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例谈中英语言结构、思维和文化差异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2012第7期 成人教育 No.7 2012 (总第306期) ADULT EDUCATION Total No.306 例谈中英语言结构、思维和文化差异 左景丽 (西安医学院英语系,西安710021) 【摘要】由于我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导致英语语言教学在结构、文化和思维等方 面都有极大的差异,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差异及其对英语语言教学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结构差异;文化差异;思维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2)07—0l13一O2 一、结构差异 多元化的特性,否定词除了可以否定动词外,还可 语句结构上的差异在汉语语言教学和英语语 以否定名词、形容词等词性。如: 言教学之间体现的尤为明显。英语语言相对于汉 Li ming did not pass the exam.(否定动词) 语而言,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这两者之间存在的 Li ming has no friend.(否定名词) 句法结构上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都形成各自的句 He seemed reluctant to play with Li ming.(否定 法规范。 形容词) 1.主谓语关系上的差异 She was too tried to do nothing.(否定固定词组) 英语语言教学有着明确的句子成分要求,主谓 英语语言否定结构的复杂性,使英语语言在教 语成分不能省略,这是英语语句的基本原则。在英 学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学生必须要掌握在不同语境 语中,作为一个句子出现的结构,一定要有一个动 下,否定词否定的对象,否则就很难理解句子本身 词作为谓语出现,而这个动词的形式,是由指令发 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出者即主语决定的,这就是典型的“主语一谓语”基 3.英语语言在语句顺序上的差异 本句型模式。所以,在英语语言的教学中,英语教 英语语言在叙述事物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从 师要将主语与谓语的属性和关系做重点讲解。而 小到大地叙述,习惯于首先阐述特殊性的、个体性 汉语则不同,汉语对句子成分的要求则没有那么严 的事物,然后再叙述一般性的、整体性的事物。这 格,一个句子的构成可以没有主语或者没有谓语, 也与我国汉语语言叙述事物的方法明显不同,依照 甚至可以主谓语都没有。汉语语言的句式结构与 汉语语言规范的要求,在叙述事物的时候所采取的 一般的词组结构原则类似,一个短语配上一个语气 叙述顺序是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从大事 词就可以构成一个句子,如“疼得他直哆嗦”就是一 物到小事物,从大地点到小地点,如“中国黑龙江哈 个典型非主语+谓语句子结构形式。 尔滨市中兴街27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句 2.句子否定结构上的差异 话的句子顺序是先叙述大地点或者说是一般性的 汉语的否定结构相对来讲较为简洁,它是由 概念——中国,然后在逐一叙述到最小的地点27 “否定词+动词”的形式来否定某一行为的发生的。 号。而这句话的英语句子表达则是:“No.27 例如:我不住寝室。由否定词“不”对动词“住”进行 Zhongxing street Haerbin Heilongjiang China”,足见英 否定,其意思为“不住”。在汉语语言学中,否定副 语语言的语序则是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不仅 词只能对谓语动词进行否定,这就使汉语的否定式 地点的叙述顺序如此,有关时间的顺序排列也是如 结构显得简单明了。 此。例如,汉语:李明每天早晨8点起床。先叙述大 相比较汉语语言否定结构的简洁性,英语语言 的时间概念“天”,再叙述小的时间概念“点”。英 的否定结构则极为复杂。英语中否定的对象具有 语:“Li ming gets up at eight O’clock in the morning every day”则是先叙述小的时间概念“点”,然后叙 【收稿日期】2012—03—23 述大的时间概念“天”。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医学院教改项目(2009JG一22) 二、思维差异 ・ “思维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客 阶段性成果 观事物的反复认识,在头脑中所形成的概念,然后 【作者简介】左景丽(1973一),女,陕西洋县人,硕士,讲 运用概念对事物做出判断,再运用判断进行推理, 师,英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这就是人们的思维过程。” 由于中西方地理、历史 113— 和文化等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1.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差异 由于中国的文化源于物化的属性,因此中国文 化形象思维的特性较为明显。汉语语言大都由象 形文字发展而来,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例如:山 峰的“山”字,就是典型模仿山的形状而创造出来的 文字。汉语语言的形象思维,配合形象化的修辞手 法,则可将汉语语言演绎得惟妙惟肖。同时利用形 象思维的特点进行汉语语言教学,也是汉语教师的 必选教学手法。 而英语语言教学,则无法像汉语那样,有许多 形象生动的案例。英语语言属于抽象性思维的产 物,英语语言不是从实物的外形等联想或想象出来 的,而是由一些英文字母排列而成,这些英文字母 以避免学生在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时出现用语不 当的现象。 2.打招呼上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在打招呼和告别语的使用上也存 在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当人们在路上遇到熟人的 时候,和对方打招呼的语言往往是“你上哪去了?”、 “嗨,你最近忙什么那,好久没见到你了!”。中国人 认为这种打招呼的方式,是一种正常的关心问候。 而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在英语世界的人们看来是极 不礼貌的,英语世界的人们不喜欢人们关注自己的 隐私、自己的行踪和办事进展等不喜欢他人过问, 甚至认为那样类似的打招呼是在有意窥探他们的 隐私。所以,在英语语言的教授过程中,英语教师 常常会不厌其烦的告诉学生,在与英语世界的人们 的排列,并无实物外形参考,完全是思维抽象的产 物。所以,在英语语言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 准确地记忆英语单词,便成为英语教师的一大难 题。因为,英语词汇的组成规律性和形象性较弱, 虽然可以有一些名词性或形容词性词缀,但是最为 关键的动词,却是难于区分和记忆的。 2.直线思维与曲线思维的差异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重谦和礼 让,讲求的是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所以,在阐述 一些观点时,中国人往往是不直接阐明自己的观 点,而是采取迂回的语言习惯。特别是在受到他人 赞扬的时候,中国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并不敢直 接接受他人的褒扬。例如,当我们面对面夸赞小明 工作成绩突出时,小明往往会说“您谬奖了,我所做 的没有您说的那么好”。而英语世界的人们在表达 思想时,往往不会隐晦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直来 直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在别人当面夸赞自己 时,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并认为这是他们理所当然 得到的夸奖,而且也是一种出于礼貌的表现。因 此,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语言时,要特别强调英语 世界人的思维习惯,因为英语世界人们的思维反映 在英语句式上的鲜明特点与汉语句式是完全不同 的。英语语言思维的单刀直人式思维,反映在句式 上就是重点在句子前半部分,而汉语句式的重点则 在后半部分。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好地阅读英 文读物,更好地学习英语翻译。 三、文化差异 1.称呼语上的差异 称谓和称呼语是语言交际功能体现的重要组 成部分,英语世界中的称谓和称呼语与汉语世界的 称谓和称呼语一样,具有体现某人社会地位和社会 身份的功能。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称谓和称 呼语在中西方的变现形式也有所区别。在中国,我 们在称呼他人的时候,很喜欢在其姓氏之前加上其 职位或职业的属性,例如,张经理、王会计、李律师 等等。而在英语国家则不同,他们在称呼某人的时 候,一般不会连带他的职业、职位一并称道,而是在 其姓氏之前加上Mr./Mrs.或Miss,以此来称呼别 人。例如:Mr Zang/Mrs Wang/Miss Li。同时,在称 呼女士时,为了表示尊敬,很多时候中国人都会用 “张小姐”、“李小姐”来称呼。但是在英语国家则区 分的较为明确,对于已婚女士,英语的称呼为Mrs, 而对于未婚女士,人们大都称其为Miss。所以,在英 语语言的教学中,教师要比较英汉称谓上的差异, 114一 交往过程中,一定要了解该国的交际文化特点,避 免在交往过程中犯下无心之错,影响交流效果。 3.颜色和动物的象征差异 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人们赋予颜色的 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黄颜色在中国有时就 代表着低俗,“黄书”在中国就是禁书,其代表着一 种污秽。而在英语世界则不同,“黄书”是指“儿童 读物”。所以,当中国人看到美国儿童在看“yellow newspapers”不免会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认为英语世 界的儿童怎么可以看如此下流的东西。其实在英 语世界色情的代名词是“蓝色”即blue,而蓝色在我 们国家无论怎么讲,也不会有色情的意味。 动物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方之间也存在着很大 的差异,例如“狗”在中华文化中的代表意义似乎总 是反面的,与狗搭配的词组也大都呈现反面色彩。 例如“狗腿子”、“狗东西”等之类的词语,都是在否 定他人的人格或者做法。而在英语语言中“dog”则 具有很强的褒义色彩,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中西方的颜色象征义、动物象征义的迥异,其 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冲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 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将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介绍,避 免类似“yellow newspapers”的事件再次发生。 4.禁忌语的差异 英语世界的人们相比较中国人,在个人隐私方 面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西方人对待个人意识是很 严肃的,不允许他人过问。所以,在涉及个人婚姻、 财产、工资收入和工作环境等话题时,他们大都会 选择避而不谈。而在汉语语言文化中,人们对于他 人过问自己的健康、工作等的问题,大多都是持开 放的态度的,并不会刻意地回避,而提问者也不会 觉得这样的问候有什么不妥之处。所以说,在英语 语言的教授过程中,不能只单纯地关注语法、词汇 等的讲解,还要渗透异国的风土人情,结合文化差 异的教学特色,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语言文化 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范立婷.从中西思维差异看英语学习[J].安顺学院学 报,2010,(12):61. [2]王欣.浅析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J].校园英语, 2009,(1):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