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土肥 Zhiba0tI11fei 大豆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张永霞 (萝北县团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大豆根腐病在大豆种植区均有发生,在连作、山区、低洼 条件下发生加重。病情指数与大豆株高、叶片数、茎粗、根粗 和结荚数均呈负相关。随着根腐病严重度的增加。大豆植株 二、防治方法 (一)选用抗病品种 大豆品种间存在着明显地抗病性差异,但目前尚未发现 变矮小,茎节数和分枝数减少,根和茎均均变细,结荚数和千 粒重减少。造成严重减产。随着重迎茬面积扩大,该病发生必 然呈上升趋势。 一高抗病品种。可选用适合当地发病较轻的中早熟品种。 (二)栽培措施 1.合理轮作:坚持三三制度,避免大豆重茬或迎茬。 、识别和诊断 2.增施有机肥。科学合理搭配使用化肥 培肥地力是防 治根腐病,提高大豆产量的根本途径。 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幼苗期发生在茎基部和根系, 病斑初为褐色点状,扩大后呈棱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稍凹 3.适时晚播、适当浅播:过早或过深播种发病均比较严重, 要在保墒、保成熟的前提下,适时晚播。适当浅播可减轻发病。 4.合理中耕:提高整地质量,合理中耕,防止土壤板结, 陷大斑.病重时病斑呈“铁锈色”、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 呈溃疡状,重病株的主根和须根腐烂,造成“秃根”。而大豆疫 病则不会侵染须根系,这是主要区别。病株地上部生长不良, 病苗矮瘦,叶小色淡发黄,严重时干枯而死。在成株期,病株 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可大幅度减轻根腐病的发生。 (三)药剂拌种 用50%多福合剂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OA%拌种;用 根部生产褐斑,形不规则,大小不一,病重时根系开裂木质纤 维组织露出,病患部地上部较健株瘦少,结荚少。大豆根腐病 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圆形或椭圆形。区别于虫害 发展顺垄走造成的“断条”。 菌克毒克(2%宁南霉素水剂)或2.5%的适乐时按种子量的 1%拌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按种子量的0.5%拌种。 注意使用量。 2.叶面追肥时最好采用雾化性能较好的工具 从叶片结构来看,叶背面大多是海绵组织,比较疏松,细 胞间隙较大,多气孑L,营养液通过比较容易。因此,在叶面追 肥时,应尽可能喷撤到叶片的背面以提高吸收速度,提高肥 提高肥料溶液的雾化程度,加强肥料与作物的接触面 积,提高肥料的吸收率。 3.喷撒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进行 料的利用率。 5.可以混喷 防止在强光高温下使肥料溶液迅速变干,降低吸收率甚 至引起肥害。一般溶液在叶片上湿润时间能达到30~60分 钟,养分吸收速度快,吸收量大。 4.注意喷施部位 叶面追肥可与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以降低生产成 本;也可在肥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湿润剂,降低溶液的表面 张力,增大与叶片的接触面积提高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