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宁夏南部山区人口文化贫困初探

2020-04-1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32卷第2期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6月 Vo1.32 No.2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11 文章编号:0253—2328(2011)02—0181—04 宁夏南部山区人口文化贫困初探 杨 蓉, 赵多平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摘 要:从新的人口文化的研究角度出发,在贫困成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针对宁夏南部山区(简称宁南山区)自然 条件严酷、人口压力大、经济发展缓慢和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人口与文化视角的 宁夏南部山区反贫困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宁南山区;贫困地区;文化贫困;反贫困 分类号:(中图)K90l 文献标志码:A 贫困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是经 文化贫困根植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土壤,是长期 济、政治、资源、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 与外界隔离的产物.宁夏南部贫困山区分布在远离 用的结果,是人类全面繁荣的重大障碍.贫困不仅仅 地区经济增长极——中心城市银川,受自身发展条 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就其 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通讯条件差,信息 概念而言,贫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贫困是指 闭塞,资本、人才缺乏,人口整体素质低等因素)的限 物质贫困,包括生产与生活2个方面;而广义的贫困 制,区域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工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投 则应是物质贫困与非物质贫困,亦即精神贫困的综 入、低产出的状态下循环,低产出所导致的生活资料 合口].而文化贫困与精神贫困又有所不同,一般地 的相对不足,使得人们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造就了 说,文化贫困是精神贫困产生的根源和生长的土壤, 一类惟命是从、谨小慎微、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的 因此,对文化贫困现象予以较深入的研究,就有着十 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背离”传统思想、道德规 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人口文化的因素出发,对宁 范和价值标准的行为、行动均会被视为大逆不道,只 夏南部山区的贫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有循规蹈矩才为群体中的人们所崇尚.而正是这种 1文化贫困及其形成机制 长期贫困的困扰和域内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才极 易产生自卑心理.长期的自卑往往又会使人们逐渐 文化贫困是指相对于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衍生出一种心理平衡和保护机制,久而久之,便形成 的文化而言,某一社会群体在生活、思维与信仰方 了抱残守缺,认命的固定心理习性.由此,又产生出 式,以及知识、观念、习俗和技能上的滞后与缺乏现 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思想,并外化为愚昧的信仰和 象,它比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口素质低下有着更为深 习俗[3 ,又反过来继续影响下一代,形成一种传递效 广的涵义.这种现象的存在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封建 应,进而也就必然影响家庭经济和地区经济的 制度下以手工劳动为主体的小农经济在我国现阶段 发展 . 的延存,是地域长期封闭、隔离,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的必然结果 .文化贫困具体表 2 宁南山区的人口文化特征 现为生活单调、节奏缓慢,人们精神萎靡、惰性化,思 宁夏南部山区(简称宁南山区),其行政范围包括 维视野狭窄,目光短浅,时间观念差,乏志而无进取、 海原、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同心、盐池7县和固原 开拓精神,安于现状,自卑自践而又自足自乐.这种 市原州区,总面积为3.9万km ,总人口为233万人, 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与心态,反映和体现了一种淳朴 其中回族人口114万人,分别占宁夏总面积、总人口、 的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与思维上的定式. 回族人口的59%,44.6 ,64.7%.该区是我国北方农 收稿日期:2009 09—18 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Z0949) 作者简介:杨蓉(1979一),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182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2卷 牧交错生态脆弱带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口的83.4 ,农民人均纯收入2 613元,远低于宁夏 干旱化趋势是该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_=j.从人口数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 108元,本地区人均国民生 量、土地面积来看,该区可谓是宁夏的半壁河山,而其 产总值不到同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1/5.这 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仅占宁夏的14 和6 .从 里自然条件严酷,人口压力大,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 宁南山区人均纯收入来看,2007年得不到温饱的绝 展缓慢,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素以“苦瘠甲天 对贫困农民仍有13.7万人(表1). 下”而闻名,早在本世纪初就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极贫 到2008年,宁南山区贫困人口占宁夏总贫困人 困地区之一(表2). 表I 宁南山区部分区县主要年份人均纯收入表 元 注:资料源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年鉴》(2000年). 宁南山区的贫困虽然直观地表现为一种经济状 现在特定的家庭关系上.①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 况,但它也蕴含着一种文化体系.由于长期贫困生活 传统生育观仍主宰着家庭观念.三口人以下的家庭 的历史沉淀,人们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 占l1.9 ,三口人以上的家庭占88 .由表3分析, 规范和价值观念,就从社会、家庭和个人3方面形成 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宁南山区 宁南贫困山区的文化特征. 从1996年的l7.32 下降到2009年的12.12 ,下 I)社会层面.宁南贫困山区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闭 降了5.2O.但与宁夏全区对比来看,还是表现出较 塞迂腐.其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以及道德、审美、理想 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②男尊女卑思想仍决定着家 等文化要素长期凝固不变或变化极小,几乎没有与外 庭成员所处的位置,妇女地位往往是劳动时间最长 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他们脱离了社会生活的主流, 而生活保障最差的人,通常是男人、老人、孩子吃完 不能与广大社会融为一体,不能参加到广泛的社会活 动中来,分享不到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饭以后才轮到妇女,甚至妇女不能上桌吃饭,经常被 长期处于一种自我封闭和孤立的境地.这种封闭和孤 饥饿、营养不良和由此带来的疾病所折磨,生女孩的 立的境地反过来又加强了宁南贫困山区及其人口对 妇女及女孩本身在家庭中备受歧视.③家庭责任感 现代文明的排斥,认为文化与他们的生计没有什么联 丧失,家庭关系冷漠,常有打骂、抛弃妻子、子女现象 系,不愿意花钱让子女上学,读书,安于现状,求稳求 发生,儿童中途辍学或根本不让女孩上学更是平常 全,自足自乐,在极低水平上得到满足. 之事.由此,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能 2)家庭层面.宁南贫困山区的文化特征主要表 力极其低下. 表3 宁南山区与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表 区域 年 份 宁夏全区 13.78 13.O8 11.92 11.71 1O.95 1O.53 1O.O9 9.76 9.69 9.68 宁南山区 17.32 16.87 16.21 15.88 15.32 14.61 l3.98 13.40 12.17 12.12 注:数据源自《宁夏统计年鉴》(I996--2009年) 第2期 杨蓉等:宁夏南部山区人口文化贫困初探 一183 3)个人层面.作为宁南贫困山区文化典型代表 种目的明确、相互关联的整体行动.总之,宁南贫 个因素,也构成缓解和摆脱贫困的巨大障碍. 的个人,通常是目光短浅,知识贫乏,缺乏社会责任 感.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位置偏远,交通闭塞,信息不 畅,经济和文化落后.这些人群只关心眼前利益和个 人利益,有强烈的及时行乐倾向,很难为将来利益舍 弃眼前利益.在这种环境中,与文明社会一日千里, 一困山区消极落后的低层次文化,不仅构成其贫困的 4从人口文化出发的反贫困战略措施 在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中,有人把贫困的 成因归结为缺少生活必需品,生产力落后,人与自然 自视甚低,颓废失望,接受贫困而不去积极努力摆脱 贫困,一切听天由命,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3 宁南山区的低层次文化对其摆脱贫 困的制约作用 从宁南贫困山区文化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文化状态是一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消极落后的 低层次文化,它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 1)贫困地区文化具有自我维持和自 功延续性. 长期的贫困生活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行为规范 和价值观念,在人们长期生活的社会和家庭中,相互 影响、相互强化并延续下来.它封锁着贫困地区人们 的精神世界,排斥着外来文明的影响,使之很难产生 摆脱贫困的自我启动和自我发展力量. 2)贫困地区文化加强了其人口增长的非经济 性.从整体上看,传统落后的生育观仍统治着宁南贫 困山区,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及不良的卫生习惯,造成 婴儿死亡率、人口死亡率均高于全区、全国平均水 平,人口预期寿命低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加之,地 域封闭、近亲婚配严重,使宁南贫困山区人口智能退 化,呆傻人数较多,教育质量差,半文盲比率较高,呈 现出人口教育的恶性循环. 3)宁南山区的文化贫困加强了其资源配置的非 效益性.在贫困山区,其文化因素具有排它性和维护 传统的倾向,他们恪守传统的农业生产手段、耕作方 式及种植的植物品种,延续农业人口的大量体力投 入为主的农业再生产方式,至于现代农业的先进技 术与工具、改良品种、套种复种、精耕细作、集约经 营、多种经营在这里则进展缓慢.兴修水利、道路、桥 梁等带有战略性改变生产条件的大事很少有人自愿 去干,使有限的资源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处于低水 平循环状态. 4)贫困地区的文化直接造成了其理想与观念的 非进取性.贫困山区的人口拘泥传统,墨守陈规,守 土、守家、守业、守旧倾向很强,移情倾向很差,不愿 意接受新事物,不喜欢变迁,创新意识差,安全求稳 意识浓厚,不善于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面前做出 科学的选择,也不善于把自身的生产与生活安排为 环境关系的失败和人文环境失败4个层次,它较好 地揭示了造成贫困的诸因素之间的作用传递.在这 里人文环境就包含了文化的内容,它是形成贫困的 较深或较高层次的因素.可以说,资源与地理环境造 成了经济贫困,经济贫困导致了文化的落后,文化的 落后又延续和加强了经济贫困[6].可见,文化是形成 贫困循环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综上所述,宁南山区的贫困绝非单纯的物质贫 困,还是一种文化上的贫困,因此,要消除贫困,就必 须从物质与文化2个方面着手. 4.1转变扶贫重点和方式,走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 相结合的道路 过去我们所走的是以物质扶贫为主的路子,针 对的是人们生活与生产条件的改善,这当然并不错, 但由于忽视文化扶贫,不仅不利于宁南贫困山区人 口自立、自强精神的树立,也不利于他们眼界的拓 宽,更不利于人们在长期物质扶贫下所养成的依赖 思想,向创业致富心态的转变.因此,针对过去扶贫 工作的不足,应对扶贫重点和方式进行改革,走以文 化扶贫、生产扶贫为主,生活扶贫为辅的道路.在文 化扶贫中,应将对域内文化和人口素质的改造相结 合.在生产扶贫中,则应将资金、物质扶贫与技术扶 贫相结合. 4.2加强宁南贫困山区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包括村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 村文明公约等.制度本身是一种文化力,它一方面把 现代文明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导人贫困地区;另 一方面又对贫困地区的人口产生约束和影响,把加 强制度建设的关键落到实处. 4.3 加大对宁南贫困山区农业技术的推广及人力、 物力方面的投人 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可以组织和动员科 技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重点选择一些成熟可 靠、易于掌握、有利于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通过扎 实的工作,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贫困户手上,真正 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l_7 .同时,利用三级科技推广组 织网络开展多层次的大规模培训,特别要强化对贫 困地区农民的技术培训,尽快使每一个贫困户掌握 184 1~2门实用技术.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32卷 4.4本着教育是立国之本,在宁南贫困山区大力开 展教育 总之,文化贫困是宁南山区棘手的问题,而且也 是贫困地区人口彻底摆脱经济贫困的重大障碍,应 “科教兴国”不仅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尽早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将文化扶贫纳入扶贫工 作之中 ],制定长远规划,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以求 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且也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惟一选择.文化贫困 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因此,要想彻底走出贫困的 “怪圈”,宁南贫困山区就应重视对人的文化塑造,重 视对人才的培养,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彻 底改变人们乏志、无志的状况,改变人们的思维方 参考文献: [1] 原华荣,贾明琪.贫困对策与人口障碍的消除[J].开发 研究,1998(1):52—54. 式、价值观念,开阔其视野,强化人们的资源环境意 识,从而转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科学技 [2]米文宝.西海固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 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3):79—81. [3]米文宝,王梅兰,马建林,等.西海固地区可持续发展战 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推广、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因 此,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学校办学条 件差、师资质量差、学生入学率低、合格率低、辍学率 高等问题,持久地坚持和推动“希望工程”_8],做好普 略意义及框架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1(2):166-l69. 及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扫盲工作,加强成人教育和 职业教育. 4.5 加强宁南贫困山区与外界的各种交流 [4] 杨蓉,米文宝,陈丽.宁夏南部山区的生态贫困与反贫 困[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170—173. Es] 廖艳.人口安全视野下的中国贫困人口问题[J].经济 研究导刊,2007(8):234—238. 加强城乡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宁南贫困山区 [6] 米文宝,王梅兰.西海固区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人文地理,2000,15(4):68—71. E7]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人口与 经济,2003,136(1):7-11. 之间的物质、技术、信息与文化等的交流,活跃贫困 地区的文化,逐步转变贫困山区人口的思想观念及 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国家可以建立对口扶贫、帮贫 制度,定期组织科技推广与脱贫致富报告会,发挥区 内外致富能手、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逐步使那些乏 志,甚至无志者树立起自信心,使那些有“等、靠、要” 思想的人树立起自立、自强、自尊观念,使他们彻底 走出文化贫困的园囿,以求得个人、家庭,乃至地区 [8] 马正亮,邹淑燕,米文宝.宁南山区扶贫工作中遏制返 贫的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 (2):122—124. [9] 易艳玲.西部地区农村脱贫政策的选择[J].经济师, 2009(1)1242—243. The Poverty of Southern Region of Ningxia in New Culture and Population Perspective Yang Rong,Zhao Duoping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harsh natural conditions and great population pressure in southern region of Ningxia, there has been a phenomenon tha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slow and people were living in poverty SO far.This paper try tO make som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causes in an new culture and population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reality of poverty in southern Ningxia,and proposed some strategy measures of anti—poverty. Key words:southern region in Ningxia;poverty region;cultural poverty;anti—poverty (责任编辑、校对周淑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