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地测量课程设计指导书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大地测量课程设计

实验指导书

孟庆武编

适用专业:测绘工程

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2013年 5月

哈尔滨市繁华区域1:2000地形测绘控制网技术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大地测量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大地控制网设计、实施和数据处理能力。包括踏勘选点、图上设计、精度估算、技术设计、组织实施设计等,学会编写大地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二、实验学时

40学时

三、实验类型

传统实验 设计性实验 自立性实验

四、实验原理及内容

(1)技术设计的要求: 1)掌握控制网布设的原则; 2)掌握控制网布设的方法;

3)掌握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编写的基本内容; 4)掌握1:2000地形控制网布设的技术指标。 (2)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1)测区概况:描述测区基本情况、测区范围、测区地理位置、测区主要街区、道路状况、测区地形状况;

2)测绘任务来源:主要介绍测绘任务的来源及任务名称;

3)作业依据与已有资料:主要介绍技术设计所依据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已有控制点(包括平面和高程)和已有图纸资料。 4)实地踏勘与选点:描述实地踏勘情况和选点情况。

5)起算数据分析和选择:分析测区的已有国家三角点、导线点、GPS点和水准点情况,并选定平面控制起算点和高程网起算点,并标绘在设计图上。 6)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要求:在图上假设4个已知点四等导线点的基础上,按一、二级导线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合理地布设一、二级导线。具体包括:等级、平均边长、导线长度、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测距中误差、距离测回数、测

距限差、测角中误差、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方位角闭和差及点位误差。 7)高程控制网技术设计要求:应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具体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路线闭和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8)内业计算数字取位要求:包括不同等级的角度观测值、角度改正数、方位角、边长与坐标等的取位要求。

9)图上设计:根据大地控制网任务,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在地形图上拟定出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图形结构。

10)布网方案设计:主要应根据图上设计与绘制平面控制网设计图与四等水准网布设图,在图上标明已知点和控制点的位置,点名和编号,布网形式、起始边的位置。各控制点的位置应满足技术要求,并保证各相邻点要能通视。 11)观测方案设计:描述观测仪器选取与检验、观测计划、观测方法、观测程序和观测数据检查。

12)测绘仪器配置:主要技术设计要求确定实测所需的测绘仪器的类型、精度等级、数量和描述仪器检校情况。

13)人员组织:拟定完成此项测绘工程所需的人员数量,其中测绘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构成,分组状况。

14)作业时间安排与经费预算:作业时间安排主要包括控制实施计划,地形测图实施计划安排;经费预算主要包括完成此任务所需的资料、仪器设备、人员工资、差旅费及其他有关费用等预算。

15)质量控制: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人交一份《道外区繁华区域1:2000地形测绘控制网技术设计书》(设计书字数要在3000以上)、平面控制网布网设计图和四等水准网布设图,实习心得(要在1500字以上)。

五、实验步骤

1、测区实地踏勘和选点;

2、在给定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大地控制网图上设计; 3、编写大地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六、思考问题或作业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进一步的想法等。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形式与要求:

实验过程考核、实验报告为主要依据。 实验报告与技术设计主要包括:

①方案的构想与设计;②实验方法与改进过程;③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图表;④研究结果与讨论。 评分标准: 实验过程=60%

(包括文献阅读、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术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创新性) 实验报告=40%

平面控制点 水准控制点 所有未知点

各控制点形状

资料装订顺序:设计书、实习报告、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