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MUSIC
流行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
邹少鹏
[摘摇要]对于所有爱好流行演唱的人来说,能深情并茂地把一首歌唱进听众的心里去,让他们为己动容是每个歌者的心愿。然而,怎样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所蕴藏的丰富情感,让自己的歌声听上去十分动情,绝不是简单地只须了解歌曲的内容、知晓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就行,而是要用一些特定的演唱技巧来巧妙地渲染、伪装甚至是“欺骗冶来迷惑听众。从而让听众被你动情的歌声所打动。
[关键词]流行演唱;情感;起声;颤音;力度;速度;头声[中图分类号]J616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4-0067-02
一、起声处理
起声对于演唱一首歌而言非常重要。音乐通常是两种形式开始。其一是开门见山,其二是娓娓道来。
如果音乐是开门见山的这种创作手法,如《冷酷到底》,起声一般以激起为主,也就是声音要饱满,咬字要有力,吐词要清晰。气息、力量等都要是一种积极的状态。这种对于流行歌手而言是最简单直接的,只要声音通畅、演唱规范就行。但是要注意,不能唱太诈。要保留一两分的能力,控制住声音,这样起的强声会相对温和,也更入心。
如果音乐开始是娓娓道来的表述方式,如《泡沫》,起声一般以软起为主,往往可以用漏气式的发声或者气泡音开始都行,把声音位置、气息放下来,用一种非常松弛的演唱状态演唱。特别是这个漏气的技巧,也就是在第一个字头是用一种叹气的语气状态,把字从呼气的流动中带出来,形成一种软着陆的状态。如赞美一朵花可以这样表达“好美啊冶,其中这个“好冶字就可以多漏一些气,说长一点,用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带出来。这样的软起声就非常入心了。
以上两种起声方式比较符合一般音乐作品的写作手法,符合音乐的发展过程。因此声与曲是协调同步的,一首歌的感情基调也就因此固定了下来。
[收稿日期]2017-05-06
[作者简介]邹少鹏(1988—摇),男,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北
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黄摇石摇435002)
摇摇对于每一个歌手而言,无不想让自己的歌声感染到每如何才能让听众感受到歌手对音乐的解析,让听众通过歌手的诠释从而品味出词曲作家的用心良苦呢?常常有人说道:“唱歌要用感情,要理解歌词的内容冶等等建议。而我认为,这些固然对准确表达歌曲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并不一定用了自己所理解的感情就能唱好,或者不用感情就唱不好。也许可以通过声音技巧的修饰来“伪装冶一种用情至深的假象。最终让你的歌声显得非常动情。有主持人曾调侃歌手赵传,说没有人唱《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这首歌能唱赢他。因为他真的很丑,自己唱自己,情感是发
一个听众,让他们享受自己表达的音乐,如痴如醉。然而,
自肺腑的。虽然听者都会哈哈一笑,先不说赵传丑不丑,假设即便是再多比他长得丑的人来唱这首歌,想必也没他唱得好。因为没有他的条件和唱这首歌的独到技术。我们常常听到对许多歌手的点评是“你唱歌没用情感、用的情感不够冶等诸如此类的话。其实我觉得与其说是用情感,还不如说是演唱技术没到位,没把该渲染的那种情感所配套的技术用到位。本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让你的歌声听上去更动情,更能形象地把喜怒哀乐等多种复杂的情感准确表现出来。
二、颤音处理
如何运用好颤音是唱好一首流行作品最重要的技巧之
67
当代音乐·2017年第14期
一。在情感的表达上有重要支撑作用。几乎每首流行风格的作品,在长音、尾音的处理上都要用到小颤音这个技巧。它其实是呼吸流动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声音是否松弛,从颤音的频率是能够感知的。声音的颤动不能波动太大,否则声音的美感会被破坏。颤音太微小,接近直声唱法的话声音势必会有所压迫,不是最自然的声音,所以要折中而为之。例如《情网》这首歌每个乐句的长音,就必须要用上轻微的颤音来表达。“请你再为我点上一盏烛光冶,这一句歌词最后那个长音“光冶字以及“因为我早已迷失了方向冶最后的“向冶字所唱的长音都需要加一些细微的颤音。那样才能增加情绪的细腻性。
总之,在两拍及以上的长音或者在乐句的结束和转换处都可以考虑使用小颤音。具体的使用细节得根据作品的律动、速度等许多方面综合考虑,绝不能机械化、教条化。
三、力度、速度的对比
几乎任何一部作品都离不开力度和速度的对比。如果一部音乐始终都保持一个力度和速度不变的话,音乐势必会十分呆滞。可能某些佛教音乐或者有特殊要求的作品需要刻意这样来塑造,那就另当别论了。一般而言,常规的作品一定是要在力度、速度上进行布局设计的。狭义来讲,无非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强后弱,另一种是先弱后强。一种是先慢后快,一种是先快后慢。如果遇到前面提到的开门见山的歌曲写作手法的时候,我认为一般都会用先强后弱的力度布局,从而形成先声夺人的气势。第二种则反之。这是从全曲整体音乐结构布局上来说的。那么缩小一个范围,从音乐的段落来看。主歌进入副歌的连接部这个位置,也是力度、速度对比最常见的地方。几乎都是采用渐强式的演唱方式。因为一般情况下主歌会写得相对比较温柔、平缓,而副歌会写得比较辉煌、大气,情绪也最高涨。所以为了把这两个部分自然地衔接过渡,在演唱主歌最后几句或者最后一句的时候,歌手就要增加歌唱的力度,同时有可能还伴随着速度的细微渐快。渐快是搭配渐强相辅相成的一种手段,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把音响力度提升到副歌所需要的那种情绪力度上去。因此在这些地方,歌手一定要考虑把音乐唱出一种渐强趋势来,或者稍稍加快一点,这样歌曲的结构层次就更明显了。
再把演唱的范围缩小到每个乐句。我们常发现,很多人唱歌显得非常平淡、生硬,缺乏音乐的流动性。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乐句的表达上没有掌握好力度和速度的变化技巧。以本人的经验来说,我认为娓娓道来的这类型的主歌部分,音乐开始的时候每个乐句都可以在力度上做些强弱对比或者速度上进行一些rubato的处理。往往乐句的开头力量稍稍比句尾强一点点,开头的速度比句尾要稍微压缩
加快一点点而句尾拉宽变慢一点的rubato处理。每个乐句形成一种前重后轻、前快后慢的推动感,或者像荡秋千的起伏感。另外这些处理可以跟着旋律线的高低来布局。旋律线往上走时,音乐加速渐强。旋律线往下走时,音乐减速渐弱。但是这些渐强渐弱、渐快渐慢是非常微妙的,也就是一点点的伸缩性处理。这样乐句就像海边的浪花一样,一波接一波,具有内在的推动力。然后每个乐句再结合前面的起声技巧,配合着使用一些叹气式的语气化发声,把声音位置放下来,这样乐句就非常有流动性而且符合声乐的发声规律,以及作品的音乐发展。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固定的,也不是孤立使用的。只能说是普遍可以参照以上的方式去演唱设计。
四、头声
头声的运用对于酝酿歌曲的情绪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他的演唱风格妇孺皆知,听众无不被他的歌声陶醉。在他的演唱中就运用了非常多的头声,让人听得全身起鸡皮疙瘩。头声的应用也就意味着声音的高位置,把声音唱在眉心处,用上“哼鸣冶的那种演唱状态,微微提起眉毛,这在塑造一些歌曲内容比较感人的作品时效果尤为明显。结合词曲内容细细品味音乐作品,定能对流行唱法的情感表达得入木三分。
要想把流行歌曲演唱得感情丰富,需要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曲调。这都是为了歌者能准确使用与之最匹配的声乐技术来呈现出某种特定的感情状态。与其说唱歌要用情感,还不如说是想唱什么样的情感才用什么样的技术。想让流行演唱更动情当然还要其他的一些妙招,以上是笔者草率总结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最常用的演唱技法,仅供参考。享受音乐,纵情歌唱,结合一些科学的演唱技巧,歌声才会动情、动人。
[参考文献]
[1]茉莉·雷曼.怎样歌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06).
[2]夏露垚.流行演唱的技巧与风格[J].戏剧之家,2016[3]王晶晶.流行演唱的情感技巧使用与深度提高[J].黄河之
声,2013(02).(02).
[4]刘冬寒.浅谈流行演唱中的情感表现[J].民族音乐,2012[5]柏摇林.情感控制在流行音乐演唱中的运用与技巧浅析[J].
戏剧之家,2016(04).
(责任编辑:李摇璐)
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