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论文

2022-06-0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论文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一)北京同仁堂简介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 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同仁堂品牌誉满海内外,其优势得天独厚。同仁堂商标已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同时,在世界 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并在台湾进行了第一个大陆商标的注册。同仁堂的著名商标和优秀品牌已成为同仁堂集团不断发展的特有优势。

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 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 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 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 全部 生产线通过国家 GMP认证,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2004年 投资1.5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通过了GMP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的评比中蝉联第四、第五届排名第一,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创业板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 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 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 的 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 1032工程”。同仁堂人有信心有能力把同仁堂集团建设成为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通过全面提升同仁堂现有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同仁堂人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弘扬同仁堂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药事业做出贡献。 (二)北京同仁堂上市概述

公司经营范围: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公司是制造、加工、销售中成药的专业公司,年产中成药约 21 个剂型、400 余种,主要产品有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国公酒等中成药。

20世纪90年代初,同仁堂集团贷款高达数亿元,欠银行利息数千万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生产经营处于十分困窘的境地。在这 种境地下,如何扭亏为盈?如何使百年品牌继续生存与发展?梅群介绍,1997年,在同仁堂领导的认同下,抓住了股改上市的历史机遇,通过剥离部分绩优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3.54亿元,实现了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困境。2000年,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剂型新的1亿元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2.4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被证券界称为“同仁堂模式”。 对于同仁堂来说,上市后大部分绩优资产进入了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留在母体,给母体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同仁堂集团公司在保证上市公司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将集团公司所属部分企业委托给两个上市公司管理,运用上市企业的管理机制改造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先后有 12家集团公司企业进入两个上市公司。委托管理的成功,不但为母体脱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盘活了大约5亿元的存量资产,过去企业的包袱通过机制的转变,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资源和动力。同时,同仁堂加大内部改制的力度,同仁堂集团公司全部企业均已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制改造,全部实现了盈利,体制机制的成功变革为同仁堂的发展开拓了更辽阔的空间。 本文以笔者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为基础,结合其它相关知识,拟通过对上市公司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和年度报告的分析,阐述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试指出该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对评估该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价值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结构分析

具体的资产结构见表-1和图-1:

表1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结构一览表 2004 2005 2006

流动资产 68.47% 65.64% 67.44% 固定资产 30.34% 32.90% 31.82% 长期投资 0.99% 1.35% 0.63%

无形及递延资产 0.20% 0.11% 0.10%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同仁堂2004-2006年财务报表整理, http://www.tongrentang.com/trtgp/index.php

图1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同表1

如图1和表1所示,从结构上来看,在同仁堂的总资产中,流动资产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在65.64%至68.47%之间,固定资产占了30%左右,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所占比例很小。流动资产比例越高,意味着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越强,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但另一方面,如果该比例过高,由于公司的资金过多地投入在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的短期资产上,又会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当然,这样的资产结构与行业因素有关,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是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趋势上看,资产结构趋于稳定。这反映了该企业生产规模趋于稳定,没有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 (二)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

衡量短期偿债的指标有: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4)现金流量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该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见表2: 表2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一览表 2004 2005 2006

流动比率 2.62 2.80 3.08 速动比率 1.29 1.21 1.43 现金比率 0.96 0.81 1.06 现金流量比率 0.45 0.22 0.46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同仁堂2004-2006年财务报表数据计算整理http://www.tongrentang.com/trtgp/index.php

根据西方经验,流动比率在2:1比较合适,该公司流动比率为2.6-3左右,属于正常范围 ,但流动比率有上升趋势,过大的速动比率容易造成资金闲置。速动比率一般认为1:1比较合适。该公司速动比率为1.2-1.4左右,从数值上来看属于正常范围。该公司现金比率偏高,意味着企业拥有过多的获利能力较低的现金类资产,企业资产未得到合理利用。经营流量比率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足以抵付流动负债的倍数。该企业这一比率偏低,说明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流动负债,可能与企业的应收账款偏高有关。 2、长期偿债能力

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3)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该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见表3:

表3 北京同仁堂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一览表 2004 2005 2006

资产负债率 0.27 0.24 0.23 股东权益比率 0.60 0.62 0.63 偿债保障比率 2.30 4.78 2.24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同仁堂2004-2006年财务报表数据计算整理

该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值约为25%左右,这反映公司资产由25%是来源于举债,也就是说每25元的债务就有100元资产作为偿还后盾。但单凭这一指标,并不能简单地加以评价。股东权益比率越大,则资产负债率就越低,长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偿债保障比率反映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全部债务所需的时间。用这一比率可以衡量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认为,这一比率越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该公司这一比率最高达到4.78,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过低的问题,这在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时候已经分析了。 (三)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有:

(1)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3)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表4 北京同仁堂营运能力指标一览表 2004 2005 2006

应收账款周转率 11.57 9.64 8.43 存货周转率 1.15 1.09 1.02 总资产周转率 0.78 0.71 0.63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赊销商品之后收回货币资金的速度。可以看出,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企业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由2004年的31天变为2006年的42天。企业应收账款收款速度变慢。企业存货周转率大致不变,但存货周转天数较大,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约为340天左右。总资产周转率偏低但较为稳定。这说明企业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不高,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置资产,以提高总资产利用率。

(四)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1、利润趋势

企业的利润趋势见图2:

图2 北京同仁堂利润趋势图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同仁堂2004-2006年财务报表整理http://www.tongrentang.com/trtgp/index.php

可以看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和净利润都较为平稳,但2006年出现了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 2、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

(1)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3)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

(4)每股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平均股数

(5)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普通股平均股数 (6)每股股利=(现金股利-优先股股利)/普通股平均股数 表5 北京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 2004 2005 2006

资产报酬率 9.10% 8.22% 4.95% 销售毛利率 46.73% 44.80% 40.38% 股东权益报酬率 9.10% 10.21% 6.57% 每股利润 0.79 7.75 4.02 每股现金流量 1.15 4.93 9.90 每股股利 0.28 2.33 2.79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同仁堂2004-2006年财务报表数据计算整理 http://www.tongrentang.com/trtgp/index.php

可以看出,公司资产报酬与销售毛利率呈下降趋势,这与医药企业竞争压力加剧有关。但各项指标均为正直,反映了企业仍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每股利润、每股现金流量和每股股利变化幅度较大,这与企业的分配政策有关。 三、总体评价

首先,从成长性来看,同仁堂发展较为稳定,主营业务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同仁堂的资产、利润的增长是实实在在的。

其次,营运能力方面,同仁堂的营运能力较高,但营运水平由下滑的趋势。

再次,偿债能力方面,同仁堂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均较强,原因在于它的资产流动好,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可变现性良好,盈利能力较强,资本结构又属于合理范围,现金流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综合来看,同仁堂的资本结构合理,主营业务突出,所处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强,资产利用效率高。说明公司业务运转良好,经济效益较高,是一家较为稳定、蓬勃向上的公司。 四、完善同仁堂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从会计报表可以看出,同仁堂的主要缺陷是赢利水平的下降。公司赢利能力和利润率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资产报酬率2006年比2004年下降了近一倍。销售毛利率也下降了6个百分点。这与医药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以及现实中人们对更倾向于西医更淡化了中医药的作用。同仁堂作为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从经营理念上进行改革,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具 体的做法有: (一)确立正确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

企业无论大小,也不管是什么组织形式,做企业都需要有正确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只有确立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才能为企业指明发展的道路。北京同仁堂是有着334年悠久历史的中医药行业的老企业,300多年来,同仁堂严格遵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如此的经营理念,使同仁堂发展成为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海内外70多家分店,总资产3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一般来说,科学的企业经营理念不单要求全体职工能够理解与内化,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期与转型期坚持与秉承,更要在市场的检验与选择中不断充实与完善,实现理念创新。

(二)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

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相比较,只能算作是一种“亚文化”,它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受传统文化影响。杜拉克说,“企业文化符合民族的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扎根久存”。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头活水,扎根与生长的土壤。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心理与习俗的历史积淀,它世代相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民族和一定地域内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维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批判民族虚无主义,理直气壮地继承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培育企业文化服务。家族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借鉴和吸收五千年华夏文明,也可以挖掘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宝库,塑造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根基的优秀而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三)借鉴国外家族企业文化成功的塑造模式

国外的家族企业及其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市场发育也比较完善。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模式,因而,我国家族企业文化塑造可以吸收国外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尤其是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西方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有参考借鉴价值,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吸收,使用拿来主义,用批判的精神吸取和借鉴,最主要的是借鉴他们在培育、发展企业文化过程中所经历和采用的模式,寻找我们自己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企业文化建设最终还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走自己的路。

(四)加强学习,建立学习型领导团队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缔造者、经营者的文化修养和价值取向有密切的关系,家族企业尤其明显,因此无论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要加强学习。首先企业的领导团队要成为学习型群体,

开学习风气的先河。其次要鼓励普通员工学习,确立激励机制,倡导全员学习的风气。对于我国家族企业来说,普遍建设学习型组织存在很大的难度,最主要的就是创业者和其主要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依靠其家长式的领导方式与家庭式的领导集体形成好的工作作风和企业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