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囊 教 代f巳 课程祛村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河北省围场县第一中学(068450)李秀-工 [摘要]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 代要求。所以,我们只有改变以往陈旧落后、“以师为本”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潜能 的、“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才能培养出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造的合格公民。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构建高 中历史课堂有所思考。 [关键词]生本教育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1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历史课堂的特征 生本教育主张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好学 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 教育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我结 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历史课堂有以 下特征。 1.1 平等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关 系上。这样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平等交 往的一个平台。课堂中呈现的是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1.2开放性。集中体现在学习过程的讨论和交流上。只要学习 需要,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的,可以是生生 之间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讨论,任何学生有权提出自 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1_3 自主性。体现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问题的提出者和问题 的解决者都应该是学生。学生的求知需求是课堂教与学的依 据。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好奇心的高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1.4合作性。主要体现在高中历史日常教学中始终采用小组 合作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在每堂历史课里都有探究、交流、 讨论活动。每一个组员都有管理别人的责任和接受同伴管理 和监督的义务。 1.5生成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课堂探究、讨论、展示过程中 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甚至是错误。这些问题和错误中的一部 分会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优质资源。 2生本教育理念下构建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 2.1 历史生本学习小组的组建。传统的师本课堂是一言堂式 的,教师讲,学生记,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生本教育 理念下的历史课堂自然会转变为小组方式的活动,根据学生 的历史学习能力、性别、性格、是否住宿等因素,按照“互补互 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表面上 似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仅仅是课桌的移动,但实 际上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 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键是引领小组活动,并 且把它变成生本课堂的正常的秩序。 2.2历史前置性作业的设计。生本教育课堂上小组讨论和交 流是建立在课前小组成员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之上,所以生 本课堂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是必需的。布置前置性作业时的一 般性任务是要求每个学生阅读新课基本内容,形成感性认识; 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对哪些内容还有疑惑;在课前小组成员 之间进行初步交流,小组共同对新课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并在 小组记录本上列出提纲;对小组成员共同认为有价值但尚未 弄清的疑问用有条理的文字记录下来形成问题供课堂上全班 讨论;对小组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作探究;小组把认为在完成前 置性作业过程中好的做法作总结,供课堂上展示、同学共享。 当然,前置性作业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 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来来灵活设计。比如:在已经进入一轮历 史复习阶段时,前置性作业之一是把所要复习内容的高考要 求预先交给学生,要求小组合作,尽可能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并 完善笔记与教材上;对小组自主复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好 整理,准备在课堂上提出来由班级讨论解决;小组总结好的复 习方法准备在课堂上介绍。另外,各小组互通有无,有些同学 忽略的重点被重新唤起注意,同时一些好的复习法在同学之 间得到共享。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主动发言或提问 的同学很多。 2-3历史生本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是 教学过程的终端,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学生 历史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学生前置性作业完 成情况是最重要的依据。通过检查各小组对完成前置性作业 的情况记录本,我可以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 框架建立到什么程度,收集了哪些材料,提出了哪些问题,哪 些问题已经有小组解决,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哪些需要解决的 问题却未提出来等等。把握学情后,就根据各学习小组先学的 情况来组织教学。课堂上学生会的都由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展 示、交流、补充、完善,这个过程很迅速,学生表现非常自信。教 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组织各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各学习小组 提出在先学过程中生成的、尚未解决的问题,然后鼓励对该问 题有一定认识的学习小组来解答。在学习小组内或学习小组 间讨论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即时生成一些问题,充分肯定那些 有价值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共同讨论解决。在课堂语言的运 用中,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讲、多学;学生能讲的放手让学 生去讲;学生不能讲的启发学生去讲;学生讲不完整的,适当 的、巧妙地予以点拨;在启迪学生心智、完善教学重点、加深理 解感受之处,给予精妙的讲解,尽可能做到讲在关键处。 以上是我对在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的实践 及思考,生本教育实践使我解决了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 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学生通过自发主动的学习,在 课前课后大量地查阅资料,充分感知、感悟和内化学习内容, 自身去品尝知识的“原汁原味”而不是无奈地“咽啃”教师已 “咀嚼”好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 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尽管生本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将 和同仁们一起慢慢摸索,力争使其较好地应用于历史教学。 E-MA-L:zAzHtz口 6@ 63.c口M一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