFl ̄da. ̄ilie8啦 17:63—74. for braintta-tx ̄patimts[J].Fkalth ImtmncaWeek,2005,7:71. [32]杨爱玲,陆萍,徐全英,等.护理干预对消化道癌症患者家属 [26]WalshSM,MaritnSC,SchmidtLA.et a1.Testing the efifcacyof a ere— 身心反应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6):302— ative—artsinterventionwithfamily v∞of patientswiht am0er 304. [J].Jcx ̄al 0f NⅢ血 Seep,2004,3:214—219. [33]MossEL,Simpson JS,PelletierG,eta1.An open—label study of [27]S ̄ller OJ,Vami JW,Fairchlough DL.et a1.Problem—solvirig the effects of buoropion sr on fatigue,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kills trainign for mothers of children wi出newly diagnosed can— of mixed—site cancer aptients nad hteir parents[J].Psycho On— car:a randomized trila[J].Devd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 eology,2006,15:259—267. atrics。2002。23(2):77—86. ・护理经验・ 头孢唑啉皮试液的简便配制方法 李玲珠,卢兰琴 (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 关键词:头孢唑啉;皮试液;配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R978.1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875{2007}05—0305—01 头孢唑啉(先锋霉素V)是围术期一线抗生 孢唑啉50000 g)加入到0.9%氯化钠100 ml的 素,应用较多。皮试液浓度标准为500/ ̄g/ml,传 瓶内,反复数次回抽液体再注入,摇匀后抽取所需 统配制方法复杂_1 J。笔者改进了头孢唑啉皮试液 的皮试液量,浓度为500/ ̄g/rnl。 的配制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2体 会 1材料与方法 头孢唑啉皮试液的传统配制方法为用1 ml注 1.1材料头孢唑啉粉剂1瓶(含头孢唑啉1 g), 射器抽药液及0.9%的氯化钠反复多次稀释,药液 0.9%氯化钠10 ml 1支,0.9%氯化钠100 ml 1 不易混匀,浓度不易准确配制,且污染机会多。改 瓶,1 ml、5 ml注射器各1副。 进后的配制方法仅两步操作,操作简便,节省时 1.2方法皮试液配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打 间;减少了操作中的污染机会;一次性稀释,浓度 开0.9%氯化钠10 ml安瓿,用5 ml注射器抽取4 相对准确;多量的皮试液在有效期内可供多人使 ml加人头孢唑啉粉剂瓶内,使之完全溶解,浓度为 用,减少药品的浪费。此配制方法也适用其他头 0.25 g/ml。用1 ml注射器抽取0.2 ml药液(含头 孢类及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李玲珠(1965一),女,大专,本科在读,主管护师 [1]张淑贞,张振芳.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与应用 收稿日期:2006一o6一O3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