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铜器

2021-02-1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青铜

青铜是指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古代青铜主要是指铜和锡、铅、砷的合金。因所含金属成分以及埋藏环境等原因,表面常泛青绿色,故而称之为青铜。现代金属工艺中,还有锌青铜、铝青铜、磷青铜、镍青铜等。

青铜的优越性

(1)熔点低。约700—900℃ ,比红铜熔点1083 ℃低。

(2)硬度高。青铜的硬度可以随含锡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比红铜、砷铜都好。

(3)铸造性能好。红铜铸造出的器物往往有气眼,表面粗糙。而青铜熔化后流动性好;冷凝时体积稍稍膨胀,填充性能好;很少有气眼。

(4)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合金成分的比例,以获取不同的硬度与韧性。

中国早期铜器的发现

(1)红铜: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墓葬红铜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红铜铃形器、齐家文化红铜工具。

(2)青铜: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青铜刀(锡青铜,用两块范浇铸而成,年代约在前3000年左右)。中原地区最早的青铜器则是王城岗遗址出土的一块青铜容器残片,约前1900±165年。

(3)黄铜:陕西临潼姜寨半坡文化遗址黄铜片。山东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黄铜锥。

(4)砷铜:四坝文化,但年代晚于前2000年。 青铜时代

是“以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中国青铜时代的“首”与“尾” 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的开始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国青铜时代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从考古发现看,二里头文化之前,已经发现有纯铜和合金铜器。但是,

(1)数量相对较少;

(2)制法比较原始(没有掌握合金比例、冷锻法仍然存在);

(3)种类少(没有武器,缺乏明确的容器【陶寺、王城岗、新砦】)。

二里头文化中出现了数量较多的青铜器,工艺较成熟,有戈、镞、钺等兵器,以及爵、盉、鼎等酒器。

2.从文献来看,流行的说法是夏代开始使用铜兵器和容器。 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的结束

目前黄河流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铁器是河北藁城台西和平谷刘家河出土的铁刃铜钺,年代均属商代中期,都是由陨铁锻制的。西周早期的浚县辛村卫国墓地也有出土。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在新疆出土的(和静察吾乎沟口墓地铁刀、锥、环、釜等),约当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中原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工冶炼制品是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铁援铜戈、铜柄铁剑),时代是西周末至春秋初。

战国以后(尤其是战国中期以后),冶铁业有了明显的发展,铁器数量明显增多。所以,大致从战国前期或稍晚开始,中国青铜时代结束,进入到铁器时代。

需要注意的是:(1)战国秦汉时期的铜器仍然较为常见,尤其是兵器大多仍是青铜铸造的;(2)战国时期,铜器铸造工艺上仍有不少新的进展。

总之,中国青铜时代大致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开始,经历夏、商、西周和春秋,至战国早期左右结束,经历了一千五六百年左右。

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 1.主要有两个特点:

(1)大量的青铜器被用作礼器,参与贵族间的礼仪活动,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一些铜器甚至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2)青铜被大量地用来铸造武器(这一点和其他很多地区相同)。

2.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说明:青铜器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大量的青铜器被用作礼器,用以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甚至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祀”;

(2)另一方面,青铜兵器的出现与国家机器之一的军队密切相关——“戎”。

宋代金石学家青铜器研究的主要贡献:

(1)收集了大量出土铜器资料,并且著录成书。

(2)治学态度严谨,在著录书籍的编排体例上有重大贡献。

(3)对于青铜器的定名有较多贡献 。

靖康之变以后,对古铜器的搜集、研究之风衰落了。

元、明两代

在青铜器的研究上处于低落期,没有重要的著录和研究著作问世。但收藏古铜器仍是一些文人雅士的爱好。

清代

在文化领域实行高压政策。学者将精力放到经籍文字的考证上,促使考据之学兴起。这为金石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清代青铜器研究风气的兴起,是从乾隆敕令编撰宫廷所藏铜器图录开始的。

清代学者青铜器研究的评价:

成就:(1)比较详尽地将清代所见传世和新出土铜器加以著录,绘图准确、铭文摹写较为逼真,有的直接采用拓本,水平多在前人之上,为青铜器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

(2)在器物定名方面有所创见,在铭文和文字考释上成就很大,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金石学家。

不足之处:(1)研究方法上仍然是宋代以来金石学的传统研究方法,没有建立起科学方法体系;

(2)研究者或注重铭文而忽视器形,或注重器形而忽视铭文,尤其不重视出土地点和共存器物;

(3)在考释铭文时有穿凿附会的地方。

金石学从宋代至清代八百年间,研究方法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原因:

(1)一直是经学的附庸,用来证经补经; (2)半艺术的治学态度,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闲暇的消遣(古器物被称为“古玩”,考证、研究文章往往以“题跋”的欣赏形式出现,欣赏代替了严肃的研究——李济);

(3)印刷技术的发展限制了青铜器研究的发展。

宋代青铜器著作的类别

朱凤瀚先生将至今能见到的宋代青铜器著作分为五类:图录类(兼录铭文和器形图)、款识类(仅录铭文)、考释类(无器形图,基本不摹铭文,专作铭文及器形考释)、书目提要类和字典类。

(1)图录类

吕大临《考古图》。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部古器物图录,其体例也是后来各种图录的模仿对象。

徽宗敕编、王黼等编纂《博古图录》,或称《宣和博古图》。宋代出土铜器多见于此书,是宋代铜器著录中集大成者。

(2)款识类

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王俅《啸堂集古录》。 (3)考释类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赵明诚《金石录》 (4)书目提要类 翟耆年《籀史》。 (5)字典类 吕大临《考古图释文》。 青铜礼器

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具特色的青铜器类别。对青铜礼器的研究是青铜器研究的主体。

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名目繁杂、器形各异,要进行综合研究,首先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有“自名”(就是器铭中的自称),从中可以看到古人对于铜器的命名和某些分类的标准。但是,青铜器的分类在很大程度上仍必须由研究者自己去构建。

一、古代分类方法

宋至清代金石学家在青铜器研究中,已经有了以用途为分类标准的思想。在青铜著录中,注意同类相聚,将用途相近的器物归到同一卷中。

但是,他们对器物功用的认识有很多错误,标准掌握也不严格,导致分类有很多混乱。

二、近代分类方法

近代学者对青铜器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三种: (1)简单地罗列器物。

(2)将青铜器的用途作为分类的第一标准,分食器、酒器、乐器、兵器、工具、杂器等等。

(3)从器形上进行分类,分为三足、平底、圈足、鼓腹等类别。这种分类方法实际上把器物的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了,脱离用途去比较器物形制上的异同并没有太大意义。

三、我们以器物的用途作为分类的标准 铜矿的开采

(一)先秦时期重要的矿冶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晚商至汉)

江西瑞昌铜岭(商中期—战国,最早的一处) 安徽铜陵凤凰山(春秋至两汉) 安徽南陵江木冲 (西周晚期开始) 湖北阳新港下(西周晚—春秋早 ) 湖南麻阳九曲湾(东周 )

内蒙古林西大井(西周中期至春秋早) 新疆尼勒克圆头山等(春秋) (二)开采情况

古代铜矿开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露天开采(又叫露采) ,一种是地下开采(又叫坑采)。

1.露天开采

完全暴露于地表的采矿,在矿物露头的富集处挖取(如内蒙古林西大井古矿冶遗址)。

采掘工具为花岗岩或玄武岩的石钎和石锤。 2.地下开采

在矿体上沿矿脉凿洞向下采掘矿石。

以下以瑞昌铜岭和大冶铜绿山矿井为例,介绍地下开采的各种设施:

(1)开采位置:一般选择在矿石丰富、含铜

品位高、岩石易碎处。

(2)井巷系统:包括竖井、斜井、平巷、盲井、马头门等结构,都有木架支护。

竖井是指与地面有直接出口的垂直巷道。 功能是探矿、井下通风送氧,运输矿石和用具。 平巷是地下采场的水平巷道,是地下开采的主要工作面。

它具有追踪矿脉、采掘、运输、排水等功能。 盲井是指开挖在平巷底部的垂直巷道,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用于探矿和排水。

斜井是为了追踪矿脉或为了排水,有一定倾斜度的巷道。

马头门是在竖井的底部,连接贯通的竖井和平巷的结构。

注意:发掘古矿井不能象挖灰坑那样往井巷里掏。一般是先挖掉四周和上方再清理井巷内部。

(3)提升装置:用于运送人员、矿石和地下水。

主要是靠人力用辘轳分段提升。

提升工具有竹筐和木桶等,有的矿井发现有球形或葫芦形(便于系绳)的提升石,减轻人力负担和劳动力强度。

(4)排水系统:一般是用木槽将水引向贮水坑(或盲井),再用木桶提升至地面。

(5)通风系统:利用高低不同的井口,造成气压差,形成自然风流。

可以采取关闭废井巷的方式,使气流通向采掘方向。

(6)照明设备:发现过油灯和烧过的竹签子。 (7)挖掘工具:发现有青铜的斧、锛、凿,还有木铲、木槌、木锨(耜)。

先秦青铜器的装饰工艺

青铜装饰工艺是指用其它质料的附属物在青铜器表面进行修饰的一种加工工艺。

一、镶嵌 1.镶嵌绿松石

最先出现的青铜装饰工艺。从二里头文化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2.镶嵌红铜

铸造铜器时预先铸好纹饰沟槽,将红铜锤打成薄片或长条形,压入沟槽中,加以锤打、磨锉即成。

春秋中期以后多见。 3.金银错

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纹饰或字形的凹槽,或者在铜器铸成后錾刻浅槽,然后在浅槽内嵌入细薄的金银片或金银丝,最后加以打磨。

约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 二、包金银与贴金 1.包金银

在青铜铸件表面包裹以极薄的金箔。 2.贴金

用粘着物(漆或桐油)将极薄的金箔贴在器物上。

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以后,战国中期以后鎏金技术兴起,贴金衰落。

三、外镀金属 1.镀锡

镀锡可以使铜器更为明亮,较久地保持其光泽。此外,还可以防止铜器生锈。

先秦时已经存在。 2.鎏金

也叫火镀金或汞镀金。战国早期出现。

将黄金按一定比例溶入汞中成为“金泥”(“煞/杀金”), 将金泥与盐、矾的混合液均匀的抹在被镀器物表面,并进行推压(“抹金”),然后以适当温度的炭火进行烘烤,使汞蒸发,黄金滞留于器表(“开金”),最后用玛瑙或者玉石制成的工具在器物表面进行磨压(“压光”)。

3.镀铬

秦汉时期出现。在欧洲,镀铬工艺是在1937年开始发明,并列为专利。

4、髹漆

殷代已经出现,但很少见,战国时期有了较大发展。

块范法

是商周时期应用最为广泛的青铜器铸造法。 以铸造容器为例,块范法的程序可以简述如下:

A、先制出欲铸器物的模型——“模”(也称“母范”);

B、在模外贴敷泥土,等泥干后分割取下,即为“外范”;

C、制一个和器物内腔同样的“内范”(也称“芯” )。

D、将外范和内范套合,其间的空隙即为型腔,其间距即为欲铸器物的厚度。

E、将铜液浇注到型腔内,待冷却后除去内外范即可。

失蜡法

程序:在内范上涂挂黄蜡,塑出蜡模;外面浇淋细泥浆和耐火材料包敷,形成铸型;然后加热烤化黄蜡,待蜡流出后,内外泥范之间即形成型腔;最后向腔内浇铸铜液。

这样铸出的器物表面无铸缝(即合范缝)。 春秋中期已经出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