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程中的思考和建议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程中的思考和建议

目的本文主要就是探讨其疾病预防控制的体系,主要研究其进程的思考和建议。方法参考2011-2013年国内主流卫生管理期刊和杂志,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存在的各类问题;采取问卷调差的方式对各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体系进行其对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其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得意见。结果通过调查和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目前,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善,主要就是在于我国的执行能力还有所欠缺。结论必须要加大其对于疾病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全面保证其疾病控制体系可以落实好。

标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公共职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染性,导致我国很多人员都是因为传播性的疾病而丧失生命。这些种种危机告诉我们,公共卫生不单是简单的卫生问题,它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2013年国内主流卫生管理期刊和杂志中涉及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文献资料,共200篇;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云南、贵州等省以及下属市县级共137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做的调查问卷资料。

1.2、方法

查阅某一具体命题的文献数量上限为20,确保查阅文献的增加与所论述问题同步增加;应用调查问卷为主要工具,有计划地调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领导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填写问卷。

2.结果

从本文中所获取到的相关杂志中所涉及的疾病预防控制的资料中,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疾病控制预防还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的系统,导致其疾病的控制和预防的难度加大;大量的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使得疾病预防控制面临很多的问题;缺乏稳定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各个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居高不下、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应急处理能力差;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疾病预防控制监测管理不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重医轻防,难以把理应承担的预防疾病的公共职能落到实处。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关注力度逐步加大,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疾病预防和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的有力干预和立法保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传统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简单,人员专业程度低,已无法适应新的现实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整合重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人员,还可联系具有技术优势的医院作为疾病预防控制的试点单位,加强对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防治。加强对疾病的计划免疫。组织人员向社会大众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正确的疾病预防控制观念和方法,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慢性病的成因以及危害,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建立面向大众的咨询专线和办公室,在第一时间解决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问题。

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利用公用数据网络,建立连接省市县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重视疫情的报告,确保重大疫情在第一时间进入信息网络,各部门上下通报,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积极做好防范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于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建立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组,全面负责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明确工作职能。

由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大都是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由政府调控,没有自主招聘的权利,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较为欠缺,造成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下,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势在必行。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危机意识,引进竞争制度和激励机制,淘汰“平均主义”,实行效率工作制,多劳多得,酬劳与业绩相挂钩。实行继续教育,推出针对最新疫情的专题讲座,组织从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提高专业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术。针对重点疫情,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小组,提高应急处理疫情的能力。

坚持科研活动和现场业务实践两手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发展。科研工作能锻炼和培养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和质量。同时也不能忽视现场业务实践的重要性。业务实践是科研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是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和慢性病。降低重大疫病的传染率和发病率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志。只有具备精湛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现场经验,才能控制疾病的蔓延,尽快阻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

结束语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面对现实情况,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贯彻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职能,与卫生监督部门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龚向光.从公共卫生内涵看我国公共卫生走向[J].卫生经济研究.2003,9(18):6-9.

[2]陆静珠.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浙江预防医学,2010,15(7):1-3.

[3]古有婵.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发展与完善疾控新体系[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2):51-52.

[4]鲁桂根,倪军杰.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31):31-32.

[5]康殿民,陈仁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程中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01:6-8.

[6]杨建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程中的思考和建议[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1:412-4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