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德艺双修思路下的舞蹈课堂思政的基本实践——以《舞蹈排练》课程为例

2022-01-0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DANCEFASHION观点

德艺双修思路下的舞蹈课堂思政的基本实践要以叶舞蹈排练曳课程为例要要

姻向本涛

【摘要】新形势下,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以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的“舞蹈排练”课程为

例,通过梳理该学院近年来的舞蹈实践教学活动,就如何开展思政能力建设,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初步归纳。

【关键词】课程思政;舞蹈排练;民族文化精神;教学评估

音乐、舞蹈艺术具有“求真、至善、释美”的艺术品格,具有塑造精神美和提升人格力量的作用,它以感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和鲜明艺术形象的塑造将思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艺术学科音乐舞蹈方向的课程应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集中体现思政要素,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音乐舞蹈艺术教育应当从培养方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行更新与升级。以教学为指导,以育人为主轴,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上,舞蹈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巨大的价值潜力有待探索和深入挖掘。

领学生进行鉴赏和作品学习。

1.1弘扬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我党和我国人民在历次革命斗争的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红色基因。因此,笔者精心选择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各项舞蹈节荣获大奖的红色题材的经典革命剧目,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引导音乐学院学生进行欣赏与学习,让学生了解革命道路的艰辛与漫长,深入理解老一辈革命者为救国图存所做出的伟大壮举,同时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和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给学生理解革命文化带来的隔阂。这些作品包括2019年文华奖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描绘身陷狱中而坚贞不屈的革命者的舞剧《红梅赞》;能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发展期的巨大革新和澎湃动力的《中国革命者之歌》;表现藏族同胞与解放天路》;2009年上军深情厚谊、讴歌川藏铁路建设者的舞剧《

演的音乐舞蹈史诗巨作《复兴之路》;等等(详见表1)。这些作品都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创作的舞蹈类经典艺术作品,作品内容、表现手法、艺术品格、思想立意都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笔者在解析这些舞剧结构、形象、主题、动作等要素的同时,带领学生理解革命者无私付出、英勇不屈的革命情怀,同时激发他们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的爱国主义情怀。

1.结合舞蹈排练特点选择内容,挖掘课程思政潜力

课程思政的过程就是教学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创新的教育过程,音乐舞蹈艺术类思政创新主要是解决思政为谁(即思政目标)、如何思政(思政内容与形式)的问题。该课程设置必须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接受主体、主要教学目标和主要思政内容,力求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其教学设计要确立学生是教学工作面对的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色以及青年阶段的学习特点,针对当前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理解能力强以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时效性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因此,笔者以革命文化和民族文化两种文化精神为出发点,以极富时代特征的艺术创造手法和当代艺术表现力作为作品内容的选择标准,择取大量当代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故事、表达中国老百姓心声的舞蹈艺术作品,带

1.2传播优秀民族文化

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标识。带领学生学习具有优秀民族文化的舞蹈作品,能够

106DANCEFASHION202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表1赏析经典舞剧作品

赏析舞剧作品

强的革命者。

《中国革命者2.回顾百年兴衰历史,了解中国革命道路与自复兴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讴歌为革命英勇不屈献身之歌》《红梅的革命英雄。之路》《

赞》《天路》3.讲述为建设西藏,解放军前赴后继、顽强不《永不消逝的息的精神和军民鱼水深情的事迹。

电波》《大梦4.讴歌在秘密战线上为国献身的革命者和他们敦煌》

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5.弘扬中国敦煌艺术文化,表达中国人对待善恶美丑的判断和对真挚感情的向往。

表2

排练作品

排练舞蹈作品

思政主题提炼

1.展示对苏州、家乡美丽生活的赞美与热爱。2.描绘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劳动风貌,表达对

《十里山塘》美好生活的赞美与热爱。

《丰收时节》3.描绘当代青年对红色革命时代的理解与畅想,《又唱山丹花表达他们对传承革命理想与光荣传统的继承。金色的4.描绘回族人民对自由的向往,歌颂新时代的开》《》《翻身美好生活和回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汤瓶

农奴得解放》5.描绘藏族同胞坚韧顽强的品质,表现他们对》《相和歌

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

6.深入挖掘中国汉代舞蹈文化内涵、表现古代舞蹈风貌、弘扬汉民族优秀文化艺术。

以艺术作品的情感为引导,以舞蹈作品的理性辨析为工具,以作品的排练学习为切入点,促进学生身体力行地领略民族文化特色,体会民族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树立起具有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舞蹈艺术教育的特长与优势,将思政内容渗透进专业课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为此,笔者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顽强拼搏、热爱故土的民族精神的继承等方面出发,带领学生创作排练了多部民间舞蹈作品,如《又唱山丹花开》《相和歌》《翻身农奴得解放》《金色的汤瓶》《沂蒙山随想》《阿嬷惹牛》《丰收时节》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详见表2),传承中国古典传统文化艺术,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风貌、民族生活巨大变迁进行讴歌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在当代艺术精品的熏陶下,引导学生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美学精神。选择能够突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种反映时代面貌的优秀剧目,充分发挥音乐舞蹈学的传播和表现优势,在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上坚决贯彻和践行党的文艺方针。

思政主题提炼

1.歌颂为创立和建设新中国无私奉献、英勇顽

2.在舞蹈排练过程中,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

2.1舞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笔者在多年艺术实践中,着力健全课堂教学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努力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同时,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使用多种教学教法把第一课堂的内容与第二课堂的内容相结合,促进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在授课过程中,笔者不但以身教的形式传授专业舞蹈知识,提高学生舞蹈表演能力,还以言传的方式把舞蹈作品的由来、表现方式、表现内容、内在含义和深层次的价值观、人生观、国家民族观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利用案例法分析《红梅赞》这部舞剧作品,将作品中小萝卜头的舞蹈动作分析与江姐的动作分析相对比,阐述人物身份与动作表现以及与舞剧结构推动力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剧的叙事方法、舞蹈的表现特征以及舞蹈动作对于人物形象的描绘方式。通过案列分析,让学生通过舞蹈动作体会小萝卜头的精神,通过学习来理解革命者坚定革命信仰的心理变化过程和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对民族和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以此达到对整部舞剧创作主题的深入理解。

在赏析文华奖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舞剧时,不仅带领学生研磨舞剧的表现内容、故事情节、表现方式、情绪表达与处理,而且仔细剖析革命者无限忠诚和智勇双绝的形象特点。在分析和传授编舞技术技巧的同时,让学生从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事业奉献青春的革命者形象,同时加深对国家意识和党的事业的深刻理解。课后则以第二课堂的形式,通过网络交流和信息共享,指导学生观看舞剧创作成员的专访,了解该舞剧的创作背景、创作人员对角色的理解以及创作组成员对舞剧结构的安排和红色主题的理解,深入挖掘主创人员的思想境界,探索其成功背后的成因与艰辛,从第三人的视角再次审视这部红色经典舞剧,让学生获得全新的思想体会。

2.2舞蹈技艺教学与思想引领并行

好的艺术作品一定具有思想内容、精神境界、情感意蕴,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品格,要熟练掌握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学习,不能停留在技艺这一层面,牢牢把握思想内涵,才是真正理解和掌握艺术作品的关键。在舞蹈《又唱山丹花开》的排练中,除学习延安陕北秧歌的动律特点、充分发挥技术课重要作用外,还带领学生网上搜索老红军和老边区艺人的故事,帮助学生体会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真正意味,认识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时代责任。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排练中更加深入地把握人物动作特点,达到准确表演人物

2021DANCEFASHION

107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DANCEFASHION观点

形象、抒发人物情感的目的。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红色革命精神,促进学生技艺与思想的双重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技能拓展的紧密结合,改变单一的传统授课模式,把思政课堂放在排练场、舞台上,把第二课堂作为加深学生理解和促进学生技艺进步的重要手段;精心选择作品内容、把握时代主旋律,使学生通过艺术表现形式理解和体会中国人文精神和红色情感在时代脉搏下的续进,以柔性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内容表达的真挚情感产生共鸣,提炼作品蕴含的精神品质,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日常教学活动中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互统一,在课程思政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一体化推进;第三,打破学科间的知识壁垒,加强与思政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讨论与学习,跨学科拓展教师的知识体系,推动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

4.结语

时代发展不会停止,国家进步面临新的问题。作为以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为本职的高校教师,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关注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重大部署,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优化知识结构,更新观念和坚定信仰,运用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方式,将传统教学与高科技信息化手段相结合,增强课堂艺术的感染力、思政的说服力,引导和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提高舞蹈教师自身思政水平,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建设

3.1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思政水平

笔者深刻认识到,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参与者,不但必须具备深切的情怀、开阔的视野、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更要具有较高的思政水平。所谓“正人必须先正己”,作为教师,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国家发展、对民族富强抱有坚定的信念,坚持以德育人、以德立身,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开展自我思政水平的培训,提升思政建设的主动性,针对专业课程的特点,强化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创新以专业技术为主轴、课程思政为渗透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引导和激励自身和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正确的理想信念下共同进步。

揖参考文献铱

[1]刘凯华,王春然.高校野大思政课冶格局下舞蹈课堂思政内容的思考与总结[J].山西青年,2020(12):274.[2]苏晴.高校野舞动的思政课堂冶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8):77-78.渊作者单位院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冤3.2深化音乐类艺术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

舞蹈排练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科各类别课程的专业知识特点和蕴含的思政内容,重新架构和规划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达到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学习研究方法、思想情感与价值观确立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并将三者完美呈现于舞台之上。课堂教学方法顺应新时代的趋势和学生接受的特点,除了传统的言传身教示范法外,教师还应广泛使用网络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使用情感代入法、启发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增益课堂不足,并在学习探索中深度理解艺术作品的思政元素。

当然,音乐舞蹈艺术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还有若干值得深挖和优化的方面。第一,应该从本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设计等多方面协调推进,建立包括内容体系、教学体系、评估体系在内的一整套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第二,鼓励教师在

108DANCEFASHION202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