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的辩证哲学思想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浅析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的辩证哲学思想 让 么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作者简介:让么,女,、藏族,I ̄IJII阿坝人,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摘要:中国哲学里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集中阐释了无为而治、“道”等思想,其中大部分哲学思想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得以体现, 以“道”和“德”为论点,从自然出发,联系客观事物,对世界的本源问题,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等的认识,老子有其自身的独到见解。 本文就以老子著作《道德经》为例,对其中蕴含的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联系当前实际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辩证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1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832(2017)05—0039—01 2.1 “道”与“德”结合成方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来以孔子、老子、庄子等为代表 的中国古代圣贤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并在当前对我们 产生极大的影响。德国哲学为世人津津乐道,而中国哲学则更是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对世界的本源,辩证的发展观等 都有深刻体现出来,代表性人物老子在这方面深有研究,在其著 作《道德经》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以“道”和“德” 展开,全书短短5000多字,却有丰富的蕴意,全书“道”是中心 点,对道进行论述,并阐释出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对辩证的发 展观进行说明,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当前环境日益恶化的 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从整体出发,看到事物的本质, 以此循序渐进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 l世界的本质是“道”的本源观 哲学的一大问题,是一直以来人们讨论的问题,并慢慢在争 论研究中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继续往下分为其他门派, 以此构成了哲学这个大系统。而早在笛卡尔、康德、费尔巴哈等 为唯物唯心等哲学问题研究之前,老子就已经明确提出.世界的 本质是“道”,“道”就是一切,“道”就是世界的来源。 1.1 “道”即无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道”,而“道”是由有无构成并相 生的,“道”可以是看得见,也看不见。而“道”的最开始就是 无,就好比世界是从道来,世界是从无开始的,从无发展而来, 慢慢的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 这里说明了道的特殊性,不是用某个事物就可以具体代表的。 而老子在《道德经》里对道的解释是,即万物的始祖,这样 世界的本质是吻合的,当然对“道”的解释不是用一两个词就可 以解释的,在老子看来,“道”包含的内容很多,却涉及到世界, 物质,规律,包括德,故道与德相关。 1.2 “道”法自然 “道”是神秘的,是构成世界的来源,而“道”又是自然存在 的,“道”也可以是自然,不依赖与人的意识而存在,自然存在的, 这里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普遍有点类似,具有客观性,而“道”的 自然又和法相关,“法”即自然之法,是自然的法则,规律也,自然存 在本事就是法,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人为所不能改变的。 1.3 “道”生万物 老子认为“道”就是万物的来源,世界的本质是“道”, “道”也派出了万物,万物可以是从无开始到有,也可以发展为其 他的事物,而这种事物的来源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自然之法的 遵循下进行的。故是“道”生万物,“道”是由阴和阳结合而成, 构成一个实体,由这个实体循序地派生出万物来。 2辩证的发展观,尊重规律 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现着辩证的发展观,这在《道德经》里体 现的极为明显,就像水一样,会一直源源不断的向前移动,不是 静止不变的,就算是滴水,时间久了也会穿石。所以看待任何事 物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而应该是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去 看待,同时这种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发展,是有自身的遵循道理的, 不是平白无故的变化。 “道”是世界的本源,“道”是一切,而“道”又不是独立 的,它与世界上的其他的事物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道” 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意向,光用语言表达显得玄虚不清。所以要 通过“德”来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德”是“道”的实践 者,所以二者是关系密切的。 2.2 “无为”而治 老子的哲学思想追求的是“无为”,“无为”可以有多种理解, 可以认为是不作为,但不是消极的不作为,应是一种不去破坏, 也可以认为是顺其自然,体现的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为无 为’中的第一个‘为’,指尊重自然,循自然方向的作为。” 3看到本质,从整体出发 一个事物的表面不能真正的表现出事物内部包含的道理,要 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行,这也是老子的观点。眼睛往往看到的只是 感官的东西,是不可靠的,而只有长时间的实践过程才能表现出 其的作用来,通过实践来看到事物的真正的本质,并运用到指导 人们的生活。 3.1 “自然”即本质 事物的真正本质是什么?老子认识就是“自然”,“自然”即 本真,自然的东西才是最原始的,才是最美的。“道之尊,德之 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老子所追求的“无为”也包含着自然 的理论,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自然”可以是我们生活的大自 然,也可以是之中状态,自然的存在,自然的发挥人的价值,不 去干预,不去阻难。 3.2有无相生.矛盾丛生 在《道德经》里面类似于用矛盾的观点解释的例子有多,可 以体现出老子看待事物都不是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待的,是从反面, 多面去看待的,老子善水也是,水看起来柔,感觉弱,却力量无 穷,无孔不入,水至清,能无鱼,上善若水,人就应该这样。“夫 唯不争,故无忧,”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4结语 老子的智慧哲学内容丰富,引人人胜,里面包含的深刻哲学 具有辩证性,对于我们了解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人们的认识与 实践观念,事物的认知与发展观念都有着重要意义,而《道德经》 一书更是对老子哲学思想进行了综合的论述,里面的包含着老子 辩证的哲学思想,老子不光在其中论述了“道”的本源问题,更 是将其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用“德”来表现出来,回 到现实中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在当前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社会问题越来 越严峻的时候,老子在几千年前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他的哲 学思想对当前的理论研究及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的价值,学 习和研究其思想将使我们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 张尚仁.《道德经》哲学体系纲要.[J]思想战线.第5期 34卷.2008. [2] 程凯.《道德经全书》[M].西苑出版社.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