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强校企合作

2024-08-1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赵春山

实践教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活动,它和理论课内容环环相扣,有助于学生们及时理解消化理论课的内容,并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具有其他教育活动所不可取代的功能。根据教育部有关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定和要求,通过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学校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依照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对原有的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构建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两大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根据未来岗位需求改革教学体系

中职教育要坚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的原则。2003年以后,学校采取定单招生,定向培养,100%的订单100%的就业,毕业生要面向订单企业就业。他们具体工作是订单企业的某一个工作岗位。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改变了原来课程体系,整合了基础课,形成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了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满足了就业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二、实行“订单式”培养人才,按企业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学校专门成立了各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了行业、企业专家,根据企业对所需人才知识和实际技能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技能培训措施,大大改变过去教学计划制定脱离实际需要的盲目性,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深入进行。

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可以派有理论知识,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讲授最新,最实际的知识,学校也可以派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提高老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因些,我们借助这种校企合作形式,建立了一支新型的“双

师型“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条件、生产设备,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真正接触到生产实际,提高其实际能力和建立认真负责,高度责任感的工作态度,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企业来讲,通过“订单式”培养所得到的人才,熟悉本企业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流程,他们的实际技能较强,到企业后便可立即上岗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时间,减少企业人力资源骨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使企业得到了高素质的急需人才,学校迅速提高了办学实力和规模。

三、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

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时间,使实践教学时间(含集中实践教学时间与各课程分散实践教学时间)占总教学时间的50%左右;从企业聘请一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落实他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以形成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

为满足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了确保培养质量,切实突出职业能力,课程方案更具岗位针对性。总体上将培养过程分为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职业岗位实训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围绕专业领域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建立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组合,精选课程内容,并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岗位综合实践训练,使学生积累岗位工作经验。

四、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行“双证书”制度

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要以技术

应用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要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五、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质量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与价值,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将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质量。

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用人需求的特点及其变化,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知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满足企业和学生的不同需要。

培养技能型人才,理论教学是基础而实践教学是关键,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定的专业技能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