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9,分数:39.00)
1.按照本国政府对于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所划分的国家类型,不包括______
A.主权国 B.民主国 C.部分主权国 D.殖民地国家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国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本国政府对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可以把国家划分为主权国、部分主权国和殖民地国家。答案为B。
2.根据亚里士多德对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变态国家不包括______
A.专制国家 B.君主国家 C.寡头国家 D.暴民国家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亚里士多德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三类: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在这三类国家中,又有正常国家和变态国家之分,正常国家包括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变态国家包括:专制国家、寡头国家、暴民国家。答案为B。 3.亚里士多德称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正常国家为______
A.民主国 B.君主国 C.贵族国 D.主权国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亚里士多德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君主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国家;贵族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国、家;民主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多数人,即民众手中的国家。这三类国家又有正常国家和变态国家之分,正常国家是指为多数人谋福利的国家,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即属于这类国家。变态国家是指以谋私利为目的的国家,包括:专制国家(一人掌权),寡头国家(少数人掌权),暴民国家(多数平民掌权)。答案为C。 4.最早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的是______
A.亚里士多德 B.马基雅维里 C.柏拉图 D.马克思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答案为A。
5.亚里士多德把一人掌权的正常国家称为______
A.君主国 B.贵族国 C.专制国 D.寡头国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亚里士多德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这三类国家又有正常国家和变态国家之分,正常国家是指为多数人谋福利的国家,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属于这类国家。其中,君主国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答案为A。 6.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______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
A.国家名称 B.国家本质 C.国家规模 D.国家政体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所谓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答案为B。
7.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的是______
A.亚里士多德 B.马克思主义 C.黑格尔 D.资产阶级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答案为B。 8.决定国家本质的是______
A.处于被剥削、被奴役地位的阶级 B.占有剩余价值的剥削阶级 C.居于社会中间地位的阶级
D.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正是由这种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决定的。答案为D。
9.剥削者类型的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______
A.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B.以统治劳动人民为基础的 C.以镇压无产阶级为目的 D.以满足人们需要为目的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剥削者类型的国家包括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经济制度都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都是少数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答案为A。
10.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所______决定的。
A.社会政治基础 B.社会经济基础 C.阶级统治基础 D.社会文化基础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一切国家,都是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都是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答案为B。
11.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类型划分的标准,科学地揭示了______
A.国家的起源 B.国家的作用 C.国家的形式 D.国家的本质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明确地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历史特点。也只有通过对国家历史类型的分析,才能正确地观察到每个国家的具体的阶级内容,从而揭示出国家的本质特征。答案为D。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是______
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争夺 B.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C.人们观念的深刻变化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答案为D。
13.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是______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它与一切剥削者历史类型的国家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答案为D。 14.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______
A.政治革命 B.政治改良 C.政治革新 D.政治暴乱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是社会政治发展的质变。答案为A。
15.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改良的正确态度是______
A.拥护改良 B.反对一切改良 C.以改良代替改革 D.反对用改良否定革命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革命的形势还未成熟,革命的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推翻旧政权时,采用改良的方法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反对改良,而是反对用改良否定革命。答案为D。 16.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次要的、辅助性的方法是______
A.政治革命 B.暴力斗争 C.政治改良
D.武装夺取政权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无产阶级斗争的主要的、基本的方法,而改良则是一种次要的、辅助性的方法,其目的是积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答案为C。 17.革命的根本问题是______问题。
A.国家主权 B.国家政权 C.政治统治 D.阶级统治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革命阶级推翻旧的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必然要遭到旧的统治阶级的激烈反抗。答案为B。
18.______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A.母系氏族制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贵族制国家 D.奴隶制国家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是随着原始公社制度的崩溃、奴隶占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答案为D。
19.国家历史类型变革的实际进程表明,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的更替都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的。
A.社会变革 B.经济发展 C.生产力发展 D.和平手段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国家历史类型变革的实际进程已表明: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都是通过社会变革更替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后一种剥削制度,资产阶级是最后一个剥削阶级。答案为A。 20.反映和体现奴隶制国家本质的是______
A.奴隶制国家的职能 B.奴隶制国家的阶级结构 C.奴隶制国家的意志 D.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就是通过其职能反映和体现的,奴隶制国家的内部职能是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而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防止本国领土被别国侵略。答案为A。 21.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的核心是______
A.农业所有制 B.土地所有制 C.手工业所有制 D.工业所有制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封建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答案为B。 22.研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认识封建制国家的出发点是______
A.分析封建制国家的实质
B.分析封建社会宗教化的意识形态 C.分析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D.分析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分析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是我们研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认识封建制国家的出发点。答案为C。 23.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的是______
A.雅典 B.古罗马 C.斯巴达 D.古埃及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表现为“人民大会”具有很大权力和公职人员是由选举和抽签产生的。答案为A。 24.提出“国家就是最高的地主”观点的是______
A.列宁 B.马克思 C.斯大林 D.毛泽东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指出:“同直接生产者直接相对立的,如果不是私有土地的所有者,而是像在亚洲那样,是既作为土地所有者同时又作为主权者的国家,那么,地租和赋税就会合为一体,或者不如说,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任何同这个地租形式不同的赋税。……在这里,国家就是最高的地主。”(记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本,第894页。)答案为B。 25.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______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地主占有制、领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和自耕农占有制。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答案为A。
26.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______
A.地主占有制 B.领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即A、B、C、D这四种形式。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答案为A。
27.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的本质是______
A.国家占有制 B.自耕农占有制 C.领主占有制 D.地主占有制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封建土地国有制名义上是国家占有土地,但本质上不过是扩大了的地主所有制。答案为D。 28.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农民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之间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落后生产力和土地占有者需要之间的矛盾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在封建的经济关系中,大土地占有者和农民之间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农民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为B。 29.在国家结构方面,西方实行的是______
A.分权制衡制
B.三权分立制 C.中央集权制 D.分封割据制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封建社会时期,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据制。答案为D。 30.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______
A.中央集权制 B.三权分立制 C.地产权力等级制 D.官僚等级制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力等级制。中国的专制官僚政体是随着中国的封建的地主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答案为D。 31.我国第一个封建官僚政权是______
A.夏朝 B.西汉 C.秦朝 D.商朝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我国第一个封建官僚政权是秦朝,秦朝已经有了较为严密的官僚等级制度。答案为C。
32.我国形成九品三十等的官僚等级制度是在______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魏晋时代形成了九品三十等的官僚等级制度,此时的官僚制度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和复杂,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用。答案为B。
33.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宗教从来没有直接干涉政治的权力。中国惟一在本土产生并遍及全国的宗教是______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地主制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它既需要有一种宗教化的、以盲目信仰为基础的政治文化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又不允许在自身之外存在任何其他的政治力量。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宗教从来没有直接干涉政治的权力。道教是惟一在中国本土产生并遍及全国的宗教,它起源于老庄的“无为”思想,本身就带有与政治脱离的虚无主义倾向。答案为A。
34.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国家采取了一种特殊方法来建立其思想统治,即把______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国家为实现其思想统治的功能而采取了一种特殊方法,就是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原因是孔子的哲学思想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而这样做又可以避免产生一个独立于国家之外的教会组织。答案为A。
35.在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最重要手段是______
A.直接利用宗教 B.间接利用宗教 C.政治思想宗教化 D.直接利用封建迷信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在统治人民思想方面,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把适应政治需要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国家实现其思想统治功能的最重要手段。答案为C。 3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___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B.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C.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间的矛盾 D.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统治,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答案为A。
37.人类历史上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复杂的国家机器是______
A.社会主义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制国家 D.奴隶制国家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组织化、制度化,是人类历史上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复杂的国家机器。答案为B。 38.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是指______
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专政 C.工人阶级专政 D.工农联盟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答案为A。
39.工农两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______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A.民族资产阶级 B.工商业者 C.商人阶级 D.知识分子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工农两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答案为D。
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
40.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变态的国家包括______
A.专制国家 B.君主国家 C.寡头国家 D.暴民国家 E.贵族国家
(分数:2.00) A. √ B. C. √ D. √ E.
解析:[解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变态国家是指以谋私利为目的的国家,包括:专制国家(一人掌权),寡头国家(少数人掌权),暴民国家(多数平民掌权)。答案为ACD。 41.现代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分为______
A.法治国 B.民主国 C.共和国 D.专制国 E.福利国
(分数:2.00)
A. √ B. √ C. D. √ E. √
解析:[解析] 现代的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分为法治国、民主国,专制国、福利国等。答案为ABDE。 42.关于国家分类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国家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B.同一社会经济基础的一些国家,不一定都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 D.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指国家的分类问题 E.系统的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马克思开始的
(分数:2.00) A. √ B. C. √ D. √ E.
解析:[解析] 国家分类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国家的分类标准应该是各种国家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历史类型的理论,从国家的本质出发,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分类问题,把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B项目错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一切国家必定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因为都是同一类型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E项错误,亚里士多德最早对国家进行系统地分类。答案为ACD。 43.人类历史上已产生的国家历史类型有______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民族民主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E.资本主义国家
(分数:2.00) A. √ B. √ C. D. √ E.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历史类型的理论,从国家的本质出发,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分类问题,把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答案为ABDE。 44.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的区别是______
A.马克思主义者一概地反对改良,改良主义者主张改良 B.前者不满足于改良,后者满足于改良
C.前者不停留在改良上,后者停留在改良上
D.前者认为改良必须服从革命的原则和目的,后者满足于统治阶级的让步 E.前者主张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后者甚至阻止群众革命
(分数:2.00) A. B. √ C. √ D. √ E. √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一概地反对改良,但不满足于改良,不停留在改良上,改良必须服从革命的原则和目的。改良是为了积蓄革命力量,进而夺取政权,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而改良主义者则是停留在改良上,满足于统治阶级的让步,甚至阻止群众革命,实质上是旧的社会制度的维护者。答案为BCDE。 45.下列关于奴隶制国家阶级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奴隶主不仅可以占有和买卖奴隶,而且可以随意杀戮奴隶 B.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经济权利 C.奴隶不过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生产工具
D.广泛使用奴隶劳动,使自由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到破产,逐渐沦为自由贫民
E.奴隶制国家的阶级结构激发了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同时也激发了自由贫民与奴隶主间的矛盾
(分数:2.00) A. √ B. √ C. √ D. √ E. √
解析:[解析] 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占有制,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奴隶本身。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奴隶主享有一切权利,不仅可以占有和买卖奴隶,而且可以随意杀戮奴隶。奴隶则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他们不过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生产工具。由于广泛地使用奴隶劳动,其结果使自由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到破产,成为了自由贫民。奴隶占有制国家的这种阶级结构,必然地形成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尖锐矛盾,同时自由贫民与奴隶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这种矛盾达到尖锐时则爆发大规模的奴隶暴动和奴隶起义。答案为ABCDE。 46.奴隶制国家的实质是______
A.统治权力集中于一个人 B.奴隶主阶级实行的政治统治 C.少数人拥有统治权力
D.奴隶主对奴隶进行的阶级专政 E.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分数:2.00) A. B. √ C.
D. √ E.
解析:[解析] 奴隶制国家无论采取的是君主制、贵族制还是民主制,它们的实质都是奴隶主阶级实行的政治统治,都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的阶级专政。答案为BD。 47.下列奴隶制国家中,采用贵族制统治形式的是______
A.雅典 B.古罗马 C.古埃及 D.斯巴达 E.古印度
(分数:2.00) A. B. √ C. D. √ E.
解析:[解析] 奴隶制国家中,古罗马和斯巴达采取的是贵族制,其中古罗马表现为元老院掌握重权,而斯巴达则是长老会议掌握重权,元老院和长老会议都由奴隶主阶级中的少数显要贵族组成。答案为BD。 48.古代奴隶制国家中采取君主制统治形式的有______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巴比伦 D.亚速 E.波斯
(分数:2.00) A. √ B. C. √ D. √ E. √
解析:[解析] 古代奴隶制国家中,埃及、巴比伦、亚速、波斯等东方国家均采用君主制,国家的权力集中在世袭的君主身上,被称为东方暴君制。答案为ACDE。 49.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______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E.私人占有制
(分数:2.00)
A. √ B. √ C. √ D. √ E.
解析:[解析]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地主占有制、领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和自耕农占有制。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答案为ABCD。 50.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曾出现过的土地国有制形式有______
A.屯田 B.职田 C.农庄 D.均田 E.营田
(分数:2.00) A. √ B. √ C. √ D. √ E. √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在中国封建社会以前曾出现过屯田、营田、职田、农庄和均田等土地国有制形式,但是,它们本质上不过是扩大了的地主所有制。答案为ABCDE。 51.中国和西方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有______
A.国家结构方面 B.权力结构方面 C.统治思想方面 D.社会制度方面 E.统治对象方面
(分数:2.00) A. √ B. √ C. √ D. 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中国和西方封建国家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据制;在统治思想方面,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西方则主要借助于宗教信仰;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力等级制。答案为ABC。
52.在领主制的封建社会里,领主在得到分封的土地时,同时也得到了这块土地上的“特恩权”,包括______
A.行政特权 B.立法特权 C.司法特权 D.军事特权
E.铸币特权
(分数:2.00) A. √ B. √ C. √ D. √ E. √
解析:[解析] 在领主制的封建社会里,领主个人集中了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力。领主在得到分封的土地时,也享有这块土地上的“特恩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军事、铸币等特权。答案为ABCDE。
53.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宗教有______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E.儒教
(分数:2.00) A. √ B. √ C. √ D. E.
解析:[解析]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中国惟一在本土产生并遍及全国的宗教是道教。答案为ABC。
54.中国封建制国家政治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其主要工具有______
A.孔孟之道 B.封建宗法思想 C.道教 D.佛教 E.伊斯兰教
(分数:2.00) A. √ B. √ C. D. E.
解析:[解析] 利用孔孟之道和封建宗法思想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以此来麻痹人民,使其服从统治,是中国封建制国家政治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答案为AB。
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3,分数:9.00)
55.国家历史类型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解析: 56.领主占有制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领主占有制是西方封建社会大部分时期中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土地由国王封赐给大封建主,然后不规则逐级分封给各级领主。下级领主对上级领主承担一定的义务。) 解析: 57.宗法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宗法是指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主要表现为同姓宗族内部分为大宗、小宗和嫡长子继承等。) 解析:
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12.00)
58.简述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社会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的一切国家的共同特性的概括。 (2)具有共同的阶级本质。 (3)具有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 解析:
59.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官僚制的特点。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 (2)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 (3)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解析:
60.为什么在中国封建社会,宗教从来没有直接干涉政治的权力?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情况与西方不同,它是以地主制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因此,它既需要有一种宗教化的、以盲目信仰为基础的政治文化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又不允许有一个像西方的教会那样的组织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宗教从来没有直接干涉政治的权力。中国惟一在本土产生并遍及全国的宗教——道教,本身即具有脱离政治的虚无主义倾向。此外,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传入中国后即消除了其参与政治的传统。这种情况完全是适应中央集权制的结果,表明地主阶级的国家政权不允许在自身之外存在任何其他的政治力量,同时也决定了宗教在中国不能直接作为控制政治文化的手段。) 解析:
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10.00)
61.试述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及其意义。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认为,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实行的阶级统治,就有什么类型的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同一社
会经济形态的一切国家,都是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都是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2)根据这一标准,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四种社会生产方式,即奴隶制生产方式、封建制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此,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别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历史类型的概念,明确地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历史特点。它是国家分类的最科学的标准和依据。只有通过对国家历史类型的分析,才能正确地观察到,在各种外表特征的掩盖下每个国家的具体的阶级内容,从而揭示出国家的本质特征,也才能做到对国家进行科学地分类。) 解析:
62.革命与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并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而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2)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现象,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当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就会起来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而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3)由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革命阶级推翻旧的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必然要遭到旧的统治阶级的激烈反抗。所以,革命不是一种和平的进化过程,而必须用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它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良则是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改造过程。)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