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技术与应用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2019年第12期
建筑基桩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李 毅
(昆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8)
摘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其中,尤其是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新时期建筑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基础是工程施工活动的首要前提,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物质量和安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由于自身承载力高、无噪音和适应性强的优势,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建筑基础施工是一项隐蔽工程,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无法实时监测以及后期评估,存在一系列的质量隐患。基于此,文章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在建筑基础施工中应用进行探究,把握技术要点,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效把控,提升施工质量。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塌孔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志码:A建筑工程中大量机械设备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工程施工技术的改革,满足了社会生产力提升的要求。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建筑地基施工技术,随着各类型螺旋钻、吊机等机械设备应用,促使灌注桩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钻孔期间,噪音较小,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适合各种地层条件,其优势较为明显。故此,通过建筑地基施工中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分析,有助于改进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积累经验,为建筑地基施工质量和效率提供坚实保障。
1 建筑基础施工的前期准备
在建筑工程建设和发展中,大量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涌现,越来越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其中,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应该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核工作,通过设计图纸审阅,结合相关政策制度和规范标准进行地质勘察,分析施工方案、技术指标和施工工艺流程是否合理,应急措施是否落实到到位等[1]。通过施工方案审核,对于其中不合理之处,寻求合理措施来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充分熟悉施工方案后,合理配置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员,定期核查抽检,并保证桩位放样数据符合标准,方可进行后续施工活动。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施工技术较为成熟,但还是存在各种影响其施工的因素。故此,应该综合分析影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很有必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其次,由于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较为复杂,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技术水平。最后,为了满足施工要求,应该定期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内进行培训,协调配合开展工作,尽可能规避不必要问题出现,提升建筑基础施工质量[2]。
2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中,应该在充分掌握地质勘察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施工工艺、机械设备选
作者简介:李毅(1970—),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2-0020-02
型等。结合不同桩深要求下放钢筋笼,使用导管连续浇筑混凝土形成砼基桩。施工区域由于土质和地下水位有所差异,因此应该选择不同施工工艺,主要包括螺旋钻成孔灌注桩、冲击钻孔灌注桩和潜水钻成孔灌注桩几种方式。通过实践了解,这几种方式均需要采用泥浆护壁钻孔。
(1)场地整平,桩位放样。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完成场地整平,根据桩位放样,确定护筒口高程,为后续的地基施工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2)钻机进场前,应该对地基进行充分夯实处理,钻孔不均匀可能产生坍塌和倾斜事故。这就需要钻机就位后,由专业人员指导,确保钻头就位,对准桩位。钻机就位后进行校准,并检查钻机位置是否发生偏移,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3]。
(3)钻孔前开挖泥浆池,调配泥浆,为后续施工提供材料保障。通过检验合格的粘土制作泥浆,结合材料特性加入适量的粘结剂,并保证泥浆池的规模和尺寸符合施工要求。同时,为了规避废弃泥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带来污染,应该将废弃泥浆运输到指定区域进行处理和排放。
(4)钻孔期间,设置护筒,并且在周围分层回填粘土夯实,深度在3m以上,有助于规避泥浆流入孔道,致使孔壁坍塌。护筒内径大于桩径20~40cm,并且将护筒中心线误差控制在50mm以下,竖直线倾斜度不超过1%;护筒一般采用挖坑埋设方法处理,保证护筒底部和周围土层密实,并高出地面30cm[4]。钻机到达预设位置后,应该及时进行桩孔钻进,连续作业,并且在施工前核对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应该严格遵循制度和规范,时刻观察岩层变化情况,确定钻进速度,实时监控施工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刻上报给相关部门,经过研究和协商后及时处理。钻孔深度符合要求后,通常是采用泥浆正循环或反循环的方法进行清孔。清孔后垂直提起钻头,规避破坏桩孔形状。清空后结合泥浆指标,沉渣得到充分清理后经由监理工程师确认,然后下放钢筋孔。
(5)钢筋笼制作和吊装。结合设计要求来制作钢筋骨架,分段制作,每段长短取决于运输和吊装条件,接头相互交错[5]。为了保护骨架,骨架外侧可以设置一定厚度的垫块,间距控制在2m左右,安装在水平加劲箍外侧。钢筋笼制作和吊装活动结束后,进行质量检验。规范允许偏差值如下:钢筋笼主筋间距20mm,骨架顶
2019年第12期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工程技术与应用 |
·21·
端高程20mm,保护层厚度20mm,倾斜度1%,地面高程50mm。钢筋笼可以采用焊接形式进行处理。首次浇筑前,应对导管进行水密性试验。水密试验中,水压应在孔内水深压力1.3倍以上。
(6)由于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技术特性,在浇注混凝土时需要采用较长的导管连续浇筑,保证灌注混凝土有一定高度,逐渐提升和整根桩基浇筑。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出现中断就可能导致堵管或水平冷缝,设计桩顶标高超灌0.8m高的桩身砼[6]。集料选择方面,最大粒径小于导管内径1/6;细集料以级配优良中砂为主。混凝土浇筑期间,每浇灌一车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高度,保证导管下口埋置深度始终保持在2m以上。导管提升时,轴线保持竖直状态,一旦发现钢筋笼卡管,就需转动导管来保证钢筋笼顺畅移动,到钻孔中心,逐步拆除导管。导管拆除后,冲洗干净,集中摆放于管架上。(5)检查工程原材料质量,施工现场设立材料检验实验室,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6)混凝土灌注过程钢筋笼上浮。对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影响较大,这就需要具体施工中实时监控,一旦出现这一问题需及时停止混凝土灌注工作,综合分析问题原因所在,制定合理的措施予以防控,规避钢筋笼上浮。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较短,砼面上升到钢筋笼底,混凝土为钢筋笼提供作用力,促使钢筋笼上浮。
(7)砼堵管。由于导管不密实,灌注混凝土时间延误,或是导管埋深大等原因导致。导管灌注前派遣专人检查,节段连接校对准螺纹线条,检查导管是否出现渗漏。通常情况下,导管管底距孔底在300~500mm。充分清孔后,如果无法及时灌注混凝土,需要在灌注前再次清孔,保证孔底沉渣满足规范要求。
3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检测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活动结束后,应该及时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寻求合理措施进行控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为了保证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活动有序展开,应该适当提升桩身成孔质量和进度,尽可能规避钢筋笼无法下放问题。这就需要施工中适当扩大桩机支撑面积,保证桩机稳定运行,严格检查桩机和钻杆参数。
(2)桩顶高度、桩位参数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护筒定位后,检查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线位置,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护筒埋设规范允许偏差5cm。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会出现地坪标高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钻孔深度精准性,因此,在桩机施工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检查和复核钻杆总长度,并记录下施工过程数据信息。
(3)水下砼灌注,采用导管灌注方式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离析,影响到建筑基桩施工质量,这就需要按照水下砼性能指标控制,适当调整砼配合比,提高砼和易性。
(4)合理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和搅拌时间,规避后续施工中堵管和断桩问题出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基桩施工中,为了保证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合理配置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加强各个环节实时监测和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以便于提升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高质量,为后续工程施工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寇秉厚,王学军.树根扩底桩作为多层建筑基桩的工程实
践[J].浙江建筑,1997(3):13-15.[2]李大展,邹庆祥.《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实施要点[J].建筑工人,2004(2):16-17.[3]杨文斌.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7(2):51-52.[4]李林清.试论电磁波CT技术在建筑桩基检测工作中的应用
[J].居舍,2019(11):39.[5]户现修.建筑基础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7,31(15):59.[6]龙洪彤,刘闯.建筑工程中超深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技术[J].建设科技,2015,23(10):152-153.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Bored Pile for Building
Foundation Pile
Li Yi
(Kunm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and Supervision Co., Ltd., Kunming, Yunnan 650228)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re and more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processes are applied, especially concrete dri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cast-in-place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foundation in the new era. Building foundation is the primary premis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Is the foundation firm or not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whole building.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high bearing capacity, no noise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bored piles is widely used in buildings The engineering field has been widely used. However, as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s a hidden project, it is easily affected by objective factors and cannot be monitored in real time After the evaluation, there are a series of quality risk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bored piles in build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grasps the technical points, realize effective control of all links and improve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 Words:drilling, cast-in-place pil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hole collaps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