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21-12-2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议会不能通过,英国首相布朗可以

①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②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③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④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立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3.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权利法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任意征税和保留常备 B.国王可以推迟国会的定期召开

C.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D.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

4. 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主要是指

A.获得了欧洲贸易的中心地位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大规模进行圈地运动 D.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5.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汉诺威选帝侯即英国王位,由于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汉诺威,对英语和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

A.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 B.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 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 D.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6.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

7.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

A.采取邦联制 B.实行联邦制 C.实行两党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解析: 8. 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一场革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这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是近代世界上第一个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实践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9.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立法没有否决权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C.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10. 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11. “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 12. 1875年法国宪法的修正条文中,从法律上阻断保皇派复辟企图的是

A.“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B.“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C.“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D.“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可连选连任” 1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14.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15.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

16.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1875年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

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其中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

17.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791年,制宪会议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拿破仑建立了百日政权,1815年波旁王朝再次复辟,1830年,法国再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848年,法国再建立了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国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变迁的实质是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 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C.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

18. 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此后,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这部宪法的颁布表明

A.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统治彻底结束 B.代议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取代专制统治已无可逆转 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趋向统一 19.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20. 某国的宪法中有以下一些条文:“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可决定其免职”;“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颁布该宪法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21.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首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 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B.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C.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D.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23.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议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参议院、众议院议员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使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

力机构

24.(2009年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5.美国的两党制在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政治选举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激烈争夺的战场B.美国的两党制经常引发暴力冲突 C.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 D.民主党和共和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26.(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②国会可以随时弹劾总统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 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和立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 C.选民的整体素质 D.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

28.(2009年深圳模拟)1875年法国宪法的条款中,起着从法律上断绝保皇派复辟企图作用的是

A.“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据绝对票数选出,可连选连任” B.“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C.“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

D.“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29.(2009年广东省高三第三次六校联考)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它们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 C.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 30.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应分别是

( )

项目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政府首脑 国家权力中心 A.世袭、君主、总统 C.选举、君主、议会

法国共和制 总统 ① 任期制 总统 ③ B.世袭、首相、议会 D.选举、首相、议会

德国君主立宪制 皇帝 世袭 终身制 ② 皇帝

二、非选择题 31. “议会”,英文Parliament,来自法文的Parlement,是“讨论”的意思。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步入民主化之路的英国人是靠一系列的事件形成的习俗、惯例或“先例”,艰难而渐进地走上宪政之路的。

材料一 年代 事件 1215年 约翰王签署《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1258年 亨利三世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 1295年 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1327年 议会通过了《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成为完全主宰尚需时日。1690年,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内阁制最后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步形成。

材料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

1885年议会又通过重新分配议席法案,该法案的实施使英国议会选举接近于比例代表制原则。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政治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权力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向。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以违抗邦联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 国会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总统 最高法院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最高法院大法官共九名,由每届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两届。总统无权解散国会,非犯罪,任职终身 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 ——据《1787年宪法》

材料四 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连任。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它给美国带来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5 ABBAD 6-10 DBCAD 11-15 CAACB 16-20 CCCBDB 21-25 DDDBB 26-30 BBDDD

31(1)王权受到限制(或“王在法下”);议会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2)国王的行政权力逐渐被剥夺,成为“虚君”;议会逐步成为国家大权的完全主宰;内阁对议会负责制逐步形成。

(3)内容:降低选民资格,增加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的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选民资格;选民人数由按地区分配变为比例代表制。 32.(1)特点:各州结成的松散联盟。问题:政府无力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动荡;政府无权管理各州贸易,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

(2)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分权制衡;人民主权原则。特点和影响: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参议员相对稳定,利于保持政策稳定性。 (3)差异:政府首脑产生方式和职能;议会与政府关系等。主要原因: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妥协的产物,美国没有封建主义的阻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