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选题报告范例

2022-10-0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研 究 课 题 学 位 类 型 学 生 姓 名 领 域 名 称 研 究 方 向

年 级

导 师 姓 名

所 属 学 院

论文工作的

起 止 时 间

年 月 日 填 写

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013年9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等九部委制定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这意味着国家已经意识到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十八大中,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支持鼓励流通企业发展网络商品交易初步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并在导师方威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专业选定此课题。 2、项目的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外贸 B2C 电子商务及其物流配送深刻分析,指出当前 外贸B2C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然后从其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角度出发,分析B2C外贸电商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各种物流模式进行剖析对比。构建选择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助力企业寻找与企业自身业务需求匹配的物流配送模式,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 B2C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以下主要从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研究的理论价值来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 (1)现实必要性:随着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我国 外贸B2C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市场规模逐步稳定扩大,外贸B2C 电子商务企业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物流配送作为电子商务交易实现的支撑环节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外贸B2C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物流发展的相对滞后,终端的配送环节由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不当,导致物流配送时效性不高、配送费用偏高、配送服务和退货服务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海外顾客与 B2C 商家交易,最终影响企业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对模式选择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电子商务企业选择适合的物流模式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不断融合发展、缩短二者之间的差距,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助推第三方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完善,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外贸B2C电子商务企业更好地选择物流配送模式,促进我国外贸B2C电子商务的发展。 (2)理论价值:本文通过构建 B2C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理论上将现代物流管理思想与外贸零售电子商务模式紧密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外贸B2C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密切关系,在外贸B2C电子商务的环境下, 1

对现行外贸物流模式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模式选择的角度发展延伸外贸物流理论。研究结果可以对大多数外贸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及国际贸易企业物流决策以及为解决我国电子商务企业选择物流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3、国内外相关研究: 2.1关于B2C电子商务的研究综述 2.1.1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B2C电子商务也有一定深度的研究,经过搜索相关文献可知国外学者对B2C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如下: 2010年Morteza Mohammadkhan和Abdollah Aghaie以及Fateme Ghadami对网上零售(或B2C电子商务)作为零售业的一部分,表现出对经融危机的免疫力的现象,作者提出了3个因素是它的在线零售销售额不受影响的原因,不提供信贷,提高储蓄率,降低消费支出和消费者信心下降和情绪。指出了B2C电子商务的特殊性,以及存在的必要性[6]。接下来的研究者就开始运用模型来对B2C电子商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2010年Bireshwar Dass Mazumdar,R. B. Mishra运用多代理系统MAS模型,从顾客导向对B2C电子商务进行了研究,指出顾客导向是组织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客户的需求信息应该考虑一个公司的最基本的价值[7]。2011年Bireshwar Dass Mazumdar和Swati Basak,Neelam Modanwal.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对B2C电子商务的运作运用多代理制度评估卖方代理的各种认知参数,如能力,信任和愿望。选择从订货队列最畅销剂后,其适用的谈判策略,以找到最有利可图的建议[8]。 2.1.2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B2C电子商务的发展时间不长相对于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来说发展时间不长,B2C电子商务的兴起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因而对电子商务的关注和研究也是越来越多,研究成果很显著,这些研宄和探索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很有指导意义的。通过搜索文献,国内学者对B2C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如下: (1)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B2C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以模式的研究为主,权超(2010)对电子商 2

务的模式进行了划分,并对B2C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原因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B2C电子商务的是电子商务模式的主力军[10]。杨超,赵坤(2010)从B2C电子商务发展策略角度可将其分为典型B2C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型电子商务和整合型B2C电子商务,从购物返点、购物导购、购物搜索引擎、购物辅助支持等方面可体现不同发展策略下服务模式各自的特征[11]。赖雯雯(2011)也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的相应的发展策略[12]。王晴(2012)阐述了B2C电子商务模式的特色与有效利用策略[13]。对于B2C电子商务模式以平台为研究对象,孟祥梅(2012)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物流探讨敦煌网如何扬长补短,利用现有机会规避风险,从而取得长足发展的竞争策略和问题解决策略[14]。 (2)行业发展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B2C 电子商务的研究还分别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和行业内企业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贾亚丽界(2010)定综合了B2C 电子商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并分析了综合 B2C 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环境;分析了综合 B2C 电子商务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得到综合 B2C 电子商务企业的整体价值链结构图,对综合 B2C 电子商务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17]。萧潇(2012)分析B2C电子商务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对于B2C网店运营的总体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归纳总结了 B2C网店运营中的问题,并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提出解决方法[18]。吕代平(2012)采用 PEST 分析方法和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了 B2C 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以价值链分析方法分析了 B2C电子商务网站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并针对不同的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选择建议[19]。 2.2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的研究综述 2.2.1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国外物流专家和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对电子商务物流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作用、模式、供应链系统及配送系统然而只针对 B2C 电子商务这一特定类型的企业,进行的物流配送供应商选择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学者专家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非特定类型企业的物流配送供应商选择问题,而对于供应商选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的研究上如Menon[20]的价格、管理水平、交货准时性、财务情况、履约能力、企业信誉、对不可预见事件的反应的指标体系以及Boyson[21],Ken Ackerman[22],Welslie[23]等构建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外他学者专家[24][25][26][27][的研究成果 3

主要集中在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上。 通过文献搜集和阅读可知,国外学者除了从物流供应商选择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外,还从影响因素,仓储,物流售后,供应链等其他方面做了相应的研究。 Dawna Rhoades(2007)对货运全球化过程货运,多式联运,电子商务与物流和可持续性对电子商务物流进行了综述性的归纳,指出物流可持续性是B2C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如何让物流和B2C电子商务协调发展[32]。Jesse W.J. Weltevreden(2008)从B2C电子商务物流售后服务点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物流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B2C电子商务物流售后服务店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考虑到这样会压缩电子商务企业的利润,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33]。Markku Tinnilä,Anu Bask,Mervi Lipponen(2012)对电子商务物流进行了现有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目的是对电子商务物流的研究和未来的研究的方向展望。文章从七大讨论电子商务物流就零售策略,物流策略和结构等。指出虽然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的研究甚少[35]。 2.2.2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电子商务物流是本文要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搜索文献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物流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的,但是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B2C电子商务物流研究集中在物流模式和配送线路规划探讨上,对物流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1)物流模式的研究现状: 对于模式的探讨的相关研究内容如下,主要从模式的分类比较,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模式的研究又较为侧重于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研究。 陈银凤(2010)介绍了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模式, 并分别用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对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决策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使企业找到适合自身的配送模式[36]。 孙庆兰(2011)分析当前 B2C 企业的主要物流配送模式及相关特点,并提出了发展思路以及在分析当前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的不同能力提出相关了发展建议[37]。张建奇(2012)对现有 B2C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探讨,为从事 B2C 电子商务的企业找到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提供思路[39]。钟燕,李慧芳(2012)认为B2C电子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四种: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物流联盟配送模式和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41]。 (2)物流模式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王晓博(2008)研究了电子商务下一体化配送与集货以及有时间窗的定位-运输路

4

线安排问题,从整体上设计混合启发式算法求解一体化配送与集货的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48]。徐逸(2010)构建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评价体系,在B2C物流配送的对策研究部分,运用该框架指标对三大数码电子产品类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用户满意度进行了逐项对比分析[49]。李莹(2011)提出了通过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减少可避免的退货;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获得准确快速的退货信息;缩短退货流程,提高退货服务水平;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退货物流模式;关注生命周期,做好产品再处理的策略[50]。孙瑞者(2011)建立了 B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因果关系图对初次建立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并对各级指标进行了详细解析,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 B2C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进行综合评判[51]。 (3)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运营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还从发展现状及问题,客户满意度,选址问题。路径优化问题,以及智能化等多方面对其运营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王宏伟,高玲玲(2011)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出 B 2 C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评价模型。通过具体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判别B 2 C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相对有效性,并为非有效物流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提供改进目标[63]。郭候(2012)卫分别分析了不同规模的电商企业应该采用哪种形式的物流运营策略,并对几种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65]。施金妹(2013),冯军英剖析了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的解决的策略[67]。 2.3 关于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的研究综述 2.3.1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由于外贸B2C电子商务兴起的时间较短,加之作者对外文文献的获取途径有限,通过搜索文献发现国外学者对于外贸B2C电子商务研究的文献也相对较少,主要都集于对B2C电子商务本身或者侧重于电子商务物流的研究。文献搜集结果如下: 2009年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期间发布要呼吁高效且有价格优势的运输和物流服务以促进跨国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促进目前高速成长的电子商务的发展[70]。2011年MD物流作为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公司,对外贸易区自由运行,对于对外贸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望促进跨国贸易的高速发展,简化物流程序[71]。2011年对于欧洲电子商务市场的一项调查从收入数据,产品、客户和竞争者等方面研究了中欧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零售B2C的主打行业由网商购书像其他多样化的互联网消费种类扩张, 5

并占据了较大份额的市场[73]。2012年Joel S.E. Teo,Eiichi Taniguchi,Ali Gul Qureshi. 从多代理制度的角度进行了城市物流水平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指出二者关系密不可分,成正相关关系[74]。. 2.3.2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通过文献搜集,基于外贸B2C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探索相对较少,仅有的一些文献也基本上是针对于外贸B2C平台的研究或者单纯的对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的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或者从物流供应链的角度进行了简单的物流系统设计,而对于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物流模式的研究基本上是出于研究的空缺状态,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国内的研究现状如下: 从供应链系统方面来看,王凌峰(2009)提出了建立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75]。接着薛娜(2010)在其基础上从系统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外贸物流及其供应链系统的运作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存在的诸多缺陷或问题,对外贸物流供应链运作流程、国际物流合作、以农产品为例的外贸物流网络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改进优化外贸物流供应链系统[76]。 随后侯喆(2012)又从价值链角度分析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的需求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把供应链理论作为为战略思想结合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以及虚拟供应链的战术思想,从运输方式选择、仓储管理等物流关键节点入手找出适合我国外贸B2C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塑造一个能够满足客户价值并实现企业价值双赢的B2C电子商务物流体系[77]。 从物流模式比较研究方面的研究,徐金丽(2011)对外贸B2C物流模式进行了细分,指出现有外贸 B2C 物流配送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仓储物流方面,外贸 B2C 企业主要通过邮局邮寄、外贸公司仓储集货、第三方物流仓储集货、海外仓储等方式进行跨国物流配送,并对这几种物流模式进行了比较和流程图示分析[78]。刘娟(2012)探讨了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原因,并提出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凸显的通关壁垒、物流滞后、交易信用的问题[79]。陈姗姗(2013)分析了制约B2C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其中因素之一就是物流运输,并根据企业自身规模对模式选择做了简要分析[80]。魏静茹(2013)研究了综合商场式的B2C外贸交易,并以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卖通”为例,分析了 B2C外贸交易在我国的应用。对基于这个平台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作了基本介绍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B2C外贸交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81]。 6

二、研究的方案、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研究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 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 2、研究内容:

7

内容一:现行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内容二: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比较分析 内容三:影响外贸B2C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综合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本身以及电子商务企业本身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选择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物流模式评价选择模型 实证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否 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是 整理成果并撰写研究报告 本文的研究以外贸B2C电子商务为研究主体,通过对现行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对现行外贸B2C电子商务模式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对外贸B2C电子商务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时需要考虑的自身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出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选择评价模型,最后以阿里全球速卖通为实证,验证理论模型的可行性。重点构建评价选择指标以及评价选择模型,得出结论,指导外贸B2C电子商务企业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 主要研究内容有: 1、我国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现状及问题。 2、分析现行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3、外贸B2C电子商务企业自身影响因素分析。 3、构建外贸B2C物流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及选择模型。 4、外贸B2C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全球速卖通实证分析。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物流模式选择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的构建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1.通过对外贸B2C电子商务现行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及外贸B2C电子商务企业本身影响因素的分析,总而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得出构建外贸B2C物流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2.通过建立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在其他学者构建的理论模型上进行修改完善,得出新的选择评价模型。 3.以阿里全球速卖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阿里全球速卖通B2C平台上的外贸B2C企业,物流情况的实际数据,运用模型进行分析,进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8

三、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在哪个实验室进行实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 1、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 在导师的悉心培养、指导下,系统深入地学习了专业课程,查询、搜集了大量的与自己所研究课题有关的中外文献资料,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 2、协作要求: 希望能得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市场调研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支持,希望能借助于社会调查,以便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提高对课题研究的可信度。 9

四、科研论文工作的总工作量(估计)、研究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和要求,以及预期结果。 1、估计论文工作总量:文献综述部分约1.3万字,论文正文部分约4.5万字。 2、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3.6——2013.8,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解,广泛查阅收集相关的二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做好研究开发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13.9——2013.12,根据研究思路,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14.1——2012.3,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与总结 第四阶段:2013.4——2013.6,运用相关研究手段,对前一阶段提出的模型进行检验,完成科研论文文字材料的撰写和定稿工作。 3、预期结果: (1)发表研究论文1篇; (2)提交相关研究报告 10 五、所需经费预算(按研究阶段分别列出材料费、化验检测费、加工费、差旅费及其他费用)  前期准备阶段  书籍资料收集费用:1000元  期刊网检索费:100元  复印、打印费:200元  其它费用:300元  外业调研阶段  差旅费: 1000元  资料收集费用:800元  其它费用:700元  后期成文阶段  论文打印、装订费用:300元  论文送审费:400元  其它费用:200元 共计:5000元 11

六、指导及辅导实验、论文撰写人员 指导人员:方 威 撰写人员:钱琼 12

七、导师审查意见: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13

八、选题报告会记录:(含时间、地点、参加人、提问及回答要点等) 14

选题报告会记录:(含时间、地点、参加人、提问及回答要点等) 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记录人签名: 年 月 日

15

八、考核小组成员 姓 名 职 称 所 在 单 位 签 名 参加开题报告的总人数(考核小组成员和旁听人员)

16

九、学科审查意见: 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17

十、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意见: 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分委员会盖章 年 月 日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