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教材及参考教材等。
2.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供参考)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数:
其中:实验学时:
课外学时: 学分数: 适用专业: 执笔者: 编写日期: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3)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4)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5)学时分配
(6)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7)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3.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 (1)学时数
指开设某门课程的课时数,包括课堂讲授课时、课程实验课时、课堂讨论课时、习题课时和课外学时等。学时数应与人才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学时数相符。
(2)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写明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属于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
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4)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的重点、难点,并分章节详细编写内容及要求。 (5)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除课堂讲授以外的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作业、课程设计、课外教学、考试等。实验环节的基本要求,主要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作业的基本要求,主要写明布置习题应达到的目的,并分章节写出布置的题量;课外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写安排课外学时的内容及要求;考试环节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写明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改革的思路,要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考试。
(6)学时分配
根据以下表格格式按章节简要填写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和作业题量等。 章节
(7)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及后续课,指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8)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原国家教委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所规定的主要课程要求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和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以及有特色的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主要内容 讲 授 实 验 讨 论 习 题 课 外 其 它 小 计 作业 备 题量 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