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华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全国各省市博物馆的学术活动和馆际间的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博物馆学研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现仅就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谈几点认识。
一、要转向新的博物馆学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的高度标志着一门学科发展的水平,欲建立适应我国发展的科学的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博物馆学的研究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博物馆学研究水平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会有一个新的发展。纵观我国博物馆学理论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停留在对博物馆实践活动的现象、存在状态及发展过程的简单描述和实践归纳、整理和总结上,在对博物馆的性质,社会存在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探讨,一直没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现在博物馆人越来越认识到研究、建立新时期适应博物馆发展的博物馆学理论的重要性,同时也注意要借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来经营博物馆,这都表明博物馆学的研究已跳出传统博物馆学研究的圈子,开始步入适应博物馆发展的新博物馆学理论思维的轨道。 二、要向多学科综合研究进军
博物馆是知识的宝库,它的特点是综合的,立体的,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要研究博物馆的诸多问题,仅仅靠某一学科或依靠某一理论,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科学迅速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结合发展的
趋势,为博物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提供了条件。科学史证明,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有赖于其它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借助和补充。因此,新时期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和综合性的。必须引入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博物馆诸多问题进行立体的、综合的考察研究。这样,才能求得对博物馆诸多问题较全面的和本质的认识。
过去,在传统的博物馆学研究方法上,往往忽视甚至排斥其它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具体学科及方法对立起来,忽视博物馆学同其它学科的联系,忽视从多学科角度对博物馆诸多问题进行多维透视和综合考察。而过多的是对器物学的研究,使展览陷入器物的罗列之中。近几年来,博物馆人在经过对!门庭冷落∀现象的反思之后,大胆地引进其它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如开始从美学和色彩学角度研究陈列设计;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博物馆的观众;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博物馆的管理;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博物馆藏品的修复和保护;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博物馆教育工作等。从而摆脱了单向研究,而转向多学科综合研究,这一研究虽然在大部分地区才刚刚起步,但已迎来了博物馆的春天,使博物馆学研究达到一个新高度。
三、要转入对博物馆基础理论的研究
在博物馆学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博物馆的理论分成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所谓博物馆
作者简介 张桂华,女,1956年生,现工作于辽宁省阜新市博物馆,邮编123000。
#111#的基础理论是指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类型、博物馆发展史及其发展规律;博物馆发展的历史环境和现实环境;博物馆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所谓应用理论是指博物馆征集、保管、研究、展览、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具体活动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等。应该说,基础理论是整个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博物馆学应用理论的基础所在,是博物馆应用理论的依据和指导。而应用理论则是对基础理论的具体实践和阐发。因此,博物馆学基础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博物馆的工作目的、工作方向、工作原则和工作质量,而且影响到博物馆学应用理论研究的深入提高。同时,基础理论水平高低也是衡量博物馆学学科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在博物馆学研究中,固然要重视博物馆学应用理论研究,但也决不能忽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
回顾我国几十年来博物馆学研究,可以说主要侧重的是应用理论研究,而对影响整个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却相对较少。20世纪50代末,博物馆界曾对博物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博物馆的性质和基本任务、服务对象;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方针、原则、指导思想等有过初步的研究,但远没有深入探讨。由于在理论上不能正确地把握性质、任务、工作目的等以至在博物馆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影响了博物馆事业的正常发展。
近几年,许多博物馆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要使我国博物馆事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必须深入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博物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认定博物馆的性质、功能和任务以及进一步健全博物馆学基础理论体系。当前,在这方面仅限于探讨性的研究,但已说明博物馆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博物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无疑对新时期博物馆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要进行对博物馆科学管理的研究
博物馆工作是由许多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不同工种组成。要协调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就需要进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职能机构的作用,保证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展开,实现博物馆工作的最大社会效益。因此,对博物馆管理的研究,应该是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影响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博物馆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普遍存在工作效率低,部门之间互相扯皮,人浮于事,工作方法墨守陈规,工作作风松散拖沓,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差等问题,这种种现象严重束缚和阻碍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就是长期以来,在博物馆研究中忽视了对博物馆经营管理的研究,缺乏一套较成熟的适合博物馆实际情况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迫使我们必须加强对博物馆的经营管理,在加强经营管理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实现社会价值。为此,近些年全各博物馆学会相继举办了博物馆科学管理的研究会,这些研讨活动的内容涉及到博物馆经营管理的许多方面。如博物馆科学管理的意义、依据和作用;博物馆的宏观规划、宏观管理体制和机构;博物馆发展的方针政策、人才培养、财政管理、藏品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工作考核等,并且注意了把现代管理科学成果应用到博物馆经营管理中来。然而,从重视博物馆科学管理到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博物馆科学管理的体系,还需要文博界同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一课题将是我们跨世纪的热门话题。
责任编辑、校对 瑜 琼
#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