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母婴识别方案 助力婴儿防盗防抱错报告
RFID应用现状
几年前,人们还只是从供应链的意义上来考虑RFID技术的应用——如沃尔玛式的应用。但是今天,RFID技术应用的方式正趋多样化。现在的RFID阅读器也变得更小、更便携、读取率更高;RFID标签不仅能应用于液体、金属等环境,甚至可以集成到温度传感器中。而这些技术上的进步也说明,RFID技术的应用层面总是会超出人们的想象,总是会不断地发展变化。
德州仪器RFID资产追踪和营销经理Uli Denk曾经说过,“企业应该认识到RFID技术在供应链以外,对整个公司的业务流程所带来的价值和效益。所以,研究和你类似的企业使用RFID技术的成功案例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德克萨斯州如何使用手持RFID阅读器帮助灾民撤离飓风。人们在手腕和财物上贴上RFID标签,就可以被时刻追踪,这样灾民的位置信息会不断更新,方便亲人找寻。 这些例子仅仅是目前RFID应用新领域的开始,许多公司还在探索其他的应用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RFID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广。据ABI Research预测,2012年RFID产业将增长21%。 RFID主应用领域:
物流:物流仓储是RFID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可应用的过程包括: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管理应用,港口应用,邮政包裹,快递等。
零售:可以为零售业带来包括降低劳动力成本、商品的可视度提高,降低因商品断货造成的损失,减少商品偷窃现象等等好处。可应用的过程包括: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等。
制造业: 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个性化生产等。在贵重及精密的货品生产领域应用更为迫切。
服装业:可以应用于服装的自动化生产,仓储管理,品牌管理,单品管理,渠道管理等过程,随着标签价格的降低,这一领域将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医疗:可以应用于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识别,婴儿防盗等领域,医疗行业对标签的成本比较不敏感,所以该行业将是RFID应用的先锋之一。
身份识别: RFID技术由于天生的快速读取与难伪造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的身份识别证件。如第二代身份证,学生证等其它各种电子证件。
防伪: RFID技术具有很难伪造的特性,但是如何应用于防伪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推广,可以应用的领域包括:贵重物品(烟,酒,药品)的防伪,票证的防伪等。 资产管理: 各类资产(贵重的或数量大相似性高的或危险品等),随着标签价格的降低,几乎可以涉及到所有的物品。
交通:高速不停车,出租车管理,公交车枢纽管理,铁路机车识别等,已有不少较为成功的案例,应用潜力大。
食品: 水果,蔬菜,生鲜,食品等保鲜度管理。由于食品,水果,蔬菜,生鲜上含水份多,会影响正常的标签识别,所以该领域的应用将在标签的设计及应用模式上有所创新。 动物识别: 训养动物,畜牧牲口,宠物等识别管理,动物的疾病追踪,畜牧牲口的个性化养殖等,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图书馆: 书店,图书馆,出版社等应用。可以大大减少书籍的盘点,管理时间,可以实现自动租,借,还书等功能。在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已有图书馆应用成功案例。在国内有图书馆正在测试中。
汽车:制造,防盗,定位,车钥匙,可以应用于汽车的自动化,个性化生产,汽车的防盗,汽车的定位,可以作为安全性极高的汽车钥匙。国际上有成功案例。
航空:制造,旅客机票,行李包裹追踪,可以应用于飞机的制造,飞机零部件的保养及质量追踪,旅客的机票,快速登机,旅客的包裹追踪。 军事:弹药,枪支,物资,人员,卡车等识别与追踪。 其它:门禁,考勤,电子巡更,一卡通,消费,电子停车场等。
项目名称:RFID母婴识别方案 助力婴儿防盗防抱错;
新生婴儿在医院内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此类事件的发生已经给包括医院、受害人及其家庭在内的当事各方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以美国为例,自1983年至今有接近300宗新生婴儿在医院内被盗的报案。国内一些医院的婴儿被盗案件也能很容易地从公开媒体上查询到。国外的调查表明,56%的婴儿被盗案件发现在母婴病房内。而最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多数案例也已经证明:医院内新生婴儿被盗事件与是否采用母婴同室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首先,当前的盗窃婴儿犯罪趋于团伙化和专业化,犯罪人员甚至伪装成医院内部工作人员伺机作案。2004年7月3日清晨,一名身着工作服的犯罪人员以化验肝功能为名将以顺德乐从医院产妇刘某的新生婴儿盗走,至今未能找回。
其次,婴儿家属可能在极端情况下采用自盗的方式以索取赔偿。据广东省卫生厅统计,仅2006年上半年广东全省就发生了200起暴力索赔医疗纠纷,而每起事件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万元。当新生婴儿家属因某种原因,例如婴儿性别、身体残疾等,对婴儿现状不满时,就有可能铤而走险,自己抱走婴儿的同时嫁祸于医院,利用医患纠纷向医院非法索取赔偿。而实际上,在一些地方也已经发生过类似事件。
最后,医院内部人员有可能出于某种动机盗窃或调换婴儿。1992年11月安徽省芜湖市奎湖卫生院医生马芹盗窃调包新生婴儿一案,充分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地对医院内的新生婴儿进行可靠保护,国外很早已经开始尝试一些技术性的解决方案。基于RFID射频设别技术的婴儿防盗系统正是这些方案中比较成功的一种,
在婴儿身上附着可发射出无线电射频信号的电子防盗标签,而防盗标签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小巧的无线电收发器。同时在医院内的关键区域安装无线电信号接收设备,信号接收设备可以接收到婴儿防盗标签所发射出的射频信号。系统可根据所接收到信号的无线电特性对婴儿所在位置(即电子防盗标签位置)进行实时定位与追踪。当某个时刻的定位结果发现防盗标签位于出口区域时,系统会认为企图盗窃婴儿的行为正在发生并及时报警提示。
RFID腕带还可以应用在医院的很多方面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状况的病人是谁?没错,就是新生儿。刚刚出生的婴儿,特征相似,理解和表达能力欠缺,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标识往往会造成错误识别。因此,对新生儿的标识犹为重要。母亲与婴儿是一对匹配,单独对婴儿进行标识存在管理漏洞,无法杜绝恶意的人为调换。
目前医院存在这母亲抱错婴儿,婴儿被盗等问题,如何有效的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那就是在现有管理软件中增加RFID技术,包括腕带、手持读写器、门禁系统等。
当护士抱着婴儿离开时,婴儿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和母亲识别信息匹配才能离开,如果信息不匹配,门禁系统将会发出警报,在可以有效防止婴儿被抱错。 防止婴儿被抱错:
通过护士携带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分别读取母亲与婴儿所佩戴的RFID母婴识别带中的信息,确认双方的身份匹配,防止出生时长得都差不多的婴儿被抱错。 婴儿防盗:
需要在各个监护病房的出入口布置固定式RFID读写器,每次有护士和婴儿需要通过时,通过读取护士身上的RFID身份识别卡和婴儿身上的RFID母婴识别带,身份确认无误后监护病房的门才能被打开。同时,护士的身份信息,婴儿的身份信息及出入时间被记录入数据库中。配合监控录像,保安能随时监视重点区域的情况。
除了能够大大减少婴儿抱错的可能性以外,医院还能通过RFID腕带带来一些收益。比如,将RFID腕带刻上姓名出生日期肖像等卖给产妇。
目小组组成:古加仪 梁家丽 吴嘉欣 邹桃 黄智蕾 陈民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