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非病毒载体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2023-07-0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2卷第2期 2011年3月 器官移植 Organ Transplantation Vo1.2 No.2 Mar.2011 非病毒载体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张彤 王刚 综述 张琪 陈规划 审校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 序列的表达会影响其分化,甚至导致肿瘤的发生,有潜在 的安全问题,这种方法的缺陷严重限制了iPS细胞在基础 胞)是通过外源导入与多能性相关的转录因子来诱导体细 胞发生重编程从而获得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iPS细胞在疾病的模型建立与机制研究、细胞治疗、药物的 发现与评价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2006年Takahashi和Yamanaka采用体外基因转染技 术,从24个因子中筛选出Oct一4、Sox一2、Klf-4和C—myc 研究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腺病毒载体可以通过外源转录 基因的瞬时表达而代替基因的永久性整合从而获得iPS细 胞 J。该方法一般不会把病毒载体整合进宿主基因组中, 但仍有可能把外源基因整合进宿主基因组中,而且诱导效 率低,并非是获得安全、高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型 iPS细胞的最佳方法。 非病毒载体:包括质粒转染、PB转座子(piggyBac 等4个胚胎干细胞特色转录因子即Yamanaka因子,通过逆 转录病毒载体将上述4个转录因子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 可以将成纤维细胞逆转为胚胎干细胞样细胞,他们将这些 多潜能干细胞命名为iPS细胞 。2007年,Yamanaka小组 和Thomson小组先后成功建立人iPS细胞系,从而开启了 transposition)载体、RNA转染、蛋白质直接介导、微小核 糖核酸(microRNA)、小分子化合物等方式的基因导入方 式。目前,最理想、最实用的方法是用小分子化合物来代 干细胞研究的iPS细胞时代。iPS细胞是多潜能干细胞亚群 之一,该细胞系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表面标志物、形 替外源基因,通过促进内源干性基因在体细胞中瞬时表达 以诱导iPS细胞的形成。该法同样存在诱导效率不高的缺 点,但是不同转录因子组合与小分子化合物组合联用可极 成畸胎瘤等方面与胚胎干细胞非常相似,但是iPS细胞技 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目前该技 术可以将已分化的体细胞直接重新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无需破坏胚胎,没有伦理压力;其次,有了这项技术人们 可以得到疾病特异性iPS细胞,进行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从而找到治疗疾病的新方法;同时,这些多能干细胞来自 于患者本身,没有免疫排斥,可以开展个体化细胞治疗, 作为未来临床开展细胞治疗的重要来源。 根据基因导入的方式不同,iPS细胞诱导载体可以分为 大提高鼠和人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的效率,这些小分 子化合物在促进细胞重编程方面起重要作用。 本文对非病毒载体诱导iPS进行了综述,以总结目前 的研究进展。 一、质粒转染 Okita等” 采用两个质粒,1个为共表达Oct一4、Sox一 2、Klf-4基因的多顺反子质粒,另一个仅携带C—myc基因, 通过脂质体介导重复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成功获得没 有外源基因插入的iPS细胞。由于iPS细胞的形成需持续表 病毒载体与非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是iPS细胞前期研究中普 遍使用的载体,一般只能感染分裂旺盛的细胞,不能感染 静止期的细胞如神经元 ’ 。慢病毒载体也属逆转录病毒 的一种,可以高效感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是目前建 立iPS细胞系最传统的方法。常用的有慢病毒载体 ' 、 诱导表达的慢病毒载体 “ 、单一慢病毒载体 。 。优 点:诱导效率比较高,新生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重新编码效 达Yamanaka因子l0~12 d ,因此这种方法要求反复转 染细胞以保证Yamanaka因子在重编程的前期持续表达。同 腺病毒介导的方法一样,使用质粒诱导iPS细胞的效率很 低。 Gonzalez等” 改进了实验方法,采用1个CAG启动子 驱动并携带Oct一4、Sox一2、Klf-4和C—myc基因的多顺反子 质粒载体(pCAG—OSKM),通过核转染(1~2次)小鼠胚 胎成纤维细胞,可以获得没有整合外源性基因的iPS细胞 率最高可达0.01% 。缺点:逆转录病毒载体包括慢病毒 载体均导致载体序列及外源因子序列永久地整合入细胞的 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中,有可能引起插入突变, (41个形成的克隆中有38个没有整合外源性基因的证据)。 Okita等 使用2个质粒通过4次系列转染可以获得 32%的无整合外源基因iPS克隆(形成的147个iPS克隆 以致干扰正常iPS细胞系的功能,而细胞中残余外源因子 DOI:10.3969/j.issn.1674-7445.2011.02.Ol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分课题)(2009CB522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U093200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30801112);教育部新教师基金(20100171120087) 作者单位: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张彤、张琪、陈规 划);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哈佛大学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王刚) 通讯作者:陈规划,E-mail:chgh1955@263.net;张琪,E mail:keekee77@126lc0m ・1lO・ 器官移植 第2卷 中有47个无整合外源基因iPS克隆)。Gonzalez等¨ 单次 核转染形成的l0个iPS克隆中没有无整合iPS克隆;2次 核转染有8%的无整合外源基因iPS克隆形成。由于克隆 形成在不同的时问点,很难来评价两者的绝对效率,并且 两者还是有一部分iPS细胞有表达载体整合到了基因组 DNA中。 Kaji等 通过构建单个质粒作为载体 (pCAG2LMKOSimo),同时表达4个重编码因子Oct一4、 Sox-2、Klf-4和C—myc,转染人类成纤维细胞并成功诱导成 iPS后,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将整合的外源性重编码 基因切除,这样得到的iPS细胞在基因表达谱上较没切除 的iPS细胞更接近人胚胎干细胞 。由于这些载体的整合 是随机的,Cre.Loxp重组酶切除重编码基因后,载体的一 段DNA还留在插入位点上,因此仍然无法避免插入突变。 Yu等 采用非整合型附着体载体(non—integration ep— isomal vector)oriP/EBNA1,通过核转染新生儿包皮成纤维 细胞,质粒中的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将新生儿包皮成纤维 细胞重新编程,通过药物筛选的方法,成功建立第1株无 基因组操作的人iPS细胞系。该载体采用EB病毒核抗体游 离型载体(Epstein—Barr nuclear antigen一1 based episoma1), 利用3个包括了Oct-4、Sox-2、 f一4、C—myc、Lin28、 Nanog、SV60大T抗原等重编码因子的游离载体,它性质 稳定不会整合人宿主细胞造成突变,携带的目的基因也能 获得高效率的表达,哺乳动物细胞中oriP/EBNA1载体要在 染色体外稳定复制只需要1个顺式作用oriP因子和1个反 式EBNA1基因,适合于作为将外源基因携带入哺乳动物细 胞表达的载体。在得到iPS细胞后,停止使用药物筛选, 附着体载体会逐渐丢失,通过亚克隆可分离得到没有载体 和转基因的人iPS细胞。由于这些iPS细胞没有外源性 DNA,从而避免了癌变问题,此方法对iPS细胞将来应用 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同样有效率低的问题,重编 程效率大约是每一百万起始细胞产生3—6个克隆。虽然这 些载体不整合入细胞基因组,但毕竟是导入了外源性 DNA,且无法确保载体的部分片段100%整合入基因组, 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Jia等 建立一个微环状载体(P2PhiC31一LGNSO), 为携带POUSF1、Sox-2、Lin28、Nanog四个重组因子及2A 肽段和IRES的质粒,可以诱导人脂肪干细胞重编程为iPS 细胞,同时进一步利用PhiC31分子内重组系统使质粒骨架 在细菌里被清除和被降解。微环状载体为非细菌来源的超 螺旋DNA分子,它主要由真核表达盒组成,由于外源沉默 机制的低活化作用而具有更长的异位表达。微环状载体具 有较高转染效率,总的重编程效率为0.005%,和其他非 整合型iPS的方法比较,比病毒载体的效率(0.O1%) 低 ∞],但仍高于以前质粒转染重编程方法n 。该载体 仅有1个质粒,无需随后的药物筛选或载体清除,也未包 含癌基因SV40,能制备无遗传修饰iPS细胞,更适合未来 的临床治疗。 二、PB转座子 PB转座子属于整合型载体,由2A肽段序列连接的4 个Yamanaka因子(Oct一4、Sox-2、Klf-4和C.myc)共表 达载体转染入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形成稳定的iPS细胞, 在瞬时表达转座酶催化下切除外源Yamanaka因子,不会引 起基因组DNA序列的任何变化 j。而且,这种方法的细 胞转染率高,外源基因能够正常表达,因此诱导效率与逆 转录病毒几乎一致。相对Cre/LoxP重组系统介导的基因切 除而言,PB转座子可以定点整合和切除,故可以完成无痕 细胞重编码,提高了安全性,不易使基因癌化,且能通过 转座子的切除来获得无载体和转基因的iPS细胞,是一种 更安全的建立iPS细胞系的方法。然而,由PB转座子得到 的iPS细胞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建立iPS细胞过程中转座子 插入对iPS细胞安全性的长期效应,还有待更多的实验来 验证。目前还没有关于用这种方法得到人类iPS细胞的相 关成果,而且切除多个转座子费时费力。整合型载体将外 源基因序列随机整合到基因组,存在诱发肿瘤和导致宿主 基因表达失调的风险。 三、RNA转染 RNA可以参与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Yakubov 等 用质粒pTMA作为平台通过体外转录方法分别使用四 个转录因子(Oct一4、Lin-28、Sox-2、Nanog)的cDNA体 外合成mRNA,RNA转染重编程人类包皮成纤维细胞产生 RNA诱导iPS(RNA—produced iPS,RiPS),RNA转染导致 蛋白表达水平不到8 h,至少需要5次连续的转染来保持蛋 白表达水平,以能够接人外源性干细胞多潜能基因促使人 类包皮成纤维细胞诱导成iPS细胞。该研究表明,采用以 上技术各种转录因子表达的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和核定位至 少是细胞总数的70%。这种方法避免了破坏DNA整合和 相关基因组,可能会代替DNA载体诱导iPS细胞。 四、蛋白质直接介导 在重编程因子蛋白上连接细胞穿膜肽形成可穿透细胞 膜的融合蛋白进入细胞内部,执行其重编程的功能,来诱 导isp细胞的形成,成为蛋白诱导多能干细胞(protein-in— 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pispCs),确保细胞基因组的完 整性。Zhou等 把聚精氨酸蛋白转导区连接到4个重编码 因子(Oct一4、Sox-2、Klf一4、C—myc)的C末端形成的融 合蛋白导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内,在化学小分子丙戊酸 (valproic acid,VPA)协助下,融合穿膜肽11R(Poly—argi・ nine)的蛋白质组合11R—Oct一4、11R—Sox-2、11R・Klf-4、 11R—c.Myc分别将小鼠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用类 似的方法Kim等 ’ 使用融合穿膜肽9R的蛋白质组合9R- Oct4、9R.Sox-2、9R—Klf-4、9R.C—Myc重编程人新生儿成纤 维细胞为iPS细胞。由于蛋白质转染技术制备的iPS细胞在 重编程过程中不会涉及任何的遗传修饰,避免了基因操作 和化学物质不良反应带给iPS细胞的潜在风险,因此,从 第2期 张彤等.非病毒载体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iPS细胞临床应用的安全角度来看,它是目前最安全的方 法,但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诱导效率。目前,蛋白质转染 技术依赖化学小分子并需多次转染,重编程效率极低 (0.001%),而且蛋白容易失活,限制了其在制备iPS细 胞上的进一步应用 ”。。随着提高重编程效率化学物质的 研发,以及蛋白组学的方法,有望建立高效、安全型蛋白 质转染一化学药物诱导技术,为改进iPS细胞制备技术提供 新策略。 五、微小脱氧核糖核酸 microRNA可通过对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的影响来 调节体细胞重编程效率。Mir一302s家族是维持胚胎干细胞 自我更新能力和干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长缓慢的人胚 胎干细胞中表达非常丰富,在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后迅速 减少 。Lin等 利用mir一302s转染人黑色素瘤Colo细胞 和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转变为microRNA诱导iPS细胞 (miRNA—induced pluripotent stern cells,mirPS),这些细胞不 仅表达大量重要的胚胎干细胞标志物,例如Oct一3/4、特异 性胚胎抗原(stage—speciifc embryonic antigen,SSEA)一3、 SSEA一4、Sox-2、Nanog,而且有一组类似重组合子基因组 的高度去甲基化基因组。芯片分析进一步揭示mirPS和人 胚胎干细胞H1、H9之间的全基因组的基因表达模式有 86%是一致的。通过分子引导的体外实验,这些mirPS细 胞能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类型,如神经元、软骨细胞、 成纤维细胞和精原细胞样原始细胞。 let一7对iPS细胞分化有重要作用。Mallanna等 研究 了抑制let-7 microRNA活性对重新编码体细胞变成iPS细胞 的作用。通过瞬时转染把let一7反义抑制剂导入小鼠胚胎成 纤维细胞和在有或无C—mye情况下,研究它对Sox一2、Oct一 4、Klf-4调节的重编码的作用。】et一7活性的抑制使Sox一2、 Oct一4、Klf-4调节的重编码作用增加了4.3倍;而Sox一2、 Oct一4、Klf-4、C—myc调节的重编码作用仅增加了1.75倍。 Viswanathan等 使用4个转录因子Oct一4、Nanog、Sox一2 和Lin28,其中Lin28可阻止let一7家族microRNA的加工, 从而抑制let一7家族microRNA的功能。所以,Lin28很可能 是通过抑制与分化有关的microRNA的加工,影响相关基因 的转录调控,进而促进iPS细胞的形成。 此外,miR一291—3p、miR一294和miR一295可提高Oct一4、 Sox一2和Klf-4 3个因子的重编程效率,但是对这3个因子 加C—myc的重编程效率没有影响,C—myc结合到这3个mi— croRNA的启动子上,表明了C—myc可能是通过激活这3个 microRNA来重编程体细胞的 。 六、小分子化合物 重编程效率低和外源性基因的安全性是人工诱导iPS 细胞的各种方法所面临的两个共同的难题。最理想、最实 用的方法是用小分子化合物代替外源基因导入实现体细胞 重编程而获得iPS细胞,这些功能性的非肽类或肽类的小 分子和天然产物具有分子质量小、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易吸收和生理活性稳定等特点。目前,对体细胞重编程为 iPS细胞的复杂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尚无单纯小分子化 合物代替外源性基因诱导成功iPS的报道.但这一想法在 不久的将来有望变为现实。 目前发现的小分子化合物,如DNA甲基化酶抑制剂 (BIX ̄1294、5-氮脱氧胞嘧啶核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 制剂(曲古抑菌素A),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剂和抑制剂 [Wnt通路激活剂(Wnt3a)、钙离子通路激活剂 (BayK8644)、Ras一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 (PD0325901)和肝糖原合成激酶3通路抑制剂 (CHIR99021)]等,可以促进iPS细胞的形成,通过使用 这些小分子化合物,更少的外源性基因导人即可高效率获 得iPS细胞,这向制备无遗传修饰的iPS细胞方向迈出了一 大步 ’。 综上所述,随着可调控基因诱导技术的建立、蛋白质 转染技术的实现、化学小分子和天然化合物的参与,非病 毒载体重编程的研究,有望根据研究与应用需要而建立更 安全、更高效获取iPS细胞的方法。 参考文献 [1]Takahashi K,Yamanaka S.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J].Cell,2006,126(4):663-676. [2]Takahashi K,Tanabe K,Ohnuki M,et a1.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dult human fihroblasts hy de— ifned factors[J].Cell,2007,131(5):861—872. [3]Yu J,Vodyanik MA,Smuga—Otto K,et a1.Induced plu— ripotent stern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somatic cells [J].Science,2007,318(5858):1917—1920. [4]Liao J,Cui C,Chen S,et a1.Generation ofinduced plu— 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from adult rat cells『J 1.Cell Stem Cell,2009,4(1):11-15. [5]“W,Wei W,Zhu S,et a1.Generation of rat and hu— 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combining genetic reprogramming and chemical inhibitors[J].Cell Stem Cell,2009,4(1):16—19. [6]Liu H,Zhu F,Yong J,et a1.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 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dult rhesus monkey fibroblasts [J].Cell Stem Cell,2008,3(6):587—590. [7]Wu Z,Chen J,Ren J,et a1.Generation of pig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a drug—inducible system[J].J Mol Cell Biol,2009,1(1):46—54. [8]Esteban Ma,Xu J,Yang J,et a1.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from Tibetan miniature pig[J]. J Biol Chem,2009,284(26):17634—17640. [9]Honda A,Hirose M,Hatori M,et a1.Generation of in— 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 rabbits:potential experi— 器官移植 第2卷 mentla models for human regenerative medicine[J].J Bi- ol Chem,2010,285(1O):31362—31369. [1O] Maherali N,Ahfeldt T,Rigamonti A,et a1.A hiigh—effi— ciency system for the generation and study of human in— 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Cell Stem Cell,2008,3 (3):340—345. [11] Hockemeyer D,Soldner F,Cook E G,et a1.A drug—in— ducible system for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human somatic cells to pluripotency[J].Cell stem cell,2008,3(3): 346—353. [12] Sommer CA,Stadtfeld M,Murphy GJ,et a1.Induced plu— ripotent stem cell generation using a single lentiviral stem cell cassette[J].Stem Cells,2009,27(3):543-549. [13] Carey BW,Markoulaki S,Hanna J,et a1.Reprogram— ming of murine and human somatic cells using a single polycistornic vector[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106(1):157—162. [14] Stadtfeld M,Nagaya M,Utikal J,et a1.Induced pluri— potent stem cells generated without viral integration[J]. Science,2008,322(5903):945-949. [15] Okita K,Nakagawa M,Hyenjong H,et a1.Generation of mous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out viral vectors [J].Science,2008,322(5903):949-953. [16] Brambrink T,Foreman R,Welstead GG,et a1.Sequen— tial expression of pluripotency markers during direct re— programming of mouse somatic cells[J].Cell Stem Cell, 2008,2(2):151.159. [17] Gonzalez F,Barragan Monasterio M,Tiscomia G,et a1. Generation of mouse—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a single nonviral polycistronic vee— tor[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9,106(22): 8918.8922. [18] Kaji K,Norrby K,Paca A,et a1.Virus—free 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and subsequent excision of reprogramming factors[J].Nature,2009,458(7239):771-775. [19] Soldner F,Hockemeyer D,Beard C,et a1.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derive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ils free of viral reprogramming factors[J].Cell,2009,136(5): 964.977. [20] Yu J,Hu K,Smuga—Otto K,et a1.Human induced plu— ripotent stem cells free of vector and transgene sequences [J].Science,2009,324(5928):797—801. [21] Jia F,Wilson KD,Sun N,et a1.A nonviral minicircle vector for deriving human iPS cells[J].Nat Methods, 2010,7(3):197—199. [22] Okita K,Ichisaka T,Yamanaka S.Generation of germ・ line-competent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Na— ture,2007,448(7151):313—317. [23]WemigM,MeissnerA,ForemanR,eta1.In vitro repro— rgamming of fibroblasts into a pluripotent ES・・cell・-like state[J].Nature,2007,448(7151):318-324. [24]Wohjen K,Michael I P,Mohseni P,et a1.piggyBac transposition reprograms fibroblasts to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Nature,2009,458(7239):766-770. [25]Yakubov E,Rechavi G,Rozenblatt S,et a1.Reprogram— ming of human fibroblasts to pluripotent stem cells using mRNA of four transcirption factor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0,394(1):189—193. [26]Zhou H,Wu S,Joo JY,et a1.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using recombinant proteins[J]. Cell Stem Cell,2009,4(5):381—384. [27]Kim D,Kim CH,Moon JI,et a1.Generation of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direct delivery of repro— gramming proteins[J].Cell Stem Cell,2009,4(6): 472—476. [28]Suh MR,Lee Y,Kim JY,et a1.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express a unique set of microRNAs[J].Dev Biol, 2004,270(2):488—498. [29]¨n SL,Chang DC,Chang—Lin S,et a1.Mir一302 repro— grams human skin cancer cells into a pluripotent ES・・cell・- like state[J].RNA,2008,14(1O):2115—2124. [30]Mallanna SK,Rizzino A.Emerging roles of microRNAs in the control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and the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Dev Biol,2010,344 (1):16—25. [3 1]Viswanathan SR,Daley GQ,Gregory RI.Selective blockade of microRNA processing by lin28[J].Sci— ence,2008,320(5872):97-100. [32]Judson RL,Babiarz JE,Venere M,et a1.Embryonic stem cell—speciifc microRNAs promote induced pluripo- tency[J].Nat Biotechnol,2009,27(5):459-461. [33]Shi Y,Do JT,Desponts C,et a1.A cobmined chemicla and genetic approach for the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 potent stem cells[J].Cell Stem Cell,2008,2(6): 525—528. [34]Mikkelsen TS,Hanna J,Zhang X,et a1.Dissecting di— rect reprogramming through integrative genomic analysis [J].Nature,2008,454(7200):49-55. [35]Huangfu D,Maehr R,Guo W,et a1.Induction of pluri— potent stem cells by defined factors is greatly improved by small—molecule compounds[J].Nat Biotechnol,2008,26 (7):795-797. (收稿日期:2011一O2—09) (本文编辑:邬加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