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李志芬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前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创新
创业激励机制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对于提升人才社会竞争力具 有重要的意义,积极落实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关键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大学生
_、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意义
用人单位已把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选贤任能的重要标 准,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积累更 多的创新创业经验,提前为毕业后工作、生活增加重要筹 码;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利于自我价值实现,通过努力在学 校和社会的舞台上展现才能,并获得学分、荣誉、奖励等; 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学生学会逻辑分析,进行全方位思考, 面对问题不断改进创新,形成活跃思维。
(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社会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解决就 业难的问题。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 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是 社会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有利于社会向着创新型社会发 展,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的形成,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国家强盛和社会安定。
二、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意义(一) 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对大学生的意义
大学生在社会中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具有较高 的文化知识,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如果大学生将自己多年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创新创业方面的 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但是现实环 境中,由于大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创新创业精 神,所学知识很难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是以系统化的奖励制度为基础,引导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 积极性。通过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来指导学生从事创新创业 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可行、 有效、配套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对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 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 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专业 人才,具有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实践能力,促进社会创新发 展。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创 性 是人 发 的 要, 是 发 的要,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1]。
就目前的高校的教育制度来看,高等院校重点培养的 还是专业性人才,注重实用性学科的教育,而对于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较少。学生接受的教育也只是理 论知识,缺少创新创业的氛围,这也是中国缺少创新创业 人才的主要原因。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对于高校 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资金扶 持,减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时由于资金短缺而不得不放弃 的现象;另一方面,激励机制可以挖掘大学生强大的潜力, 通过学校和社会的肯定增加他们的信心,从而更好的去创 新创业。这就需要高校制定和实施配套的创新创业激励机 制,帮助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 208 •
(三)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有利于建设创新型社会 实践证明,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谁掌握先进科
学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赢得发 展的主动权,赢得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发展[2]。科技创新是 社会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创新型社会的建设。随着 创新创业不断推广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人到创新创 业教育中,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加速了社会的进步。长 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推动
的创新 , 发 创新性人 , 助 发 。
三、 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作用效果的建议(一) 保证激励机制的连续性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必须保证所有参与创新创业的大学 生都有被奖励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全身心投 人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开发思维,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 创造才能,真正体验创新创业带来的成就感。大学生在创 新创业活动中如果表现良好,就应给予相应的学分、荣誉、 奖励等,使大学生加深对创新创业实践的认识,创新意识 不断增强,创业积极性不断提高,并且影响周边同学,使 创新创业观念不断深人人心,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性。
(二) 深化激励机制要素细则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需要循序渐进,逐渐深 化高校的奖惩机制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 师资水平,加强学校创新创业的教育管理工作。高校应加 强创新创业教育,因材施教,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通过课程设置、创新基地、创业项目等教育模式开发在校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要不断细化学分机制,使得创新 创业奖惩有章可寻,变得规范化和科学化。只有规范化和 科学化创新学分机制,才能够激励大学生积极创业[3]。
四、 结语
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 创业教育将得到有效保障,在高校中顺利开展,在创新创 业大环境下,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不断创新,积 极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为社会发展、国力提升贡
的 量。参考文献:
[1] 杜扬.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J].教育探索,2009(3):1.[2] 吴金秋.中国高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17.
[3] 补坤.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J].人才资源开发,2016(9):148.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作者简介:李志芬(198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