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05-1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绝密★启用前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新课标 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3小题,9分)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

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 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主要表 从空间维度来看, 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也涉及 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碳足迹 ”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

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 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

排放空间时, 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 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 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因而存 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 从消极方面看, 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 从积极方面看, 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就代际公平而言,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

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 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

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 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

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

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

益的。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

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 而

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 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也涉

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 所有国家、 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 ,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天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

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

素:水 ! 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

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 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

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 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 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

但无能为力, 远隔一百公里, 运水车不能出动,直

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

减少消耗,最大限度

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

! 他转过头,他相信左

耳的听觉, 没错,滤去风声、 沙声、钢架呻吟声、 铁皮震颤声, 还有一种虽然微弱, 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 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

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

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 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

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

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 ” ! ”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

“开啦 ! ”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

紧接着, 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

屋里刹时一片混乱, 像

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 ”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 谁也不想动, 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 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 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 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 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 但谁也说不出味来, 谁都不知道, 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 奇迹般的来到这里, 最终也没弄清, 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

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有删改)

3 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 “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

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

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

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 分)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

行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1 年 1 月 1 日 8 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

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

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

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它 主

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

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 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 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央视纪录频

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

淡化栏目概念, 强化大时段编排, 以主题化、 系列

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 2010~2011 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

材料二:

2011 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

71 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

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

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

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

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

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 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

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

劣势在于

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

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

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 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

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

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 联合制作、 购买作为主

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 《 2011 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

(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

目前,国家

地理频道已经以 34 种语言转播至全球 166 个国家和地区逾 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2 亿 9 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

与其频道自身

除了高质量、 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

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 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 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

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

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 有线电视系统运营

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

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

供节目, 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 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

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

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

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

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

——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

模式初探》)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

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

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 年,在 71 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电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

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

45~54 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

断的攀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比较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

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

模式方面的不同。(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小题, 19 分) 10~13 题。

. 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 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

...

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 而所继丰泰, 唯受书数千

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

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

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

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

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

..

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 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 ..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 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 哀戚过礼, 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

所取,自以私禄 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

.. 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

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见而异之 /谓思曰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

/

A .童幼时 /精神端审 /时然后言 /所继叔父混名知人

佳器有子如此 / 足矣 /

B. 童幼时 /精神端审 /时然后言所继叔父 /混名知人 /见而异之 /谓思曰 /此儿深中夙敏 / 方成佳器 /有子如此 /足矣 /

C. 童幼时 /精神端审 /时然后言所继叔父 /混名知人 / 见而异之 /谓思曰 /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

/佳器有子如此 / 足矣 /

D. 童幼时 /精神端审 /时然后言 /所继叔父混名知人 / 见而异之 /谓思曰 /此儿深中夙敏 /方

成佳器 /有子如此 /足矣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 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 “禄 ”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

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收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

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

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2 小题, 11 分)

14~15 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 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5 分)

( 1)曹操《观沧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

紧接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 ,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

.... 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

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

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

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 而他守正不阿 ,坚持

.... 技术不断升级,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未来有

....

意味深长 的精品,有效发 ....

⑤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 来踌躇满志 ,跃跃欲试。 ....

⑥目前, 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 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 ,但的确为

....

A .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3 分)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

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 1~2 岁之间,

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

求每名学生完成 20 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

能够推动“互联网 +”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

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

声道歉:“献丑,献丑! ”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

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

永远都说不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

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 随着时间推移,

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

始发挥疗效,然而,

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 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

如果有机会, 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

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

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 四、写作(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60 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

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

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17 年高考语文课标 1 答案

1— 3 DCB

4. B

5.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

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6.①小说人物 “他” 所知有限, 这样写很真实; ②故事戛然而止, 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7. D

8. BC

9.①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学科

& 网的

主要制作基地; 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用模式,

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

分离。

10. D

11. B

12. B

13.(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14. BE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

越发见出考场

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16.( 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

灭也

17. B

18. D

19. A

20.也可能使身体产生损害 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提高 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21.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