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验三、四 钢的热处理.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实验三、四 钢的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钢的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工艺方法和操作规程。掌握各种成分的碳钢加热规范的选定原则。

2.研究热处理的冷却速度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了解回火温度对淬火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了解各种热处理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概述

钢的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施以不同的加热、保温与冷却,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一种工艺。普通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等。

(一)碳钢热处理工艺 1. 加热温度

2. 碳钢普通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原则上可按表3-1选定。但生产中,应根据工件实际尾部作适当调整。

表3-1 碳钢普通热处理的加热温度 方 法 退 火 正 火 淬 火 低温 回中温 火 高温 加 热 温 度 (℃) Ac3+(30~50) Ac1+(10~20) Ac3+(50~70) Accm+(50~70> Ac3+(30~70) Acl+(30~70) 150~250 350~500 500~650 应 用 范 围 亚共析钢完全退火 过共析钢球化退火 亚共析钢 过共析钢 亚共析钢 过共析钢 切削刃具、量具,冷冲模具、高硬度零件等 弹簧,中等硬度零件等 齿轮,轴,连杆等要求综合力学性能的零件 常用碳钢的相变温度如表3-2所示。 热处理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工件的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变形、开裂倾向增加。但加热温度过低,也达不到要求。

2.加热时间

热处理的加热时间(包括升温与保温时间)与钢的成分、原始组织、工件的尺寸与形状、使用 表3-2常用碳钢的相变温度及本次试验工艺参数 钢 号 20 45 60 T 8 T10 相 变 温 度 Ac1 735 724 727 730 730 Ac3 855 780 766 - - ACcm - - - - 800 本次试验工艺参数 正火温度 淬火温度 回火温度 900±10 850±10 770±10 870±10 830±10 790±10 备 注 为节省时间,试验 200、400、600 中,加热温度:①850℃,45钢淬、正, T12钢正火;②780℃, T 8钢正、淬,T12钢 淬;③900℃,20钢正、T12 730 820 - 860±10 770±10 淬。 的加热设备与装炉方式及热处理方法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要确切计算加热时间是比较复杂的。在实验室中,通常按工件有效厚度,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加热时间:

式中 t——加热时间(min); α——加热系数(min/mm); D——工件有效厚度(mm)。

当碳钢工件的有效厚度D≤50mm,在800~960℃箱式电阻加热炉中加热时,α=1~1.2(min/mm)。

回火的保温时间,要保证工件穿透加热,并使组织充分譬变。组织转变时间一般不大于0.5 h,但穿透加热时问则随回火温度、工件有效厚度、一装炉量及加热方式而异。生产中,一般为l~3 h。由于实验所用试样较小,故可用0.5h。

3.冷却方法

钢退火一般采用随炉冷却到600℃以下再出炉空冷。正火采用空气中冷却。淬火时,钢在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的范围内〔650~500℃〕的冷却速度应大于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工件不转变为珠光体型组织;而在Ms附近的冷却速度应尽可能低,以降低淬火内应力,减少工件变形与开裂。因此,淬火时除了要选用合适的淬火冷却介质外,还应改进淬火方法。对形状简单的工件,常采用简易的单液淬火法,碳钢用水或盐水溶液作冷却介质,合金钢常用油作冷却介质。回火一般在空气中冷却。

(二)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略) 1. 珠光体型组织 2. 贝氏体型组织

3. 马氏体组织 4. 回火组织

(三)碳钢碳的质量分数对淬火后硬度的影响

在正常淬火条件下,钢的碳的质量分数越高,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但碳的质量分数WC>0.8%的钢,淬火后硬度增加不明显。

一般低碳钢淬火后,硬度在40HRC左右;中碳钢淬火后,硬度可达50~60HRC;高碳钢淬火后,硬度高达62~65HRC。

三、实验设备用品及试样 (一)实验设备

(1)实验用箱式电阻加热炉(附测温控温装置) (2)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 (3)金相显微镜。 (二)实验用品

(1)淬火水槽。 (2)淬火油槽。

(3)盐水淬火:盐、槽。 (4)夹钳、砂纸、手套等。 (5)制作金相试样用工具、材料 (三)实验试样

试 样 材 料 ① 退火状态的T12钢 淬火状态的45钢 退火状态的20钢、45钢、T12钢 退火状态的20钢② 数量(每组) 3块 3块 各1块 3块 用 途 分析钢加热奥氏体化后的冷却速度(空、水、油)对其组织、性能影响 分析(高、中、低)回火温度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分析含碳量对钢淬火硬度的影响 分析低碳钢加热奥氏体化后的淬透性(盐、水、油) 热处理状态的金相试样(详见实验报告内容4) l套(7种) 碳钢中各种不平衡组织的特征 ①为了有利于对碳钢的成分、热处理工艺与其组织,性能问关系的分析,本实验所用的试样材料可采用前实验中已冲断的三种碳钢冲击试样。②此次该项试验内容仅作教学研究探讨,不要求

学生进行分析。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试样准备 热处理的试样一般制成Φ20×15mm左右,可直接选用Φ20mm的圆钢切割而成,然后将每个试样以不同材料或不同的热处理进行分别编号,并打上钢印。

2.试样装炉 按要求试样在装炉之前要先测试硬度,同时预先将电炉温度升到规定的温度。 3.试样出炉和冷却 这是直接影响实验效果的关键,必须周密安排充分准备。 4.测量硬度

5.回火处理 按热处理内容规定,将淬火后的试样,分别装入指定温度的电炉内进行加热,由于回火的加热温度较低,加热保温的时间要相应长一些,然后取出空冷到室温。

6.观察钢热处理状态的金相试样的显微组织,识别其组织组分及形态特征,并给出实验报告中指定的几种组织示意图。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往炉中放、取试样时,应先切断电炉的电源。开、关炉门要快,以免炉门打开时过长而使炉温下降。

2.往炉中放、取试样时,操作者应戴上手套,并使用夹钳,以防烧伤。夹钳必须擦干,不得沾有水或油。

3.淬火冷却时,试样要用夹钳夹紧,动作要迅速,并要在冷却介质中不断搅动。夹钳还要夹在测定硬度的表面上,以免影响硬度值。

4.淬火水槽温度应保持20~30℃左右;水温过高应及时更换冷却水。

5.测定硬度前,必须用砂纸将试样表面的氧化皮除去并磨光。每个试样应不同部位测定三次硬度,计算后两次的平均值,并作好记录。

六、实验报告

1.钢加热奥氏体化后的冷却速度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试样材料 钢 尺寸/mm 号 T12 热处理工艺参数 加热温保温时冷却方度/℃ 间/min 法 空冷 油冷 水冷 (1)根据实验记录,填写上表。 硬度值HRC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显微组织 (2)根据实验数据,说明钢加热奥氏体化后,冷却速度对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回火温度对淬火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回火组织的稳定性

试样材料 回 火 工 艺 参 数 硬度值 HRC 钢 回火前 加热温保温时冷却 第1第2第3平均号 硬度HRC 度/℃ 间/min 介质 次 次 次 值 200 45 400 600 对比试样材料 回 火 工 艺 参 数 硬度值 HRC 钢 回火前热处理加热温保温时冷却 第1第2第3平均号 及硬度HRC 度/℃ 间/min 介质 次 次 次 值 200 调质: 45 600 低温回火: 3.绘出回火温度和硬度的关系曲线图,并联系组织,分析其性能变化的原因 4.碳钢的碳的质量分数对淬火后硬度的影响

试样材料 硬度值HRC 碳的质量热处理工艺参数 钢 尺寸分数wc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 平均第1次 第2次 第3次 /mm ×100 /min 号 /℃ 介质 值 20 45 盐水 T8 T12 5.根据实验数据,给出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与淬火后硬度间的关系曲线,并分析其原因。 6.若本实验数据与一般资料上的数据差别较大时,试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显微组织 显微组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