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第20卷第9期Zhejiang JITCWM(Vo1.20 No.9 2010 553 粒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小时尿蛋 白定量,显著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且无明显毒副作 [2] 林善锬.当代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771—788. 用,灌肠给药和口服给药相互协同,延缓CRF的进 展。 参考文献 [1] NKF—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evaluation,classiicatfion,and stratifica— [3] 李玉卿,周锦明.90张慢性肾功能衰竭灌肠方组方分 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2):1661— 1662. [4]卢藤.尿毒清治疗慢性肾衰竭42例疗效观察[J].现 代医药卫生,2007,(23):722. 收稿13期:2010-04—12 tion[J].Am J kidney Dis,2002,39(suppl 1):S1-266. 神经功能重建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徐金元 张丽萍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 杭州310006 肢体功能急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 型16—3O分,重型31—45分。 2方 法 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 率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脑卒中的研究取 得明显进展,尤其是卒中单元的治疗理念的实践,使 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但是目前卒中单元 治疗中,仍有部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不佳。笔者在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即加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 两组均根据病情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 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自由基治疗、改善脑供血 及控制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以及针灸治疗。 治疗组于发病1周(脑梗死)或2周(脑出血) 后利用AM800A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开始神经 功能重建治疗。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治疗部位及 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电极位置见表1,采用自动或手动模式,刺激波形为 2009年1月一2oo9年5月在我院 方波,刺激频率35~50HZ,波宽200us,刺激时间5 1.1一般资料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人院单、双日分为两组, 治疗组3O例,男l7例,女l3例,年龄42~85岁,平均 (64.75±2.05)岁;病程3一l5天,平均(8.77±0.56) 天;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轻型10例,中型l5例,重型5 6s,间隔时间1O一15s,治疗2O一30min,l天1次, 每周5次,1O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 —评定。具体治疗部位与方法见表1。 表1 治疗组肢体功能与治疗方法 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7.67±8.20)分。对照组30 例,男l9例,女11例,年龄45—85岁,平均(68.00± 1.94)岁;病程4—15天,平均(9.05±0.57)天;病情 严重程度分级:轻型11例,中型l5例,重型4例;神 经功能缺损评分(28.22±7.90)分。两组的一般资料 均衡,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 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j,所有 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脑梗死47 例,脑出血13例。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参照1995年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 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J:轻型0~15分,中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第2O卷第9期Zhejiang JITCWM(Vo1.2O No.9 2010 3治疗结果 3.I疗效标准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 会议j臣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 准 拟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激的开环刺激。AM800A通过在患者治疗部位的肌 肉两端各贴一个电极,通过检测’?贝4出患者已经不足 以致使肌肉收缩的肌电信号,利用生物反馈技术将 患者意识不到的自身生物信号一肌电值,通过视觉 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 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 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或增多;死亡。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 检验。 3.2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 和图形反馈展现在患者面前,让患者重新感知自身 的生理信号和现存的功能,从而激发患者的主动参 与意识。该系统能将所检测到的肌电信号幅度与可 调的刺激阈值相比较,由此判断出患者的动作意识, 当肌电信号幅度超过阈值时,系统发出刺激信号,形 成一个闭环的反馈刺激通路,并能够察觉患者意识 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信号的增强,自动提高肌电检出的阈值,不断提高对 患者意识信号的要求。如此反复训练,可使患者能 自主控制肌肉动作。I晦床观察表明,该治疗对早期 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不仅比治疗前 有明显的改善,且效果还比单纯的物理疗法显 著 J,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及早进行针对性的神经 4讨论 功能重建治疗,比单纯药物、常规治疗取得更好的疗 效,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更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阻塞或血管破裂致使大脑 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导致部分脑神经细胞损伤。大 脑某部位细胞受损后,经神经发出的控制肌肉动作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 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的意识信号十分微弱,只能产生肉眼无法观察的肌 肉收缩,并诱发十分微弱的肌电信号,而导致肢体动 作失调、半身或全身偏瘫等症状。研究表明,大脑皮 层的神经细胞与其所支配的运动不是一对一,而是 多对多的关系,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大脑皮层 细胞一般是部分坏死,可以利用大脑、脊髓的可塑 [2] 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381—382. [3]Zhang S,Johnston L,Zhang Z,et a1.Restoration of step- ping—forward and ambulato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 aplegia:re—routing of vascularlzed intercostal nerves to lumbar nerve roots usingselected interfascicular anastomo- 性和功能代偿性实现功能重组。 目前对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是通过物 理疗法,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的肌电刺激与普通 电刺激的区别在于电刺激由来自靶肌肉的肌电信号 启动,是一种闭环反馈刺激,而不是由刺激器直接刺 sis[J].Surgical Technology Intenartional,2003,244-248. 收稿日期:2010-04-30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致认知受损 意大利那不勒期第二大学的Marfella研究发现,每天血糖波动幅度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存在独立关联。(Diabets Care.2010年6月23日在线版) 研究者人组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88岁,超声显示颈动脉斑块均≤70%,MRI未见白质损害 或皮质/皮质下萎缩。根据皮下动态血糖检测数据,研究者发现24小时血糖波动幅度(MAGE)平均为 70mg/dl,24小时血糖平均为176mg/dl。持续血糖检测前l一2天全面评估人组患者的认知功能。 结果显示,MAGE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r=0.83,P<0.001)和认知复合(包括执行力和注意力)评 分(r=0.68,P<0.001)均有显著关联。上述关联独立于HbA 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等指标。 研究者认为,上述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的治疗既要降低常规血糖指标,又要减少血糖波动。采取兼顾 餐后和餐间血糖水平的治疗策略可预防血糖频繁大幅波动。 (引自《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