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间文学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的定义:人民群众创作,以口头方式产生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他们中间主要以口头方式流传。它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朴素通俗的艺术特色。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

民间文学的功能:知识传授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娱乐功能,礼俗伴生功能

神话:

1.神话艺术构思核心:a,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不断激发着他们去征服自然力,可是他们的蒙昧和低能,又使他们没有可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时,人们最熟悉,莫过于人类自己和他们的生活。他们将各种自然物、自然现象与自己完全等同起来,赋予他们以形体、意识、生命和灵魂,把它们“形象化”“人格化”,进而将它们神化,这就是原始初民的所谓“自然崇拜”,也叫“万物有灵论”,它是原始人的宇宙观,是神话创作的思想基础。

b,当人按照自己能够感知到的具体形象去理解自然界中一切异已的对立物的时候,他们即是在一种幻想的天地里,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所以,神话实际上也是原始思维的一种形象性的物化形态。而想象,便是通向这种转化的桥梁。因此,我们说“借助想象”、“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是神话“创作”方法的本质,是其“艺术构思”的核心。

2.神话本质:神话是原始社会生活作用于原始思维的产物。神话的深处,蕴藏着人类要求认识自然 、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这是神话产生的原动力。而这种心理愿望,之所以能转化为神话,乃是原始人用人格化的方法同化自然 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如果说,我们把这称作神话的“艺术构思”,那么,这种思维运动的方式 ,主要靠原始的各种联想,它的宇宙观基础,是“万物有灵”论。正因如此,所以神话只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神话构思不过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产生的土壤也就不复存在,“全部神话”,也就成为野蛮时代留给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民间传说:

1.传说核:在民间传说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把它称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习惯等。

传说圈:每个传说流传着的地域范围。

2.四大民间传说:即《牛郎织女》、《孟姜女》、《梁祝故事》、《白蛇传》

民间故事:

.故事、神话、传说的区别:

(1)神话以原始观念为基础,讲述神的故事;故事则讲述人的故事。传说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与特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传奇故事。

(2)传说与特定的人物、事件、风物、习俗密切相关,指向一个中心点;故事不受这

些限制,内容是泛指性的,情节是类型化的。

(3)传说与神话的联系:1.上古时期传说与神话交融,神话是传说的源头之一。

(4)传说的人物和情节有类似于神话的超现实性。传说与神话的区别:1.主人公的属性不同,神话的主人公是神,以神格为中心传说的主人公是人,现实成分占主导地位,超现实成分是有限的。2.神话与原始信仰、仪式相结合,具有神圣性;传说则主要是一种世俗性故事。

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它将民间故事划分为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和未分类的故事五大类,共有2500个类型

1.史诗与神话的联系与区别

史诗承载着神话,但又是对它的否定。(1)史诗和神话的思想倾向是不完全相同的。早期史诗所叙 述的,多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在史诗的发展中,神的地位逐渐被人所取代,人成为史诗的主角,神的世界置换为人的世界。因此,越到后来,史诗的现实 性越强,而神话色彩则逐渐消退了。(2)史诗在神话世界观的基础上产生,而它的发展最终又是对神话思想的一种否定,这就是史诗与神话的辩证关系。史诗以神话世界观为基础,现实性逐渐增强:史诗与神话、传说联系密切。史诗可以理解为以诗的形式讲述神话。但是,史诗与神话又有差别:文体上有韵散之别,人物上有神格差异。史诗产生越晚,主人公的神格特性

2.史诗的分类:

(1)创世史诗(2)英雄史诗。中国三大史诗――藏族《格萨尔》(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歌谣标志:民国初年《歌谣》周刊发起搜集研究歌谣的活动,是中国现代民俗学,民间文学诞生的标志。

歌谣艺术特征 :(1)情真意切,裸露心声(2)格调优美,形式多样a,四句头b,五句头c,十字调d,信天游 e,花儿f,藏族鲁与谐(3)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

歌谣类别:综合考虑歌谣的内容和功能,分为类:劳动歌谣、仪式歌谣、时政歌谣、生活歌谣、历史传说歌谣、爱情歌谣、儿童歌谣。

民间谚语:

(1)定义:谚语是一种哲理性、科学性较强的有一定文学色彩的短语、短谣,作为劳动人民精炼的语句

(2)特点:1)精炼2)形象性:穷人的汗,富人的饭;用比喻手法:人多力量大,水大能撑船;用押韵的手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3)结构严谨,整齐和谐4)有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如战争:好铁不打针,好男不当兵。反映团结:一匹马扬不起灰尘(5)形式上,短小精悍如众人是圣人,道出人多才智高的道理。财主铜细,穷人性命(财主剥削穷人6)富有音乐性

谜语:

1.定义:是民族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具有特殊形式和特殊内容的韵文作品。

2.特点:谜面与谜底巧妙结合.(1)谜面曲折隐喻地把谜底藏起来,开谜底,远离谜底。

(2)谜面在隐藏、似或相关之处显露出来,给猜者提供一些线索,收起读者的联想、分析,最后猜出谜底。

抖包袱,相声术语,指把之前设置的悬念揭出来,或者把之前铺垫酝酿好的笑料关键部分说出来,比如笑话,最后一句可笑的,点睛之笔,就叫包袱。

民间小戏的类别:(1)花灯戏(2)花鼓戏(3)采茶戏(4)秧歌戏(5)道情戏(6)道具戏

相声特点:

(1)幽默滑稽(2)通俗易懂(3)地域风情(4)以讽刺为主

评书特点:(1)构思巧妙,情节曲折(2)形象生动,形神兼备(3)叙议结合,揆情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