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木工程材料学习指导书2009_答案

2022-04-05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程材料学习指导书2009_答案

⼟⽊⼯程材料概述及基本性质思考题与习题:⼀、填空

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机材料、复合材料三⼤类。2、建筑材料按使⽤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两⼤类。

3、我国建筑材料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委⾏业标准、地⽅标准、企业标准四类,国家标准代号为: GB ,企业标准代号为QB 。

4、材料标准表⽰由标准名称,标准分类,标准编号,实施年份四部分组成。

5、《蒸压加⽓混凝⼟砌块》(GB/T11969-1997)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意为:GB : 国家标准, T : 推荐标准,11969 : 标准编号,1997 : 实施年份。

6、某材料的密度为2.5,表观密度为1.8,该材料的密实度为 0.72 ,孔隙率为 0.28 。7、⽔可以在材料表⾯展开,即材料表⾯可以被⽔浸润,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性。8、材料的吸⽔性⼤⼩⽤吸⽔率表⽰,吸湿性⼤⼩⽤含⽔率表⽰。9、含⽔率为5%的湿砂1000g中,含⼲砂 952.38 g,⽔ 47.62 g。10、材料的耐⽔性⽤软化系数表⽰,耐⽔材料的K R≥ 0.85 。11、⼀般来说,材料含⽔时⽐其⼲燥时的强度低。

12、墙体受潮后,其保温隔热性会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材料受潮后导热系数明显增⼤的缘故。13、当某材料的孔隙率增⼤时,下表中的性质将如何变化。(增⼤↑,下降↓,不变-,不定?)

14、某钢材直径10mm,拉伸破坏荷载为31.5KN,该钢材的抗拉强度为 401.07MPa 。15、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

16、材料在使⽤环境中,除受荷载作⽤外,还会受到物理作⽤、化学作⽤和⽣物作⽤等周围⾃然因素的作⽤影响其耐久性。⼆、是⾮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含⽔率为2%的湿砂重100g,其中⽔的重量为2g。()

2、热容量⼤的材料导热性⼤,受外界⽓温影响时室内温度变化较快。()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封闭微孔的导热系数⼤。()4、同⼀种材料,其表观密度越⼤,则其孔隙率越⼤。 ( )5、吸⽔率⼩的材料,其孔隙率⼩ 。 ( )

6、材料在进⾏强度试验时,⼤试件较⼩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 ( )

7、材料在进⾏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 ( )

8、材料的孔隙率越⼤,则其抗冻性越差。 ( )

9、软化系数越⼤的材料,长期受⽔作⽤后,其强度降低越多。 ( ) 10、材料的⽐强度值越⼩,说明该材料愈是轻质⾼强。( ) 三、名词解释

1、 表观密度:材料在⾃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 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在⾃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3、 空隙率:散粒状材料颗粒间的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4、 ⽐强度: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5、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环境中吸收⽔分的性质。

6、抗冻性:材料在吸⽔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四、选择题 (单选)

1、对于同⼀材料,各种密度参数的⼤⼩排列为( )。

①、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②、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③、堆积密度>密度>表观密度 ④、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度 2、憎⽔性材料的润湿⾓θ( )。①、90o≤ ②、>90o③、0o

= 3、当某材料的孔隙率增⼤时,其吸⽔率( )。①、增⼤ ②、减⼩ ③、不变化 ④、不⼀定

4、材料的耐⽔性指材料( )⽽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①、在⽔作⽤下 ②、在压⼒⽔作⽤下 ③、长期在饱和⽔作⽤ ④、长期在潮湿环境下

5、某混凝⼟标准试件经28d 标准养护后测得其抗压强度为22.6Mpa ,同时⼜测得同批混凝⼟⽔饱和后的抗压强度为21.5Mpa,⼲燥状态下测得的抗压强度为24.5Mpa,该混凝⼟的软化系数为()。①、0.95 ②、0.92 ③、0.13 ④、0.88

6、材料的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渗透的性质。①、⽔②、潮⽓③、压⼒⽔④、饱和⽔

7、在寒冷地区环境中的结④构设计和材料选⽤,必须考虑材料的()。①、吸⽔性②、耐⽔性③、抗渗性④、抗冻性

8、⼀块砖重2625g,其含⽔率为5%,该砖所含⽔量为()。①、131.25g ②、129.76g ③、130.34g ④、125g9、含⽔率为5%的砂220g,将其⼲燥后的重量为()。①、209g ②、200g ③、209.52g ④、210g10、关于材料的导热系数,以下哪个不正确?()①、表观密度⼩,导热系数⼩②、含⽔率⾼,导热系数⼤

③、孔隙不连通,导热系数⼤④、固体⽐空⽓导热系数⼤11、评价建筑材料保温隔热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是()。

①、体积、⽐热②、形状、容重③、含⽔率、空隙率④、导热系数、热阻

12、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若A的表观密度⼤于B的表观密度,则A的保温效果⽐B ( )。①、好②、差③、差不多

13、材料吸⽔后,将使材料的()提⾼。

①、耐久性②、强度及导热系数③、密度④、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14、对于某材料来说,⽆论环境怎么变化,其()都是⼀个定值。①、密度②、表观密度③、导热系数④、平衡含⽔率15、材料的抗弯强度与试件的以下哪个条件⽆关?()①、受⼒情况②、材料质量③、截⾯形状④、⽀承条件16、选择承受动荷载作⽤的结构材料时,应选择()的材料。①、弹性②、塑性③、脆性④、韧性17、下列材料中,()属于韧性材料。①、烧结普通砖②、钢材③、混凝⼟④、⽯材五、计算

1、某材料的⼲质量为105g,⾃然状态下的体积为40cm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33cm3,计算其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解:密度=105/33=3.18g/cm3表观密度=105/40=2.625 g/cm3D=2.625/3.18=0.825 P=1-D=0.175

2、⼀块普通烧结砖的外形尺⼨为240mm×115mm×53mm,吸⽔饱和后重2940g,烘⼲⾄恒重为2580g。

将该砖磨细并烘⼲后取50g,⽤李⽒瓶测得其体积为18.58cm3。试计算该砖的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重量吸⽔率、开⼝孔隙率及闭⼝孔隙率。

解:密度=50/18.58=2.69g/cm3表观密度=2580/(24×11.5×5.3)=1.76g/cm3孔隙率P=1-1.76/2.69=0.3457=34.57%质量吸⽔率Wm=(2940-2580)/2580=13.95%开⼝孔隙体积V K=(2940-2580)/1=360cm3开⼝孔隙率P K=360/(24×11.5×5.3)=24.61%闭⼝孔隙率P B=P-P K=34.57%-24.61%=9.96%

3、某⽯灰岩⽯的密度为 2.62g/cm3,孔隙率为 1.2%。将该岩⽯破碎成碎⽯,碎⽯的堆积密度为1580kg/m3,计算此碎⽯的表观密度和空隙率。

解:表观密度=2.62×(1-1.2%)=2.59 空隙率=1-1.58/2.59=40%

4、烧结粘⼟砖进⾏抗压试验,⼲燥状态下的破坏荷载为207KN,饱和⽔状态下的破坏荷载为172.5KN,砖的受压⾯积均为115×120mm2。试问该砖能否⽤于⽔中结构。解:软化系数172.5/172.50.8330.85

207/207RAKA

===<该砖不能⽤于⽔中结构。

5、某混凝⼟配合⽐中,需⼲砂660kg,⼲⽯⼦1240kg,施⼯现场砂含⽔率为4%,⽯⼦含⽔率为1%。计算施⼯中砂、⽯⼦的⽤量。

解:砂:S=660×(1+4%)=686.4Kg ⽯⼦:G=1240×(1+1%)=1252.4Kg

6、已知碎⽯的表观密度为2.65g/cm3,堆积密度为1500kg/m3,砂⼦的堆积密度为1550kg/m3,求2.5m3松散状态的碎⽯⾄少需要多少重量的砂⼦才能填满其空隙。解:空隙率p=1-1.5/2.65=43.4%2.5m3碎⽯中空隙体积V=43.4%×2.5=1.085m3

砂质量m=1.085×1550=1681.75Kg⽓硬性胶凝材料思考题与习题:⼀、填空

1、建筑⼯程中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胶结为整体,并具有⼀定机械强度的材料称为胶凝材料。

2、⽓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中硬化,也只能在空⽓中保持并发展强度,只适⽤于地上或⼲燥环境中的⼯程;⽔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中硬化,⽽且能更好的在⽔中凝结硬化,保持并发展强度,适⽤于地上、地下或⽔中的⼯程。3、半⽔⽯膏的晶体有α型和β型两种。

4、建筑⽯膏⼀般⽤作内墙板,这是因为其制品绝热保温、防⽕吸声好。但由于其耐⽔性性能差,不宜⽤作外墙板。5、按消防要求我们尽可能⽤⽯膏板代替⽊质板,这是由于⽯膏板的防⽕性能好。6、⽣⽯灰在建筑⼯程中⼀般加⼯成为⽯灰膏、⽣⽯灰粉、消⽯灰粉三种产品。

7、⽯灰的熟化是将氧化钙加⽔消解成氢氧化钙,熟化过程中放出⼤量热,体积产⽣明显膨胀。8、⽯灰浆体的硬化包括结晶和碳化两个交叉进⾏过程。9、⽯灰不能单独应⽤是因为其硬化后体积收缩⼤。⼆、是⾮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中硬化,⽽⽔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中硬化。()2、⽯膏浆体的凝结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

3、建筑⽯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结硬化慢,并且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4、建筑⽯膏板因为其强度⾼,所以在装修时可以⽤在潮湿环境中。()

5、⽣⽯灰熟化时,⽯灰浆流⼊储灰池中需要“陈伏”两周以上,其主要⽬的是为了制得和易性很好的⽯灰膏,以保证施⼯质量。()

6、在空⽓中贮存过久的⽣⽯灰,可以照常使⽤。()

7、⽋⽕⽯灰⽤于建筑结构物中,使⽤时缺乏粘结⼒,但危害不⼤。()三、选择题(单选)

1、()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微⼩膨胀。①、⽯灰②、⽯膏③、⽔玻璃

2、⽯膏制品防⽕性能好的原因是()。

①、空隙率⼤②、含有⼤量结晶⽔③、吸⽔性强④、硬化快3、⽯灰的“陈伏”是为了()。

①、消除过⽕⽯灰的危害②、沉淀成⽯灰膏③、消除⽋⽕⽯灰的危害④、有利于结晶

4、将⽯灰膏掺⼊⽔泥砂浆中制成的混合砂浆⽐纯⽔泥砂浆具有更好的()。①、装饰性②、耐⽔性③、可塑性④、抗压强度5、为了保持⽯灰膏的质量,应将⽯灰贮存在()。①、潮湿空⽓中②、⼲燥环境中③、⽔中

6、⽤于拌制⽯灰⼟的消⽯灰粉,其主要成分是()。①、碳酸钙②、氧化钙③、碳化钙④、氢氧化钙

7、⽯灰在建筑⼯程中的应⽤,以下哪种⽤途是错误的?()。①、硅酸盐建筑制品②、灰⼟和三合⼟③、烧⼟制品④、砂浆和⽯灰乳五、问答题

1、建筑⽯膏的特性及其应⽤。

答:建筑⽯膏具有:硬化速度快,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硬化后孔隙率较⼤,表观密度和强度低,隔热、吸声、防⽕性能好,具有⼀定的调温调湿性,加⼯性能好,耐⽔性和抗冻性差等特点。⽯膏主要⽤于调制粉刷砂浆,制作建筑装饰配件,⽣产⽯膏制品。2、简述⽯灰的特性和应⽤。

答:⽯灰具有可塑性和保⽔性好,硬化缓慢,硬化后强度低,硬化时体积收缩⼤,耐⽔性差等特点。在⼯程中可⽤于制作⽯灰乳涂料,配制砂浆,伴制⽯灰⼟或⽯灰三合⼟,⽣产⽯灰硅酸盐制品。3、某建筑物室内墙⾯抹灰采⽤⽯灰砂浆,交付使⽤后墙⾯出现⿎包开裂和⽹状裂纹,试分析产⽣的原因及其防⽌⽅法。

答:墙⾯⿎包开裂主要是⽤于⽯灰砂浆中的过⽕⽯灰引起的,使⽤前应将⽯灰膏充分陈伏。⽹状裂纹主要是由于⽯灰⼲燥收缩造成的,可以减少⽯灰⽤量或掺加纤维质材料。4、解释⽯灰、建筑⽯膏不耐⽔的原因。

答:⽯灰的炭化硬化较慢,强度主要由⼲燥硬化产⽣,⽯灰受潮后,氢氧化钙吸⽔软化导致强度下降。

⽯膏吸⽔后,⽯膏晶体间的粘合⼒降低,⼆⽔⽯膏在⽔中溶解⽽引起⽯膏溃散,由于⽯膏孔隙率较⼤,⽯膏中的⽔分冻结后引起⽯膏崩裂。

5、在没有检验仪器的条件下,如何采⽤简易⽅法鉴别⽣⽯灰的质量?

答:将⽣⽯灰加⼊适量的⽔,让其充分⽔化,若⽔化产物细度⾼,残渣少,则质量好。⽔泥

思考题与习题:⼀、填空

1、硅酸盐系列⽔泥的主要品种有硅酸盐⽔泥、普通硅酸盐⽔泥、矿渣硅酸盐⽔泥、⽕⼭灰质硅酸盐⽔泥、粉煤灰硅酸盐⽔泥、复合硅酸盐⽔泥。

2、硅酸盐⽔泥熟料主要由硅酸三钙、硅酸⼆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四种矿物组成,分别简写成 C3S 、 C2S 、 C3A 、 C4AF 。

3、硅酸盐⽔泥熟料矿物组成中,硅酸三钙是决定⽔泥早期强度的组分,硅酸⼆钙是保证⽔泥后期强度的组分,铝酸三钙矿物凝结硬化速度最快。

4、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45min ,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390min 。5、⽔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泥的体积安定性。

6、⽔泥胶砂强度试件的灰砂⽐为 1:3 ,⽔灰⽐为 0.5 ,试件尺⼨为 160 × 40 × 40 mm。7、硅酸盐⽔泥分为 6 个强度等级,其中有代号R表⽰早强型⽔泥。

8、防⽌⽔泥⽯腐蚀的措施主要有合理选⽤⽔泥品种、提⾼⽔泥⽯密实度、加做保护层。

9、掺混合材硅酸盐⽔泥的⽔化⾸先是熟料矿物的⽔化,然后⽔化⽣成的氢氧化钙与掺⼊的⽯膏和活性混合材发⽣⼆次⽔化反应。

10、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泥与硅酸盐⽔泥相⽐,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化热低,耐蚀性好,蒸汽养护效果好,抗冻性差,抗碳化能⼒差。

⼆、是⾮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2、硅酸盐⽔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3、活性混合材料掺⼊⽯灰和⽯膏即成⽔泥。()4、⽔泥的凝结时间不合格,可以降级使⽤。()

5、⽔泥⽔化放热,使混凝⼟内部温度升⾼,这样更有利于⽔泥⽔化,所以⼯程中不必考虑⽔化热造成的影响。()6、⽔泥中的Ca(OH)2与含碱⾼的⾻料反应,形成碱-⾻料反应。()7、凡溶有⼆氧化碳的⽔均对硅酸盐⽔泥有腐蚀作⽤。()

8、⽔泥是碱性物质,因此其可以应⽤于碱性环境中⽽不受侵蚀。()9、有抗渗要求的混凝⼟不宜选⽤矿渣硅酸盐⽔泥。()

10、粉煤灰⽔泥由于掺⼊了⼤量的混合材,故其强度⽐硅酸盐⽔泥低。()11、因为⽕⼭灰⽔泥的耐热性差,故不适宜采⽤蒸汽养护。()

三、选择题 (单选) ( 多选 )

①、⽯灰 ②、⽯膏 ③、粉煤灰 ④、MgO 2、硅酸盐⽔泥熟料中对强度贡献最⼤的是( )。①、3C S ②、2C S ③、3C A ④、4C AF

3、⽔泥是由⼏种矿物组成的混合物,改变熟料中矿物组成的相对含量,⽔泥的技术性能会随之改变,主要提⾼( )含量可以制备快硬⾼强⽔泥。

①、3C S ②、2C S ③、3C A ④、4C AF 4、硅酸盐⽔泥⽔化时,放热量最⼤且放热速度最快的是( )。 ①、3C S ②、2C S③、3C A ④、4C AF 5、影响硅酸盐⽔泥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熟料组成 ②、细度 ③、养护条件 ④、龄期

6、经沸煮法测定,⽔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其产⽣的原因是由于( )引起的。 ①、f CaO 过多 ②、MgO 过多 ③、4CaSO 过多7、硅酸盐⽔泥腐蚀的基本原因是( )。

①、含有过多的游离CaO ②、⽔泥⽯中存在Ca(OH)2 ③、⽔泥⽯不密实 ④、掺⽯膏过多 8、硅酸盐⽔泥的下列性质和应⽤中何者不正确?( )

①、强度等级⾼,常⽤于重要结构 ②、含有较多的氢氧化钙,不易⽤于有⽔压作⽤的⼯程 ③、凝结硬化快,抗冻性好,适⽤于冬季施⼯ ④、⽔化时放热⼤,宜⽤于⼤体积混凝⼟⼯程 9、紧急抢修⼯程宜选⽤( )。

①、硅酸盐⽔泥 ②、普通硅酸盐⽔泥 ③、硅酸盐膨胀⽔泥 ④、快硬硅酸盐⽔泥 10、建造⾼温车间和耐热要求的混凝⼟构件,宜选⽤( )。

①、硅酸盐⽔泥 ②、普通⽔泥 ③、矿渣⽔泥 ④、⽕⼭灰⽔泥 11、⼀般⽓候环境中的混凝⼟,应优先选⽤( )。

①、粉煤灰⽔泥 ②、普通⽔泥 ③、矿渣⽔泥 ④、⽕⼭灰⽔泥 12、⽕⼭灰⽔泥( )⽤于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程。 ①、可以②、不可以 ③、适宜 13、采⽤蒸汽养护加速混凝⼟硬化,宜选⽤( )⽔泥。 ①、硅酸盐 ②、⾼铝 ③、矿渣 ④、粉煤灰 四、简述

1、 硅酸盐⽔泥的主要特性。

答:①、凝结硬化快,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②、⽔化热⼤;③、耐腐蚀性差;④、抗冻性好,⼲缩⼩;⑤、耐热性差。 2、 影响⽔泥性能的主要因素。

答:①、⽔泥组成成分;②、⽔泥细度;③、养护条件(温度、湿度);④、龄期;⑤、⽔灰⽐; ⑥、⽔泥贮存条件。

3、 ⼯地仓库中存有⼀种⽩⾊胶凝材料,可能是⽣⽯灰粉、⽩⽔泥、⽯膏粉,请⽤简便⽅法区别。答:将三种材料分别加⼊适量的⽔,放出⼤量热的是⽯灰,凝结硬化较快的是⽯膏,另⼀种是⽩⽔泥。4、 为什么矿渣⽔泥的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却超过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泥?

答:矿渣⽔泥中⽔泥熟料含量较少,掺加的活性混合材⽔化慢,因此早期强度低,但⽔泥⽔化过程中产⽣的氢氧化钙与活性混合材发⽣⼆次⽔化反应,⽣成的⽔化硅酸钙凝胶逐渐增多,因此后期强度⾼。5、简述软⽔对⽔泥⽯的腐蚀作⽤。

答:⽔泥⽔化过程中产⽣的氢氧化钙在软⽔环境中逐步溶解,造成⽔泥⽯中的碱度降低,进⼀步引起其他⽔化物的分解或溶解,导致⽔泥⽯强度降低。 五、计算

进场42.5号普通硅酸盐⽔泥,检验28d 强度结果如下:抗压破坏荷载:62.0KN ,63.5KN ,61.0KN ,65.0KN ,61.0KN,64.0KN 。抗折破坏荷载:3.38KN ,3.81KN ,3.82KN 。问该⽔泥28d 试验结果是否达到原强度等级?若该⽔泥存放期已超过三个⽉可否凭以上试验结果判定该⽔泥仍按原强度等级使⽤?解:抗折强度:122333380100

7.92224040f f F LR MPa bh ??==

=??; 同理:28.93f R MPa =、38.95f R MPa =则8.6f R MPa =,单值⽆超过平均值±10%。抗压强度:16200038.754040c c F R MPa A =

==?;同理: 239.69c R MPa =、338.13c R MPa =、440.63c R MPa =、538.13c R MPa =、640c R MPa =,则39.22c R MPa =, 单值⽆超过平均值±10%。该⽔泥28d 强度没有达到原强度等级的要求。

若该⽔泥存放期超过三个⽉,该⽔泥应重新检验其强度。实习与实踐:参观⽔泥⼚,了解⽔泥的⽣产⼯程,产品检验⽅法。混凝⼟思考题与习题:⼀、填空

1、在混凝⼟中,⽔泥浆在硬化前起包裹和润滑作⽤,硬化后起胶结作⽤;砂、⽯在混凝⼟中主要起⾻架作⽤,并不发⽣化学反应。

2、配制普通混凝⼟时,⽔泥强度⼀般为混凝⼟强度等级的 1.5~2.0 倍。

3、混凝⼟所⽤的⾻料,粒径⼤于等于4.75mm 的称为粗⾻料,粒径⼩于4.75mm 称为细⾻料。4、砂的筛分试验,砂样质量为 500 g,按 0.6 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 3 个级配区。5、砂的细度模数M X在3.1-3.7为粗砂,在3.0-2.3为中砂,在2.2-1.6为细砂,在1.5-0.7为特细砂。

6、混凝⼟中粗⾻料的最⼤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最⼩尺⼨的 1/4 ,且不得⼤于钢筋最⼩净距的3/4 ;对于混凝⼟实⼼板,不得超过板厚的 1/3 ,且不得超过 40 mm;对于泵送混凝⼟,⾻料最⼤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碎⽯不宜⼤于 1/3 ,卵⽯不宜⼤于 1/2.5 。

7、粗⾻料的强度可⽤岩⽯的抗压强度或压碎指标两种⽅法表⽰,压碎值的⼤⼩反映了粗⾻料抵抗受压破坏的能⼒,⾻料的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来测定。

8、级配良好的⾻料,其空隙⼩,因此配制混凝⼟时可以节约⽔泥,并能提⾼混凝⼟的强度。9、新拌混凝⼟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性三个⽅⾯。

10、在混凝⼟拌合物中加⼊减⽔剂:在配合⽐不变时,可提⾼拌合物的流动性;在保持混凝⼟强度和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量及节约⽔泥;在保持流动性和⽔泥⽤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灰⽐和提⾼强度。11、混凝⼟抗压强度标准试件为边长 150 mm的⽴⽅体,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 20 ℃± 1 ℃,相对湿度 95 %以上),养护时间为 28 天。

12、边长为100mm的⽴⽅体试件的强度折算系数为 0.95 ,边长为200mm的⽴⽅体试件的折算系数为 1.05 。13、我国将普通混凝⼟按⽴⽅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 16 个强度等级,强度符号为 C 。14、在混凝⼟配合⽐设计中,通过最⼤⽔灰⽐、最⼩⽔泥⽤量两个⽅⾯控制混凝⼟的耐久性。15、P5表⽰混凝⼟的抗渗标号,5表⽰试件在0.5MPa压⼒⽔作⽤下不渗漏。

16、F100表⽰混凝⼟的抗冻标号,100表⽰经100次冻融循环试件符合规范要求。

17、混凝⼟的碳化是指环境中的⼆氧化碳和⽔与混凝⼟中的氢氧化钙反应,⽣成碳酸钙和⽔,从⽽使混凝⼟的碱度降低的现象。

⼆、是⾮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两种砂⼦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也⼀定相同。 ( )2、混凝⼟⽤砂的细度模数越⼤,则该砂的级配越好。 ( )

3、卵⽯拌制的混凝⼟⽐同条件下碎⽯拌制的混凝⼟的流动性好,但强度低。 ( )4、在结构尺⼨及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较⼤粒径的粗⾻料可以节约⽔泥。()5、影响混凝⼟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总⽤⽔量的多少,增⼤流动性的⽅法是多加⽔。()6、流动性⼤的混凝⼟⽐流动性⼩的混凝⼟强度低。()

7、在常⽤⽔灰⽐范围内,⽔灰⽐越⼩,混凝⼟强度越⾼,质量越好。()8、普通混凝⼟的强度与⽔灰⽐成线性关系。 ( )9、级配良好的卵⽯⾻料,其空隙率⼩,表⾯积⼤。()

10、混凝⼟中掺⼊早强剂,可提⾼混凝⼟的早期强度,但对后期强度⽆明显影响。 ( )11、普通⽔泥混凝⼟配合⽐设计计算中,可以不考虑耐久性的要求。 ( )12、混凝⼟的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说明混凝⼟质量的离散程度的。 ( )13、⾼性能混凝⼟就是指⾼强度的混凝⼟。 ( )三、选择题(单选)

1、混凝⼟中细⾻料最常⽤的是()①、⼭砂②、海砂③、河砂④、⼈⼯砂

2、配制混凝⼟⽤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的砂。

①、空隙率⼩②、总表⾯积⼩③、总表⾯积⼤④、空隙率和总表⾯积均较⼩

3、碎⽯的颗粒形状对混凝⼟的质量影响甚为重要,下列何者的颗粒形状最好?()①、⽚状②、针状③、⼩⽴⽅体状④、棱锥状4、()不可⽤于混凝⼟拌和及养护⽤⽔。

①、市政⾃来⽔②、⼀般饮⽤⽔③、洁净天然⽔④、海⽔

5、混凝⼟拌合物塌落度试验只适⽤于粗⾻料最⼤粒径()mm者。①、≤80 ②、≤60 ③、≤40 ④、≤25

6、坍落度⼩于()的新拌混凝⼟,采⽤维勃稠度仪测定其⼯作性。①、20mm ②、15mm ③、10mm ④、5mm

7、在原材料⼀定的条件下,影响混凝⼟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①、⽔泥⽤量②、⽔灰⽐③、⽔泥标号④、⾻料强度

8、混凝⼟养护应注意夏天保持必要湿度、冬天保持必要温度,其主要原因是()①、增加混凝⼟中的游离⽔②、增加混凝⼟的抗渗能⼒③、延缓混凝⼟的凝结时间④、使⽔泥⽔化作⽤正常进⾏

9、混凝⼟徐变是指混凝⼟在()作⽤下沿受⼒⽅向产⽣的塑性变形。①、长期荷载②、瞬时荷载③、交变荷载④、冲击荷载10、设计混凝⼟配合⽐时,选择⽔灰⽐的原则是()。

①、混凝⼟强度要求②、⼩于最⼤⽔灰⽐③、⼤于最⼤⽔灰⽐④、强度要求与最⼤⽔灰⽐的规定11、试配混凝⼟,经计算砂⽯总质量是1880kg,砂率是30%,则⽯⼦⽤量为()kg。①、1016 ②、1316 ③、564 ④、654

12、防⽌混凝⼟中钢筋锈蚀的主要措施是()。

①、钢筋表⾯刷油漆②、钢筋表⾯⽤碱处理③、提⾼混凝⼟的密实度④、加⼊阻锈剂13、在下列因素中,影响混凝⼟耐久性最重要的是()①、单位⽤⽔量②、⾻料级配③、混凝⼟密实度④、孔隙特征四、名词解释

1、颗粒级配:⾻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2、细度模数:砂的粗细程度。

3、和易性:混凝⼟拌合物在⼀定的施⼯条件下易于各⼯序施⼯操作,并能获得质量稳定、整体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4、⽔灰⽐:⽔泥浆中拌和⽔与⽔泥的质量⽐。

5、徐变:材料在长期荷载作⽤下产⽣的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五、简述

1、⽔泥混凝⼟的优缺点。

答:①、改变混凝⼟的组成材料的⽐例可配制成不同性能的混凝⼟;②、可浇注成不同形状的构件;③、可与钢筋共同⼯作,制成钢筋混凝⼟;④、耐久性好;⑤、可浇注成整体结构,提⾼抗震性能;⑥、成本较低;⑦、抗拉性能差;⑧、⾃重⼤。2、影响混凝⼟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①、⽔泥强度等级;②、⽔灰⽐;③、⾻料级配、形状、强度等;④、养护温度及湿度;⑤、龄期;⑥、试验条件。

3、当混凝⼟拌合物的流动性太⼩或太⼤时,⼀般采⽤什么⽅法进⾏调整?

答:当混凝⼟的流动性较⼩时,应保持⽔灰⽐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泥浆的⽤量;当混凝⼟流动性较⼤时,应保持砂率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砂⼦、⽯⼦的⽤量。

4、混凝⼟在下列情况下均能导致产⽣裂缝,试解释裂缝产⽣的原因,并提出主要防⽌措施。

(1)⽔泥⽔化热过⼤(2)⽔泥体积安定性不良(3)⼤⽓温度变化较⼤(4)混凝⼟养护缺⽔答:(1)⽔泥⽔化热过⼤:⽔泥⽔化放出的热量较多,⽽混凝⼟导热性差,⽔化热积聚在混凝⼟内部使混凝⼟内外温差较⼤,造成混凝⼟产⽣内胀外缩的变形,使混凝⼟表⾯产⽣较⼤的拉应⼒,导致混凝⼟表⾯开裂。

防⽌措施:在混凝⼟中掺加矿物掺和料、减少⽔泥⽤量、使⽤低碱⽔泥等。

(2)⽔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使混凝⼟结构产⽣不均匀的体积膨胀性破坏,导致混凝⼟变形、开裂。防⽌措施:使⽤安定性合格的⽔泥。

(3)⼤⽓温度变化较⼤:混凝⼟硬化后的热胀冷缩变形,使混凝⼟开裂。防⽌措施:通常每隔⼀定距离设置⼀道伸缩缝,或在结构中设置温度钢筋等。

(4)混凝⼟养护缺⽔:⽔泥⽔化反应不能顺利进⾏,使混凝⼟强度降低,并导致混凝⼟结构疏松,形成⼲缩裂缝。防⽌措施:浇注成型后加强保⽔养护。六、计算

1、某砂样筛分试验结果如下,试画出其级配曲线,判断其粗细和级配状况。

细度模数M X=(17+38+62+80+97-5×3)/(100-3)=2.88该砂为中砂,属第Ⅱ级配区,级配情况良好。

2、某⼯地采⽤52.5普通⽔泥和卵⽯配制混凝⼟,其施⼯配合⽐为:⽔泥336kg、⽔129kg、砂698kg、⽯⼦1260kg。已知施⼯现场砂含⽔率为3.5%,⽯⼦含⽔率为1%。问该混凝⼟是否满⾜C30强度等级要求(ζ=5.0Mpa)。

解: C=336kg,W’=129kg,S’=698kg,G’=1260kg.则S=698/(1+3.5%)=674.4kg,G=1260/(1+1%)=1247.5kgW=129+674.4×3.5%+1247.5×1%=165kg

C/W=336/165=2.04 f cu=0.48×52.5×1.13×(2.04-0.33)=48.7(MPa)f cu.t=30+1.645×5=38.2

3、某组边长为150mm 的混凝⼟⽴⽅体试件,龄期28d ,测得破坏荷载分别为540KN 、580KN 、560KN , 试计算该组试件的混凝⼟⽴⽅体抗压强度。若已知该混凝⼟是⽤强度等级42.5(富余系数1.10)的 普通⽔泥和碎⽯配制⽽成,试估计所⽤的⽔灰⽐。 解:1154000024150150c c P R MPa A =

==?,同理:R C2=25.78MPa , R C3=24.89MPa 则R C =24.89MPa 单值未超过平均值±10%。

f cu.t =0.46×42.5×1.1×(C/W-0.07)=24.89 C/W=1.227 W/C=0.81

4、某混凝⼟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25,塌落度要求30-50mm ,采⽤机械搅拌和振捣。所⽤材料为:⽔泥:42.5普通⽔泥,ρc=3.1g/cm 3

,堆积密度1300kg/m 3

,富余系数1.13;碎⽯:5-20mm,连续级配,ρG

=2700kg/m 3

,堆积密度1500kg/m 3

,含⽔率1.2%;中砂:M X =2.6,ρS =2650kg/m 3,堆积密度1450kg/m 3

,含⽔率3.5%。试求:(1)、混凝⼟初步配合⽐;(2)、混凝⼟施⼯配合⽐(初步配合⽐符合要求)。 解:fcu.t=25+5×1.645=33.225 33.225=0.46×42.5×1.13×(C/W-0.07) C/W=1.574 W/C=0.64W=195 C=195/0.64=305 S P =37%

(1)、体积法:305/3100+195/1000+S/2650+G/2700+0.01=1 S/(S+G)=0.37S=691kg G=1178kg

(2)、体积密度法:假定混凝⼟表观密度为2400Kg/m 3. 305+195+S+G=2400S/(S+G)=0.37S= 703kg G=1197kg

施⼯配合⽐:C ’=305, S ’=691×(1+3.5%)=715 G ’=1178×(1+1.2%)=1192W ’=195-691×3.5%-1178×1.2%=157

C ’:S ’:G ’=305:715:1192=1:2.34:3.91 W ’/C ’=0.515

每盘(100Kg ⽔泥)各种材料⽤量:砂⼦234Kg ,⽯⼦391Kg ,⽔51.5Kg 。

实习与实踐:参观施⼯现场,了解混凝⼟在⼯程中的应⽤,现场拌制、浇注、养护⽅法。砂浆

思考题与习题:⼀、填充

1、新拌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保⽔性,分别⽤沉⼊度、分层度表⽰。2、测定砂浆强度的标准试件尺⼨为边长 70.7 mm的⽴⽅体,每组试件 6 块。3、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 M20 、 M15 、 M10 、 M7.5 、 M5 、 M2.5 六个等级。

4、⽔泥砂浆采⽤的⽔泥强度等级⼀般不⼤于 42.5MPa ,混合砂浆中的⽔泥强度等级⼀般不⼤于52.5MPa 。

5、砌筑砂浆中的砂⼦,⽤于砌筑⽑⽯砌体时,宜采⽤粗砂,最⼤粒径不得⼤于灰缝厚度的1/4-1/5 ,⽤于砌筑砖砌体时,宜采⽤中砂,最⼤粒径不得⼤于 2.5mm 。

6、在⽔泥砂浆中加⼊⽯灰膏制成⽔泥混合砂浆,这是为了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和节约⽔泥。⼆、简述

1、影响砂浆粘结⼒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砂浆强度;②基层材料的表⾯状态、清洁程度、湿润情况;③施⼯养护条件。2、改善砂浆和易性的措施。

答:增加⽔泥⽤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砂⼦;掺⼊⽯灰膏或微沫剂。

3、⽤于吸⽔底⾯和不吸⽔底⾯的砂浆强度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强度如何计算?答:吸⽔底⾯:砂浆强度与⽔泥强度和⽔泥⽤量有关;不吸⽔底⾯:砂浆强度与⽔泥强度、⽔泥⽤量、⽔灰⽐有关。4、抹⾯砂浆的作⽤和要求。

答:作⽤:保护结构主体免遭各种侵蚀,提⾼结构的耐久性,改善结构的外观。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够的粘结⼒。三、计算

某⼯地要配制⽤于砌筑砖墙的⽔泥⽯灰混合砂浆,设计强度等级为M7.5,稠度70-90mm,施⼯⽔

平⼀般。原料的主要参数:⽔泥:42.5普通硅酸盐⽔泥;砂⼦:中砂,堆积密度1450kg/m3,含⽔率2%;⽯灰膏:稠度110mm。试计算其配合⽐。

解:1、试配强度: f m.o=7.5+0.645×1.88=8.7MPa

2、计算⽔泥⽤量: Q C=1000(f m.o-B)/(Af ce)=1000*(8.7+4.25)/(1.5*42.5*1.13) =180kg (取200kg)3、计算⽯灰膏⽤量:Q D=300-200=100kg

4、计算砂⼦⽤量: Q S=1450×1×(1+2%)=1479kg5、确定⽤⽔量: Q W=300kg⾦属材料思考题与习题:⼀、填充

1、钢材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合⾦钢;按脱氧程度分为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特殊镇静钢。2、钢材的塑性通常⽤拉伸试验时的伸长率或断⾯收缩率表⽰。

3、δ5表⽰标距长度为5倍钢筋直径的伸长率,δ10表⽰标距长度为10倍钢筋直径的伸长率,δ100表⽰标距长度为100mm的伸长率。

4、钢材试件的标距长度是16cm,受⼒⾯积是200mm2,达到屈服点时的拉⼒是45kN,拉断时的拉⼒是75kN,拉断后的标距长度是18.9cm,则钢材的屈服强度是 225MPa ,极限抗拉强度是 375MPa ,伸长率是 18.1% 。表⽰:钢筋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值。5、0.2

6、在我国北⽅地区选⽤钢材时,必须对钢材的冲击韧性性能进⾏检验,确保选⽤的钢材的脆性临界温度⽐环境温度低。7、钢材中主要的有害杂质元素有 P 、 S 、 N 、 O 、 H 。8、钢材的冷加⼯⽅法主要有冷拉、冷轧、冷拔、冷扭、冷冲。

9、钢材牌号Q235-A-b,Q235表⽰屈服强度235MPa ,A表⽰质量等级为A级,b表⽰半镇静钢。10、钢材牌号40Si2Mn,40表⽰含碳量0.4% ,Si2表⽰ Si含量在1.5-2.5%之间,Mn表⽰ Mn含量

在1.5%以下。

11、钢材牌号HRB400,HRB表⽰热轧带肋钢筋,400表⽰屈服强度≥400Mpa ;CRB800中CRB表⽰冷轧带肋钢筋,800表⽰抗拉强度≥800Mpa 。

12、普通碳素钢的牌号越⼤,含碳量增加,强度提⾼,塑性下降,韧性下降,可焊性降低。13、型钢20Ia中,I表⽰⼯字钢,20表⽰型钢⾼度为20cm ,a表⽰型号为a型。14、型钢L45×60×8表⽰不等肢⾓钢,肢长分别为45、60mm,肢厚8mm 。15、钢材的腐蚀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两种。⼆、是⾮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材料的屈强⽐越⼤,反应结构的安全性⾼,但钢材的有效利⽤率低。()2、所有钢材都会出现屈服现象。()

3、抗拉强度是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时所承受的最⼤拉应⼒。()4、钢材的伸长率表明钢材的塑性变形能⼒,伸长率越⼤,钢材的塑性越好。()5、与伸长率⼀样,冷弯性能也可以表明钢材的塑性⼤⼩。()6、钢材冲击韧性越⼤,表⽰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越好。()7、锰对钢的性能产⽣⼀系列不良的影响,是⼀种有害元素。()

8、钢材中的磷使钢材的热脆性增加,钢材中的硫使钢材的冷脆性增加,()9、钢材冷拉是指在常温下将钢材拉断,以伸长率作为性能指标。()

10、钢材的腐蚀主要是化学腐蚀,其结果是钢材表⾯⽣成氧化铁等⽽失去⾦属光泽。()三、选择题(单选)

1、钢和铁是以含碳量()为界,⼩于该数值的是钢,⼤于该数值的是铁。①、0.25 ②、0.60 ③、0.80 ④、2.02、下列钢质量的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①、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②、镇静钢>半镇静钢>沸腾钢③、半镇静钢>沸腾钢>镇静钢3、钢结构设计时,碳素结构钢以()强度作为设计计算取值的依据。①、ζs ②、ζb ③、ζ0.2 ④、ζp

4、甲钢伸长率为δ5,⼄钢伸长率为δ10,试验条件相同。若⼆者数值相等,则()①、甲钢的塑性⽐⼄钢好②、⼄钢的塑性⽐甲钢好③、⼆者塑性⼀样④、不能确定5、对承受冲击及振动荷载的结构不允许使⽤()。①、冷拉钢筋②、热轧钢筋③、热处理钢筋

6、在建筑⼯程中⼤量应⽤的钢材,其⼒学性质主要取决于()的含量多少。①、锰②、磷③、氧④、碳7、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

①、强度、硬度、塑性都提⾼②、强度提⾼,塑性降低

③、强度降低,塑性提⾼④、强度、塑性都降低

8、钢结构设计时,对直接承受动⼒荷载的结构应选⽤()①、镇静钢②、半镇静钢③、沸腾钢

9、从便于加⼯、塑性和焊接性能的⾓度出发应选择()钢筋①、HPB235 ②、HRB335 ③、HRB40010、热轧钢筋的级别⾼,则其()

①、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且塑性好②、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且塑性差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低且塑性好④、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低且塑性差11、预应⼒混凝⼟配筋⽤钢绞线是由()根圆形截⾯钢丝绞捻⽽成的。①、5 ②、6 ③、7 ④、8

12、钢筋表⾯锈蚀的原因,以下何者是主要的?()

①、钢铁本⾝杂质多②、电化学作⽤③、外部电解作⽤④、经冷加⼯存在内应⼒13、下列关于铝的性能,()不正确。

①、密度仅为钢的1/3 ②、延伸性好③、强度⾼④、在⼤⽓中有良好的抗蚀能⼒四、名词解释

1、强度:在外⼒作⽤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2、屈强⽐:钢材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

3、钢材的冷加⼯:在常温下对钢材进⾏机械加⼯,使其产⽣塑性变形,从⽽提⾼屈服强度的过程。4、伸长率:钢筋拉断后原标距的塑性变形与原标距的⽐值,反映钢筋的塑性⼤⼩或变形能⼒。5、抗拉强度:钢筋拉断时的应⼒最⾼点。五、简述

1、钢材的特点及其应⽤。

答:优点:强度⾼,塑性和韧性好,能承受冲击和震动荷载,易于加⼯和装配;缺点:易腐蚀,耐⽕性差。

应⽤:⼴泛应⽤于建筑钢结构,钢筋混凝⼟结构,制作钢门窗等。2、碳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答: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主要元素,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下降,可焊性和耐腐蚀性降低,冷脆性和时效倾向增⼤。当含碳量超过1%时,钢材的强度反⽽降低。3、钢材的冷加⼯和时效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答:钢材通过冷加⼯,屈服点明显提⾼,塑性、韧性、弹性模量明显降低。冷加⼯变形越⼤,强化越明显。钢材经冷加⼯后,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随着时间⽽提⾼,塑性和冲击韧性逐步降低,弹性模量逐步恢复。4、简述钢材拉伸试验过程中经历的⼏个阶段,应⼒和变形特点,画出应⼒应变曲线。答:弹性阶段:应⼒和应变成直线关系,去除荷载后⽆残余变形。最⼤应⼒值称为弹性极限。

屈服阶段:当应⼒增加到某⼀值时,变形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个波动的⼩平台。下屈服点的应⼒称为屈服极限。

强化阶段:钢材超过屈服点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抵抗变形的能⼒进⼀步提⾼,应⼒和应变继续提⾼。应⼒的最⼤值称为强度极限。

颈缩阶段:应⼒超过强度极限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明显下降,在最薄弱处发⽣较⼤的塑性变形,此处截⾯迅速缩⼩,出现

径缩现象,直⾄试件断裂。

5、 各种钢筋混凝⼟⽤钢筋的适⽤范围。

答:①热轧钢筋中的HPB235级钢筋可⽤于⼩型钢筋混凝⼟中的受⼒钢筋,其他钢筋混凝⼟结构的分

布钢筋,箍筋。HRB335、HRB400级钢筋主要⽤于⼤、中型钢筋混凝⼟结构中的受⼒钢筋。 ②冷轧带肋钢筋中的CRB550级钢筋宜⽤作普通钢筋混凝⼟结构中的受⼒钢筋、架⽴钢筋、箍筋。CRB650级和CRB800级钢筋可⽤于中⼩型预应⼒钢筋混凝⼟结构中的受⼒钢筋。 ③预应⼒结构中的受⼒钢筋宜采⽤预应⼒混凝⼟⽤钢筋、钢丝、钢绞线。6、 与碳素结构钢相⽐,低合⾦⾼强度结构钢有何优点?建筑上常⽤哪些牌号?

答:低合⾦⾼强度结构钢具有强度⾼,塑性和低温冲击韧性好、耐腐蚀,可焊性好等特点。⼴泛使⽤

于钢结构,钢筋混凝⼟结构中,特别是⼤型结构、重型结构、答跨度结构、⾼层建筑、桥梁⼯程、承受动⼒荷载和冲击荷载的结构。常⽤牌号Q345,Q390。7、 钢材不耐⽕的原因以及防⽕⽅法。

答:钢材在温度超过300℃以后,强度、弹性模量显著下降,达到600℃时已失去承载能⼒。 钢材防⽕措施:在钢材表⾯涂刷防⽕涂料、在钢材表⾯增加防⽕板材、将钢结构⽤混凝⼟或砂浆包裹起来。8、 钢材防腐措施。

答:①、采⽤耐候钢;②、⾦属覆盖;③、⾮⾦属覆盖;④、混凝⼟⽤钢筋中限制原料中氯的含量,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钢筋采⽤环氧树脂涂覆或镀锌。

9、某寒冷地区的某⼀钢结构⼚房,于某⽇突然发⽣倒塌,当时⽓温为负22度,事后经调查认为与钢材性质有很⼤关系。试从钢材性质⽅⾯分析事故发⽣的可能原因。

答:环境温度对钢材的冲击韧性影响很⼤。当结构的使⽤温度低于脆性临界温度时,冲击韧性下降很多,冷脆性不好,导致结构断裂。三、计算

直径为12mm 的热轧钢筋,截取两根试样,测得的屈服荷载为42.4KN 、41.1KN ;断裂荷载为64.3KN 、63.1KN 。试件标距为60mm ,断裂后的标距长度分别为71.3mm 、71.8mm 。试确定该钢筋的牌号。 解:屈服强度:124240037512/4s MPaσπ==?、2241100

36312/4s MPa σπ==?,则369s MPa σ= ; 抗拉强度:126430056912/4b MPa σπ==?、226310055812/4

b MPa σπ==?,则564b MPa σ=; 伸长率:δ51=(71.3-60)/60=18.8%、δ

52=(71.8-60)/60=19.7%, 则δ5=19.3%。该钢筋为HRB335级钢。

实习与实踐:参观施⼯现场,了解钢材的品种、规格以及在⼯程中的应⽤,钢材的现场加⼯⽅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