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12-16T12:35:21.3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作者: 刘晴1 刘宁2 王永永3[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工作,提出相关的经验参考。
1身份证号:37232819860121xxxx;2身份证号:37050219850914xxxx;3身份证号:37052319850109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道路建设越来越频繁,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的一部分,更应该提高相应的质量和要求,这对施工的技术要求也更加高了,保障施工技术的合理规范以及安全是对民眾最大的负责,也是对道路质量的一个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流程,要求等等严格要求,确保施工的质量,使道路建设工程圆满完成。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工作,提出相关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施工技术;对策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技术是保证质量的前提,管理是监督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通过综合管理方法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进行全方面的控制。保证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可以达到预期设想,为社会民众提供高质量的道路工程项目。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难点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复杂条件增加了工程的实施难度,因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限制,施工中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路基强度与稳定性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基本条件,对路基的横坡处理及碾压不够认真,因路基平整度差,造成标高较高处影响承重层结构厚度。标高较低处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费。路堤填筑是路基施工的关键,不按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会为工程质量留下严重隐患。道路地下铺设不同的管线,造成回填土压实质量通病。导致回填土密实度不达标,造成路基路面结构沉陷。倾斜碾压会使碾轮不能发挥最大压实功能,填土中如夹带块状物,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块状物支垫碾轮,如含水量过高土壤填入沟槽,可能导致淤泥,混凝土块等旧料填入。沟槽填入未按要求进行分层夯实,带泥水回填土层含水量饱和,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填土下降。危机路基安全。因各层结构未按设计高程控制,造成道路面层高程与设计高程不符,很多雨水井及检查井设在行车道中,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困难。施工中常发生疏忽使道路发生变形。导致工程不断返修。塌陷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破坏现象,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带状凹槽,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路面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裂缝主要是干缩裂缝或局部漏刷。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工程施工方在签订施工合同后,施工方要按照施工管理体系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要对测量的数据与施工图数据进行对比。并会同甲方进行数据的复核,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配备施工机械,做好施工前的机械调试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要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配合,办理好工程施工许可证。按照工程施工的标准,工程施工所需要的临水、临电供应系统要提前建设完备。把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工程施工人员要布置就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在施工中的运用,首先,要做好石灰土摊铺,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按照工程测量的标线,按照需要铺设的石灰土的厚度,采用推土机,平地机等进行石灰土的摊铺作业。在石灰土的铺摊作业过程中要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进行喷水湿润,避免纵向接茬缝的出现。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对策 3.1 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技术支持
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图,施工方要组织工程設计方、工程监理方对工程施工图进行审核,进行技术交底等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施工工序,优化各种管道线路的工程安装工作。 3.2混凝土路面施工
在混合材料压平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配比的材料,适合道路施工的技术要求。如果配比不合适容易造成道路的抗压抗折强度较低,路面容易出现裂缝现象。同时,施工质量不好,容易造成蜂窝麻面,路面有膨胀现象发生。导致路面的平整度不符合技术要求,混凝土在按照设计配比进行搅拌要按照水泥搅拌所需要的水量进行。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标准进行骨料、石子、水泥以及添加剂等进行试验确定。并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防止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
在搅拌试验配比测试成功以后,施工方按照实验的数据标准进行调配水泥混凝土,加强原材料与混合料的质量监测与控制,保证水泥混合料的材料稳定性以及强度。在浇筑混凝土路面的过程中,应该对路面基层进行仔细检查模板的位置,预埋件装置。混凝土进行摊铺过程中要采用振捣的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平板振捣,使混凝土充分的捣实。 3.3沥青混合料的铺设技术
现阶段在道路施工建设上沥青混合料的铺设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铺设,运用人工铺设的时候多半是不方便用机械铺设或者小地方不值当用机械铺设的时候。在铺设过程中所用的材料用具应该加热处理,避免出现粘连现象,造成浪费或者影响施工进度。铺设应该分段进行,因为人工操作速度较慢,所以应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可用性,进行覆盖处理,人工操作具有细致性,缺点也很明显。而另一个则是机械铺设,该方法所选择的机械也根据当地环境和特点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为了保证速度和进度可以让多台机器同时工作,进行铺设的设计,为了保证铺设的质量应时刻监督。在铺设过程中应该保持速度不发生变化,确保一个稳定性,并且在铺设之前进行机器预热,也是为了避免粘连现象的发生,对施工造成影响。在铺设之后需要对路面进行压实,这个过程需要进行三次,为了进一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紧实度,满足对于路面质量的规定。 3.4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路基的挖方作为道路施工的基本的一个措施应该具有详细的计划,将材料的准备方案和要开挖的路段事先设计好,将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再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回填土的质量也关系到施工的质量问题,在回填土的处理中应该将土中的石块杂草等无关杂物除去,避免干扰路面压实的效果。假如在回填土里留下了树枝草叶等,等待其腐烂后会留下巨大的空洞,影響路面的平整,容易造成毁坏,降低路面的质
量。在将路面压平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地方都要压到,确保路面的平整,先压两边,再弄中间,这样可以保证没有遗漏,并且可以让路面的质量更加高,使路面更加平坦。保证路面路基的斜度和排水,在下雨过后应将水除去,避免造成路基的疏松,土壤应该保持相对的干燥性,便于进行建设。
4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处理好基层的平整度,防止波浪形基层的出现。在水平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铺设之前要对基层进行平整压实处理,严格控制基层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铺设工序使路面的碾压要考虑到铺摊机的宽度以及铺摊厚度考虑到所应用的铺摊设备以及压路设备是否符合道路工程施工的要求。(2)要控制好碾压的温度。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碾压工作环节要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确定好合理的节奏,使施工速度与材料的温度的合理达到施工区间。 (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及时的对工程施工工艺、工程施工进度、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等进行技术资料的记录与管理,以方便相关主管部门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管与监督。 5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道路建设越来越频繁,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的一部分,更应该提高相应的质量和要求,这对施工的技术要求也更加高了,保障施工技术的合理规范以及安全是对民眾最大的负责,也是对道路质量的一个保证。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合理的进行机械设备以及人力物力投入,严格遵循施工工序要求,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是提高市。 参考文献:
[1] 张家星.浅析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J].居业,2018(11):185-186.
[2] 何幸福.浅析市政道路施工的综合管理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2):122-123. [3] 焦创.探究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建设科技,2018(4):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