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缕芳吁耍训斥脾罕藤愈凌秉飕撩梳
1
衰绢侨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语速稍快,应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2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围绕梅花发现哪几件事?
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2)发言。
(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驱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师的处罚吗?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
3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三.作业 熟读这篇课文。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