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充分体现主题活动对促进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主题活动时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绘本为切入点,将各科知识有机结合,实现主题活动的综合体现。这个过程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考验。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孩子的学习规律和个性特征,然后根据孩子的学习需求组织活动,从而有效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主题活动 1 当下幼儿园教学活动实践存在的问题
纵观幼儿目前的教学环境,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在幼儿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极其有限,因此教学设置的主动权大多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个人能力有限,因此往往存在形式单一模糊、主题内容重复、活动设计不创新的情况。此外,活动的实施往往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活动内容薄弱,使幼儿难以把握活动教学的真谛。其次,教学活动完成后,缺乏完善、全面的评价机制,往往使活动缺乏竞争力,不利于孩子个性和情感的培养。因此,通过融入绘本的教学载体,丰富幼儿活动的主题内容,优化活动形式,加强对各领域知识的考量,迫在眉睫。
2 幼儿园绘本教学主题活动的作用
有了绘本,孩子可以独立阅读绘本,阅读绘本上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阅读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乐趣。绘本里不仅有图片,孩子还能找出有一定特色的地方。孩子们会对它非常感兴趣,并致力于它。有时,作者认为难以辨认的绘本不适合孩子阅读。相反,孩子们可以快速回答绘本中的小问题。他们互相交流,有很大的兴趣。
在开展某一主题的教育活动时,有很多合适的绘本。不同的绘本描述不同的故事,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我个人认为各种绘本的使用会丰富孩子的知识,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另外,不同的绘本培养孩子不同方面的能力。比如在开展动物主题教育活动时,有的绘本直接对应动物的外貌和名字,有的绘本让孩子拼出动物的形状,有的绘本给出各种动物的详细特征,如动物叫声、食物等。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恰当的绘本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支撑,为主题教育活动增添色彩。
3 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的优化策略 3.1 幼师提升自身绘本选择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要想不断优化绘本活动,提高绘本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绘本选择和能力,还要学习绘本选择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他们能为孩子提供更多。有效、科学、合理的绘本内容,会激发孩子学习和阅读绘本的兴趣,调动孩子参与绘本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幼儿现有条件和水平,适当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为幼儿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绘本资料的选择也要“长期”和“具有挑战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孩子的知识视野,不断传播孩子的阅读能力。其次,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提高选择绘本的能力。一方面,绘本的选择要符合孩子的生活经历。幼儿园老师要了解孩子的生活技能,选择更贴近生活的绘本。另一方面,幼儿园老师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各种风格的绘本。内容,因为单一形式的绘本只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趣味性、知识性、发散性的绘本内容才能全面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2 幼师制定合理有效的绘本目标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幼儿园属于学前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摆脱家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孩子的身心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然后建造一个幼儿园进入孩子的快乐世界,帮助他们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和游戏中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从小接触到集体。生活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绘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活动的目标设计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充分体现绘本活动的多元化价值和意义,更全面地影响孩子的素养和能力。首先,这就要求幼
儿园教师在开展绘本活动时,要提前设定合理的绘本目标。根据绘本内容的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我们应该为他们制定更科学的绘本目标,比如针对那些年龄段。对于幼儿来说,绘本的目标是让他们学会看图,增加绘本的趣味性。其次,幼儿园教师还应将幼儿的个人情绪和行为习惯作为绘本活动的重点培养目标。在绘本活动中,绘本的目标也要适当改变。目标设计呈现动态过程,更有效地实现了绘本任务。
3.3 幼师采取科学的绘本组织方法
科学的活动组织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了解自己的教学不足,分析孩子的基本学习和活动需求,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幼儿园教师应采用科学、多样化的绘本组织活动,开发多种绘本组织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活动的优势和价值。首先,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意,为幼儿绘本阅读和学习创造真实有效的环境,引导幼儿沉浸式地体验绘本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更直观、更具体的学习。其次,幼儿园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绘本素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素材,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获得更有效的绘本游戏和活动。
4 幼儿园绘本教学主题活动的具体应用 4.1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应用
绘本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教材,它解释了图片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它们不同于普通的教科书,更加生动直观。对于孩子来说,绘本的学习辅助功能更加显著,尤其是在语言活动领域。通过绘本的支持,将基本的文化知识进行生动的转化和展示,让孩子在观察中实现语言思维意识的有效发散,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联想思维,从而建立浓厚的兴趣和动力。参与具体的课程内容。同时,他们可以在场景参与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化活动的认知和理解。在语言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理解能力。在明确绘本的功能之后,教师需要规范具体的语言活动,让绘本能够有效支撑,让语言活动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活力。
4.2 在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应用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教音乐、体育和美学。在阅读方面,有的幼儿园使用固定的课本和课本,阅读仅限于课本内容。还有一些和其他机构合作捐赠的幼儿园读物。它们参差不齐,不适合儿童。孩子是否对阅读感兴趣,必须调查核实。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分析幼儿园阶段。在了解儿童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内容和内容。那么,幼儿园孩子最大的阶段特征就是好奇心强,个人触觉感知敏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同时对单词的把握也不深,词汇量也没有那么大。因此,引入了绘本。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园阅读活动更为合适。绘本主要是图片和文字。每段下面都有适合内容的图片。这样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内容。此外,颜色是为人们准备的。大脑更兴奋,学生的记忆更深刻。绘本用大量的图片代替晦涩的文字,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此外,学生可以通过绘本提升审美情趣,更有利于启迪幼小心灵。那么,绘本阅读作为一种载体,就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和意义。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选择一些积极、有意义、健康的绘本,引导他们拥有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以绘本为载体的儿童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内容合适的绘本,最大限度地丰富儿童课堂教学,在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上深化教育内涵,更加关注祖国,共同为儿童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提升儿童策略教学,为儿童创造更广阔地学习世界。
参考文献
[1]姚瑶.绘本主题活动促大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19(31):50-51.
[2]苏毅敏.绘本阅读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实践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35):20-21.
[3]金佼.幼儿园基于绘本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50-51.
[4]钱玉娟.巧用\"新技术\",激活\"新课堂\"-以课例为载体谈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数学绘本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229-229.
[5]王晓斐,辛琦媛.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济南市S幼儿园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2:15-19+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