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野生杜鹃杂交结实性研究

2022-05-0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l卷第2期 一159一 耿兴敏,张超仪,罗凤霞,等.中国野生杜鹃杂交结实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159—161 中国野生杜鹃杂交结实性研究 耿兴敏 ,张超仪 ,罗凤霞 ,王良桂 (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2.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摘要:以映山红和锦绣杜鹃2个种为母本进行自交,以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以及映山红亚属的 12个中国野生杜鹃种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结果表明,映山红作为母本杂交亲和性较好,锦绣杜鹃仅在自交及组内 杂交时获得杂交后代。映山红亚属内杂交亲和性较好;与有鳞类杜鹃亚属杂交后获得膨大子房,但子房内种子数很 少,杂交亲和性较差;与马银花亚属滇南杜鹃杂交后未获得膨大子房;与常绿杜鹃亚属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差异显著。 关键词:杜鹃属;育种;授粉;杂交亲和性 中图分类号:Q949.7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2—0159—02 杜鹃(Rhododendron L.)是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的总称, 色法和液体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Brewbaker— 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西施”。全世界约有 Kwack培养基进行离体培养 ,在双孔凹型载玻片孔内滴人 960种杜鹃花属植物,我国野生杜鹃花资源非常丰富 ]。杜 0.1 mL培养液,将充分混合的花粉均匀点入培养液,载玻片 鹃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 放人保湿培养皿内置于25℃人工气候箱中光照培养4 h。10 值 。国外杜鹃花杂交育种工作起步较早,截至2004年, 倍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花粉萌发情况,花粉管长度≥花粉粒 已登记的杜鹃花新品种达2.8万个 J,已培育出了耐寒、大 直径、四合体只要有1个萌发的花粉即视为已萌发,每处理统 花、早花、晚花和香花品种。国内杜鹃花育种工作起步较晚, 计1O个视野,每个视野花粉不少于50粒,至少重复3次。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截至2004年,只登记了34个品 1.2.2去雄、套袋、授粉开花前2—3 d对母本去雄套袋, 种 。关于杜鹃资源的应用与研究,尤其是新品种选育方 此时柱头已开始分泌黏液,于去雄当天09:0o一12:00常规人 面,我国的研究基础相当薄弱,仅有张长芹等 。 进行了报 工授粉,连续授粉2 d,授粉后继续套袋,第7天去除套袋。 道。我国杜鹃园艺栽培品种不到300个,与我国杜鹃资源大 1.2.3项目的测定授粉2个月后统计各杂交组合子房膨 国的地位极不相符。本研究以耐热性较好、分布区域较为广 大数,计算坐果率:坐果率=膨大子房数/授粉子房数× 泛的映山红(尼simsii)、锦绣杜鹃(尼pulchrum)为母本,以杜 100%。授粉3个月后收集蒴果,统计每个蒴果中的种子数。 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 参照Ureshino等的方法 ,对未完全成熟的种子进行组培, menanthes)、马银花亚属(subgen.Aza ̄astrum)以及映山红亚 在Ande ̄on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80 mg/L硫酸腺嘌呤、 属(subgen.Tsutsusi)的12个花大色艳、花期较长的野生杜鹃 50 mg/L GA3以及0.4 mg/L维生素B 进行组培。40 d后统 种为父本进行自交、杂交并分析结实性,选育出观赏性较高、 计萌发率:萌发率=萌发种子数/接种种子数×100%。 耐热性好的新杜鹃品种,并探讨杜鹃属植物远缘杂交的亲和 性,旨在为我国野生杜鹃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 2结果与分析 我国野生杜鹃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我国杜鹃的育种进程。 2.1 不同种类杜鹃花的花粉活力 1材料与方法 由表1可知,MTr染色法与花粉离体培养法测定结果存 在很大差异,如露珠杜鹃、马缨花花粉离体培养后花粉活力仅 1.1材料 为1.29%、3.29%,几乎没有花粉萌发,这或许是由于本研究 以南京地区栽培的映山红和锦绣杜鹃为母本进行自交, 中所用的离体培养基配方并不适用于这些品种的培养。但 以分属杜鹃属4个亚属5个组的12种野生杜鹃花作为父本 MTr染色结果表明,所有父本花粉活力在14%~34%之间, (表1),于映山红(2011年4月5日)、锦绣杜鹃(4月14日) 可用于杜鹃花的杂交授粉试验。同时,根据MTr花粉染色法 花期进行去雄、套袋、杂交。花粉于2011年3月28日采自中 结果,白花杜鹃花粉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其次是红花露珠杜 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一20℃保存备用。 鹃、滇南杜鹃、睫毛杜鹃等,美容杜鹃、映山红杜鹃花粉活力较 1.2方法 低。根据目前的测定结果可知,花粉活力与各品种的分类地 1.2.1花粉活力测定2011年3月31日同时采用MTY染 位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确。 2.2映山红的自交与远缘杂交亲和性 收稿日期:2012—08—06 由表2可知,映山红自交坐果率为70.3%,与不同产地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1820);江苏高校优势 的种内杂交坐果率有所提高;与同亚属同组白花杜鹃杂交坐 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PAPD)。 果率也比较高;与不同组大字杜鹃杂交的坐果率仅有8.3%。 作者简介:耿兴敏(1976一),女,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园林 映山红与常绿杜鹃亚属杜鹃杂交亲和性因父本的不同而不 植物种质创新与生理生化研究。E—mml:xmgeng76@163.COIn。 同,坐果率差异比较大,它与窄叶杜鹃的杂交亲和性最好;其 一16O一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2期 表1不同种类杜鹃的花粉活力 33.33%范围内,自交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33.33%。 2.3锦绣杜鹃自交与远缘杂交亲和性 从表3可知,映山红亚属映山红组的锦绣杜鹃自交坐果 率比较低,仅有13.9%,作为母本杂交亲和性较差,仅在自 映山红(R.simsii) (昆明) 映山红亚属映山红组 15.62fgh 7.79cde 34.14a 9.28cd 交、组内杂交时获得后代。锦绣杜鹃×映山红杂交坐果率最 高,所获种子数也最多。锦绣杜鹃与大字杜鹃杂交坐果率虽 白花杜鹃(R.mucrorta— turn) 然也比较高,但杂交3个月后收集蒴果时,子房已败育,并未 获得杂交种子。锦绣杜鹃与常绿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及杜 鹃亚属各品种的杂交亲和性差,部分杂交组合虽观察到膨大 的子房,但杂交3个月后,子房已败育,都未获得后代;对未成 熟种子进行组培,萌发率为11.7%一16.16%,比较低。 表3锦绣杜鹃的自交杂交亲和性 杂交组合 坐果率 蒴果平均种子萌发率 (%) 种子数(粒) (%) 大字杜鹃(R.schlippen- 映山红亚属轮bachi) 生叶组 窄叶杜鹃(R. ara ̄phyl-常绿杜鹃亚属常1um) 绿杜鹃组 红花露珠杜鹃(R.i ̄ora— turn ssp.pogonostylM,n1 22.92bed 8.78cd 19.78d吨11.58bc 28.19b 15.88ab H 露珠杜鹃(R.i ̄oratum) 马缨花(R.delava ̄) 美容杜鹃(R.calophytum) 大白杜鹃(R.deco ̄m) 麓l; 滇南杜鹃(R.hanc ̄kii) 马银花亚属长 蕊组 ~ 19.43a 20.00def 9.20cd 睫毛杜鹃(R.dlmtum) 薄皮杜鹃(R.tarone ̄e) 杜鹃亚属杜 25.37bc 鹃组 注:同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表2映山红的自交杂交亲和性 杂交组合 蒴果平均种子萌发率 种子数(粒) (%)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MTr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测定的杜鹃 花花粉活力差异显著,MTr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较高,部分 种花粉离体培养花粉萌发率很低,这可能与培养基的配方、培 养条件等有关,Brewbaker—Kwack培养基或许不适合露珠杜 鹃、马缨花等花粉的离体培养。张超仪等研究发现,杜鹃花花 粉离体培养过程中适宜的蔗糖、H,BO,、CaC1 浓度、最佳培养 基配方及培养条件等都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 。研究表明, 花粉活力与杂交亲和性相关值小于0.2,没有相关性。杜鹃 花杂交结实率与母本的选择关系密切,锦绣杜鹃与映山红同 注:“一”表示未获得杂交种子或种子没有萌发。下表同。 属映山红亚属映山红组,但与映山红相比,作为母本,其杂交 亲和性较差,仅在自交、组内杂交时获得杂交后代。杜鹃花杂 次是露珠杜鹃、大白杜鹃,坐果率分别为18.3%和24.3%,与 红花露珠杜鹃及美容杜鹃杂交坐果率较低;与马缨杜鹃杂交 没有得到膨大的子房。映山红×滇南杜鹃杂交组合亲和性较 交结实率与亲缘关系密切相关,映山红与同组杜鹃的结实率 高,杂交亲和性较好,与不同组杜鹃的杂交亲和性较差,并且 差,也没有得到膨大的子房。与杜鹃亚属杜鹃组的2个种杂 交均能得到膨大的子房,其坐果率分别为19.O%和31.9%。 映山红与各亚属各品种后代蒴果内平均种子数也存在很大差 存在种间差异;与不同亚属的种进行远缘杂交,部分种显示较 好的亲和性,部分种不亲和,种间差异显著。生态习性相近是 杜鹃杂交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映山红与锦绣杜鹃组内、 组问杂交亲和性较好。映山红与马银花亚属长蕊组的滇南杜 鹃杂交,未见膨大子房,杂交亲和性较差,这或许与2个品种 之间的亲缘关系有关。Kurashige等研究表明,马银花亚属长 蕊组杜鹃与杜鹃其他各亚属的亲缘关系较远” 。映山红与 杜鹃亚属的2个品种杂交,蒴果种子数较低,并且映山红×薄 皮杜鹃的杂交种子未见萌发。映山红属于无鳞类落叶灌木, 异,映山红×美容杜鹃杂交后代蒴果内平均种子数较高,约 83粒;其次是映山红×大字杜鹃和映山红×红花露珠杜鹃;其 他组合杂交后代每个子房的平均种子数大多在20粒左右;与 杜鹃亚属杜鹃组2个种杂交,膨大子房内种子数最少。种子组 培后,除映山红×窄叶杜鹃、映山红×露珠杜鹃、映山红×薄 皮杜鹃的种子没有萌发外,其他种子的萌发率在14.46%~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2期 一161一 朱瑶,何俊平,仲为伟,等.多头切花菊品种杂交亲和力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161—163 多头切花菊品种杂交亲和力分析 朱琚,何俊平,仲为伟,涂小云 (连云港花卉研究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杂交育种是产生多头切花菊新品种的有效方法。采用品种间杂交,不仅得到一批良好的育种材料,通过亲 和力分析,也对后续杂交育种提供有益借鉴。试验选取9个多头切花菊品种,配制25个杂交组合,共杂交181个花 序,获得14 618粒种子,成苗2 169株,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杂交亲本平均结实率和成苗率有明显差异,但 无相关性;南农菲紫是亲和性较好的亲本,南农宫粉x南农菲紫、南农金柠檬×南农功勋、南农金柠檬x南农勋章等组 合的亲和力较好。 关键词:多头切花菊;杂交育种;亲和力;结实率;成苗率 中图分类号:S68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2—0161—03 切花菊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多头切花菊由于其花色鲜 成无性系新品种。本试验通过广泛的杂交组合配制,分析杂 艳、保鲜期长等特点,成为人们Et常用花的新宠,每年都有新 交亲本之间的亲和性,有助于为后续杂交育种提供借鉴,从而 品种不断推出,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杂交 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 育种是最有效、最主要的育种方式,据统计,目前绝大多数的 切花菊品种都是由人工杂交所得 。选择得当的亲本进行 1材料与方法 杂交,1—2年内就可获得大量变异后代,通常4—5年便可育 1.1试验材料 选取了从南京农业大学成功引种的9个成熟多头切花菊 收稿日期:2012—06—29 品种(品种特性如表1)作为杂交亲本,配制杂交组合25个 作者简介:朱瑁(1984一),女,江西瑞金人,硕士,农艺师,从事观赏 (表2)。 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和生产技术推广工作。Tel:(0518)81180155; 1.2试验方法 E—mail:lygⅡ0wer@163.corn。 201 1年8月上旬,在钢架大棚内定植9个多头切花菊, 而杜鹃亚属属于有鳞类杜鹃。有鳞杜鹃与无鳞杜鹃的杂交一 [6]张长芹,冯宝钧,吕元林.杜鹃花属的杂交育种研究[J].云南植 直比较困难u ,这或许可部分解释映山红与杜鹃亚属2个品 物研究,1998,20(1):94—96. 种杂交结实率、种子萌发率较低的原因。映山红与常绿杜鹃 [7]张长芹,罗吉凤,冯宝均.杜鹃花新品种“朝晖”和“红晕”[J]. 组各个种的杂交亲和性不同,进一步说明杜鹃各种杂交亲和 园艺学报,2002,29(3):296. 性的差异性或许与其目前的形态学分类地位关系不大。Wil— [8]张长芹,罗吉凤.杜鹃花新品种“金踯躅”和“紫艳”[J].园艺学 liams等关于杜鹃杂交亲和性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 报,2002,29(5):502. 本研究中,所有杂交组合都在授粉3个月后收集膨大子房,剥 [9]刘晓青,苏家乐,李畅,等.杜鹃花杂交、自交及开放授粉结实 性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4):145—148. 出种子进行组培。每个杂交组合内的平均种子数及种子萌发 [1O]刘晓青,苏家乐,李畅,等.高山杜鹃新品种“富丽金陵”[J]. 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或许与不同杂交组合子房败育时 园艺学报,2011,38(11):2237—2238. 间差异以及种子的成熟程度不同有关。杂交后种子萌发率的 [11]Kearns CA,InouyeDW.TechniquesforpoUination biologists[M]. 差异或许也与组培配方有一定关系,不同杂交组合适宜的配 Colorado,Niwot:University Press of Colorado,1993. 方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12]Ureshino K,Miyajima I,Akabane M.Effectiveness ofthree—way crossing for the breeding of yeUow—floweerd evergreen azalea[J]. 参考文献: Euphytica,1998,140:113一l18. [13]张超仪,耿兴敏.六种杜鹃花属植物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1]方瑞征.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2,30(1):92—99. l3—14. [14]余树勋.杜鹃花[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102—104. [2]冯国楣.中国杜鹃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5]Kurashige Y,Etoh J—I,Handa T,et a1.SeetionM relationships in [3]陈刚,金慧子,李雪峰,等.杜鹃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 the genus Rhododendron(Efieeeae):evidence from matK and tmK 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8,26(4):255—257. intron sequences[J].Plant Syst Evol,2001,228:1—14. [4]Leslie A C.The international Rhododendron register&checklist [16]Williams E G,Knox R B,Rouse J L.Pollination sub—systems dis— [M].London: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2004. tinguished by pollen tube arrest after incompatible interspeeies eros. [5]张艳红.我国杜鹃花的繁育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 ses in Rhododednron(Eficaceae)[J].Journal of Cell Science, 35(23):7170—7171。7209; 1982,53:255—2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