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要有“趣”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教育研训中心唐其梅

小学数学练习课由于教师重视不够,练习题设计随意性强,不能很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导致学生渐

渐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新的技能。因此要提高练习课的效率,需优化练习设计,在“趣”字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练习内容、形式、评价上一定要有趣。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练习课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重视度不够,课堂上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练习课常常变成了习题课,教师出题,学生练习,再对答案,学生缺少质疑思辨的过程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感体验。这样周而复始,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渐渐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不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新的技能。其原因主要就是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上灵活性不够、趣味性不强。因此要提高练习课的效率,需优化练习设计,在“趣”字上下功夫。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设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练习内容一定要精心设计,既要有趣,又要有思维含量,还要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

如在复习“平面图形”时,很多教师喜欢把三角形、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相关知识点整理出来让学生读读背背,并出一些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供学生练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毫无新意,学生兴趣也不高。但如果设计一道如图1所示的练习题,学生的参与性可能就会有所提高。

图1是任意一个四边形,移动一点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移动两个点呢?并画出相关的图形。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挑战。教材在编排上也充分尊重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练习设计上常常出现“找朋友、送小动物回家、送信,夺红旗”等等图文并茂的练习题以增强趣味性和挑战性。因此,练习的设计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尽量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等,具有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

图1

(1)移动一个点可以得到三角形、任意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任意梯形、直角梯形);

8

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其次,要注意练习题呈现形式的趣味性,例如下面两组题,同样是填数游戏,但右边的呈现形式比左边更有趣味性。

(2)移动两个点可以得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任意四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要解决此题学生需具备三角形、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相关知识,这样的练习题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训练了思维,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且不同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会有所不同,不一定每位学生的答案都完整,但学生或多或少会有所收获。

又如在复习“量的计算”时,可设计这样的练习题:阅读下面一段话,请找出用得不当的单位,并改正。

我叫贝贝,今年12岁,身高150米,体重40克。我家距地约2平方米的果园,桃子成熟时每个约重100千克。

这样的练习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在探究中乐此不彼,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计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学校1米,步行到学校大约需要15小时。我家附近有个占

(1)

4

(1)

4

2

255

5

5

(2)

(2)

73

73又如,比比谁的得数大。下面的设计就比出示一些两位加两位数的练习题有趣得多,且思维含量更高,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黑板上反扣标有1—9的9张数字卡片,学生任翻两张组成两位数,贴在□里,比比谁的得数大。(两同学比赛)

这样的练习题既复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两张牌的摆放顺序不一样,计算结果就不一样),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强烈。因此,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用教师的智慧去点燃儿童、唤醒儿童,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练习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一种有效形式,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反之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评价语言要有“趣”

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给学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爱上学习。为什么学生们喜欢上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课呢?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吴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对孩子们真诚而欣赏的评价,吴老师的语言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常常化解孩子心中的尴尬,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和投入。如某个孩子回答问题或作业出错了,吴老师从不批评,反而说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给了我们全班同学一个探讨的机会。吴老师的评价多么有艺术性!评价切忌伤学生的自尊,诸如“怎么这么笨啊,连这么简单的作业都不会做”“不知你父母怎么生出你这样的笨孩子”“你是猪脑子吗?”等等,这些语言对学生是致命的伤害。

一句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评语有时会点燃学生智慧,开启学生思维。当学生书写不工整、作业不整洁时,教师可以在旁边批注:“作业宝宝可不喜欢不讲卫生的孩子哟!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给它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题要多读,才能理清思路哟!”“磨

刀不误砍柴工,下笔之前先想想第一步做什么。”“先找准数量关系式。”“换种思路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呢?”“再想想,相信你一定有办法。”等评语能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巧解妙算,了不起。”“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不会被困难打倒的。”“你真是我们班的数学小天才。”“你的解法太巧了,可以用你的名字来命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能看到这么妙的解法,老师为你骄傲!”这些带感情色彩的评语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喜欢数学。

好的评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得巧、

方法妙”“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相信你不会气馁的”:这样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大胆地去思考,去尝试。

2.评价标准要有“趣”

首先,评价应“多标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对于后进生和优等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后进生哪怕有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关注,及时鼓励。对于优等生的评价要客观、严格,让其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知道学习知识是无止境的,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步,争取更好的发展。

其次,评价要精准,针对性要强,有的孩子可能学习态度很端正,而智力发展相对滞后,而有的孩子非常聪明却不认真学习,评价时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要因人、因事精准评价,才能发挥出评价的功能。

总之,数学练习富有趣味性,学生才有参与的欲望,从而喜欢数学,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开发思维、提高素养。

[1]邹运和.数学练习与批改的趣味性[J].小学教育教学,2012(10).

[2]叶艳梅.对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练习设计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22).

[3]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