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 一、《诗经》 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 2 编辑成书的方法: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最不可信) 3《诗经》中的诗篇分为《风》《雅》《颂》。 ①《风》是乐歌的曲调 ②《雅》分为《大雅》《小雅》两部分,“雅”也是乐曲名。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颂”与“容”古字通用,“颂” 即“形容”。 4.《诗经》的艺术成就 强烈的现实主义 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诗经六义指的就是:风雅颂(诗之体)赋比兴(诗之用)。 复叠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丰富、形象、生动的语言 5.赋、比、兴这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按照宋朱熹《诗集 传》中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二、《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代在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体诗。 2.屈原作品的篇目,据王逸《楚辞章句》,为《离骚》《九歌》(11 篇)、《九章》(九 篇)、《天问》《远游》《卜辞》《渔夫》共 25 篇,合于《汉书.艺文志》所载篇数。 3.
《离骚》的艺术成就 ①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②运用神话传说以驰骋想象 ③发咋还能了比、兴艺术手法 ④创造出新的诗体形式和精美的语言 三、历史散文 1,《尚书》之后,用散文来写历史的是《春秋》,《春秋》是孔子依鲁史加工修订而成的 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提纲。 2.“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一字之用竟会“寓褒贬,别善恶” 3.《国语》(《春秋外传》)是按国别记载历史的著作 4.《战国策》大约是秦汉间编纂起来的一部史书,有《国策》 《国事》 《事语》 《短长》 《长 书》等不同名称,是一部国别体记事的史书 五、诸子散文 1.《孟子》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2《孟子》的艺术特色/说事特色: ①《孟子》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 ②《孟子》文章逻辑强,很有说服力 ③《孟子》文章还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说明事理 秦汉文学 一、汉赋 1.李斯本是一个政治家,他有一篇《谏逐客书》很有名 2.汉赋的发展: 汉赋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 从汉初到武帝即位初年的七十余年间,是汉赋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大赋也开始出现,枚 乘模仿宋玉的赋,创作出了《七发》。司马相如在梁孝王处作有《子虚赋》,这两篇作品, 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正式形成。 从汉武帝到东汉中叶的二百多年间,是汉赋的鼎盛时期。 东汉中期至汉末的一百多年间,是汉赋衰落和转变时期。 3. 《七发》 虽然没有以赋名篇, 但却标志着汉大赋的正式形成, 在汉赋
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4.《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的代表作,也是汉赋的最高成就 二、司马迁与史传文学 1.《史记》是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全书共 130 篇,由十二本纪(叙帝王)、十表(系时 事)、八书(祥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七十列传(志人物)五个部分组成。 2.《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三、汉代诗歌 1.汉乐府:乐府在秦汉时代是一个音乐机构的名称(乐:音乐 府:官署)朝廷设置的音乐 机构,任务是手机乐歌、谱制乐曲,培训乐工,后来汉乐府保存的诗歌称乐府。 2.《孔雀东南飞》最初见于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东汉文人五言诗,还有更多无名氏的作品流传下来,其中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古 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萧统编的《文选》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 魏晋南北朝诗歌 1.建安时期的重要诗人是三曹(曹操、曹植、曹丕),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软 瑀和刘祯),还有女诗人蔡琰。 2.建安诗人除曹氏父子外,还有七子,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3.阮籍,字嗣宗。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 首和一首散文《大人先生传》 4.南北朝文人诗歌,代表是谢灵运、鲍照,字明远,代表作是《拟行路难》。 5.中国文人诗歌,发展到齐、梁时期,出现了讲求声律的新体诗。即永明体。 谢朓,字玄晖,人称小谢 二、 陶渊明 1.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鲁迅把这类诗称为“金刚怒目式”。 三、 魏晋南北
朝散文 1. 骈文:散文形式的骈俪化,原是这时期的一种文风倾向,但由于人们竞相追求,成为时 尚,并逐渐形成一种文体,这种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对偶排比的文体,称之为骈文。 2. 骈文在语言形式上的要求,主要是对仗、声律、要相等。 四、 魏晋南北朝小说 1.志怪小说:记述神鬼怪异、奇异传闻的小品类作品,宗教迷信色彩浓重,但也有不少有意 义的作品,比如《搜神记》。 2.志人小说:又称轶事小说或清言小说,指那些以显示人物为中心,杂录他们的轶闻琐事和 玄谈清言的笔记小品,这与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的社会风尚有关系。 隋唐五代文学 一、 隋及初唐诗歌 1.在初唐诗坛, 能够摆脱齐梁诗风影响, 呈现新的倾向的诗人是号称“四杰” 的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 2.武后、中宗时代又有宫廷诗人沈佺期与宋之问。“沈宋”的主要成就在声律方面 二、 李白 1.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①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强音 ②李白诗歌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 ③运用大胆的夸张、 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 也是李白抒写炙热感情所常用的艺术手法。 ④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三、杜甫 1.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①反映生活高度概括,抒发感情爱憎分明 ②描写事物真实细腻 ③寓主观论断于客观叙事中 ④高度凝练与丰富多彩的语言 ⑤杜
诗完善了多种诗歌体式 2. 沈郁顿挫: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 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深曲跌宕,音调声请起伏迭变。 三、 中唐诗歌 1. 韩愈、孟郊诗派:元和时期,以韩、孟为代表的诗派,在诗歌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风貌上 重主观,尚奇怪,在诗歌的构辞与语言上打破了诗歌旋律的回环往复以及对称之美,以 文入诗,以议论入诗,其诗歌主张是二人不平则鸣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重视诗歌 的抒情功能。崇尚雄奇怪异之美。韩孟诗派在诗歌艺术成就上的这种新的追求和新的变 化展示出在中唐诗歌的独特地位,对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大量使用散文化句式和 哲理性议论,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诗歌的节奏美、形象美。 四、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1.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代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所谓新乐府就是以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是乐府诗的新发展。 2. 白居易的 1300 多首诗分为讽喻、闲适、伤感、杂律四类,晚年又把自己其余的诗分为 “格诗”和“律诗”两大类。以内容题材为标准分为四类比只按形式分为两类较能反映 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基本情况。其中讽喻诗 170 多首,最有价值,也最受他的重视。 五、 唐代散文 1. 唐代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学革新运动,是与魏晋以来盛行的以浮华夸 饰、对仗骈偶为特点的骈文,即“时文”相对的称谓。唐代古文运动是以儒学复古为号 召,用质朴刚健的散文取
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以达到张扬道统的目的。因此,古文运动 既是一次恢复儒学的努力,也是一次革新文风文体的运动。 2. 古文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文道合一,以道为主,这是古文运动的核心理论。 ②要求文章反映现实。古文运动,名为复古,实是革新,他们针对骈文文化艳浮靡,空洞无 物的流弊,强调文章必须反映现实,言之有物。这是这次社会文风改革的重点。韩愈结合自 身遭际,提出“不平则鸣”的创作原则,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为之鸣不平。 ③加强修养,为文养气 ④反对因袭,强调创新 六、 唐代小说 1. 唐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他是远继古代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创作传统,近承六 朝志怪志人小说的创作经验,逐步发展起来的。 2. 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品:一类是关于爱情婚姻问题的传奇,这类传奇作品数量最多,成就 最高,著有《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 七、 唐五代词 1. 第一位唐代大量写词的人:温庭筠(温八叉) 2. “花间词派”因《花间集》而得名。 3. 李煜,是唐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 宋辽金文学 宋代的词,成就最为突出。 一、北宋词 1.柳永的艺术成就 柳永的词长于铺叙,善用白描,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写的淋漓尽致,情辞婉转。柳词 的语言,不用典故,不讲典雅,不避俚俗,全是市井浅语,却能状难写之景,达难叙之情。 他的词在当时影响极广,相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3.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有《清真词》
二、北宋诗 1.林逋的诗多写西湖景物,尤善咏梅,以《山园小梅》最为著名。 2.江西诗派:由南宋吕本中《江西诗杜宗派图》而得名,所列 25 个诗人并非江西作家,而 是他们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和风格,都主张以杜甫为宗。 三、南宋词 1.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①李清照的词借鉴了李煜、柳永。秦观等人的艺术经验而又②有自己的创造,是秦观以后的 又一座高峰。 ③李清照词抒情曲折,讲究含蓄。 ④李清照善于化虚为实,将心灵深处的情感,表现的具体可见。 ⑤李清照词的语言,通俗自然,善用口语,锤炼而不见痕迹。 2. 中兴四大诗人,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 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 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五、 辛弃疾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2.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①辛弃疾的词有着形象飞动,气势壮阔的艺术境界 ②辛弃疾词熔写景、叙事、抒情为一炉,艺术手法多种多样。 ③辛弃疾的词有多种艺术风格,辛词的主要风格是悲壮沉郁,表现了志士的绝唱、英雄的高 歌 明代文学 一、《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 是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它是根据正史材料和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等材料,由元末明初 的罗贯中创作成书的。 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①作为历
史小说,既要尊重历史,又不能受史实的限制。 ②全书出场人物为 1183 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人物画 廊。 ③擅长描写战争,全书共写了大小四十余次战役,这些战役写的千变万化,各具特色,一幕 幕都是惊心动魄,再现了动荡时代的社会现实 ④艺术结构即宏伟壮阔又完整严密。 ⑤语言吸收了中国古代文言文的精华加以通俗化,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⑥叙述描写语言,不以工笔重彩式的细腻刻画见长,而以粗鄙勾勒见工。 ⑦在人物对话方面,《三国演义》的语言往往个性鲜明,有声有色,许多大段对话都能写的 议论纵横,谈笑风生 ⑧在艺术上的主要缺点是人物性格的定型化, 缺少发展的描写, 使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的必然 性显得很不充分。 ⑨为中国的历史演义小说开了先河,还为后世的戏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水浒传》 1.思想内容 《水浒传》广泛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人民群众 的痛苦,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必然性。 2.《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①《水浒传》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的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这正是这部 小说几百年来一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重要原因。 ② 《水浒传》 刻画人物的最大特点, 是打破塑造典型形象的类型化格局, 注意人物的个性化。 ③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另一个特点是让人物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
展, 不是将人物性格 定型化、凝固化。 ④善于从人物的行动中去刻画人物的性格 ⑤在描写人物时还注重细节的描写,这是比《三国演义》进步的地方 ⑥艺术结构也有其突出特点 ⑦《水浒传》的语言是极纯熟的古代白话,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语言 3.《水浒传》的影响 ①《水浒传》对后世产生过巨大而多方面的影响。从社会影响来说,他对明清的农民起义产 生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对后世的文学艺术,特别是对小说、戏剧和民间文学的影响也很大。 三、《西游记》 1.《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通过神魔故事, 曲折而尖锐的揭露了封建社会, 特别是明代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者的腐朽。 1.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①《西游记》以神魔为主要描写对象,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创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神话 世界,使全书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②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善于将人物的思想性格与动物的特有形态、习性结合起来,使之具有 鲜明的个性 ③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是《西游记》的又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④语言有幽默诙谐流畅明快的特点 四、《金瓶梅》 1.《金瓶梅》的地位和影响 ①《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由作家个人独创的长篇小说,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创作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②是中国第一部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题材,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 ③《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成熟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
现实 主义创作方法的日臻完善 ④语言更加接近生活 六、 明代短篇小说 1.“三言两拍”:冯梦龙《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成书最早)《警世通言》《醒世 恒言》三言中的拟话本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上反映了封建 地主阶级衰落和市民阶层逐渐兴起的时代特征。 “两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是继“三言”后最有代表性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作者是凌濛初。 七、汤显祖 1.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2.汤显祖:字仪仍,号海若,在哲学思想上深受泰州学派的影响。 清代文学 一、《红楼梦》 《红楼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创作达到了最高峰 二、《长生殿》和《桃花扇》 1.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 2.《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①对南明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及同志上的腐败做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②在揭露统治阶级腐败的同时,却以极大的同情和憧憬歌颂了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歌 妓艺人 ③对复社文人的态度也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