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学制度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改革,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烹饪专业也是如此。为了满足社会餐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合格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确定需要的专业工种,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决定培养对象,根据社会市场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加强校企合作,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餐饮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方向;对象;培养;人才
高校烹饪专业开设有多项专业工种,如烹调、面点、雕刻、西点、西餐等,但重点是实践技能课。也是培养优秀合格烹饪人才的关键,如何搞好烹饪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有用的人才,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这里本人根据我校多年来烹饪专业办学的体会和培养方法,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明确培养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当前社会上一度出现了用人难,用有用的人就更难。导致人员的工资涨了好几倍,特别是社会餐饮市场竞争激烈,迫切需要更多优秀的、合格的、有用的烹饪人才。这对我们办学的而言虽然是一件好事,但前面讲过,烹饪专业的工种较多,究竟培养哪一方面的人才呢?要想解决这一难题,本人认为,学校应积极组织大批的师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市场和餐饮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社会市场和餐
饮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中烹、西烹热菜的需要多少?配菜、打荷的需要多少?中面、西面的需要多少?雕刻的需要多少?营养师需要多少?蒙餐师傅需要多少?等等。掌握了这一基本情况后,校方应根据社会市场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招生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和目标,这样的办学方向才会有市场、有生源,学生就业率高、吸引力大,学校才会越办越好。否则,不明确培养方向,甚至脱离社会市场和餐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过去的老办法办学,不仅培养不出合格有用的人才,而且培养的学生是会无用无之地。 二、决定培养对象
明确了培养方向和目标后,下一步的关键是决定培养对象。每年当新生入学后,一方面在共同完成大学规定的公共课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向,加强苦练基本功,如勺功、刀功、火功、和面、下剂、拌馅等,另一方面按自己的体质和学习爱好从科学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各工种不同的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采取个人自愿报名的方式,同时也结合自身的条件、体质、爱好和前一段学习锻炼的情况,由任课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商量决定专业工种,做到学生自己同意,教师满意放心。一旦决定了培养对象,分开了专业工种,教师要有重点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就要有重点和目的性的去学习,充分发挥个人的喜爱和特长,如你主攻中式烹调、我主攻西式烹调、她主攻西式面点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
学计划和学习计划,进行正确的分配定位,特别是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重点培养、锻炼、学习。使学生明确了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不断加强基本功训练,逐步提高技能水平,弥补不足,精益求精,真正成为一名合格有用的人才。千万不能看见什么学习什么,什么都学不精,到毕业时一事无成,根本不能上岗工作,这样不仅耽误了自己发展前途,而且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烹饪人才。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个人喜爱的工种,选择好培养对象。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学习信心就一定高,学习成绩就一定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必须提倡。 三、开展校企合作
明确了培养方向,确定了培养对象后,下一步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完成大学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如外语、计算机等,进一步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便于菜点的改革、研发、创新。其次,是实践技能课的教学与培养,这一点对烹饪专业来讲至关重要。本人认为,除了校内课堂的正常教学和培养外,必须开展校企合作,与社会餐饮企业名店、名厨接轨,因为每个饭店经营的理念不同,各自都有自己的风味、特色和特点。因此,把这些名厨请到学校的课堂中,给学生上课、教学、示范、表演,让学生学习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厨艺技能;同时由教师带队还要把学生按期送到社会上各个餐饮名店学习锻炼,让学生亲眼目睹现代化的厨房设备、管理理念、新型餐具、原料、调味品使用和加工,让学生必须亲手操作,用心体会,发现
问题和不足,由教师和名厨进行现场指导,立竿见影,教学效果会更好。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样使学生既学到校内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又了解和掌握社会餐饮业的信息,特别是超前的实践操作技能技巧,走出去、请进来、多学习、再提高。理论联系实践,学校联系社会,这样一定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合格、有用的烹饪才,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合格的烹饪人才,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餐饮市场激烈竞争的需求,明确培养方向和目标,合理确定培养对象,改进教学方法和授课计划,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紧密与社会大课堂接轨,重点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突出重点,苦练基本功,这样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越来越实用,教学的质量越来越高,办学的方向越来越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