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工程特点………………………………………………..2 二、监理工作流程………………………………………………..5 三、监理工作要点………………………………………………..5 四、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6
1
一、 专业工程特点 1.1、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新城河综合整治工程; 建设单位:扬州市邗江区市政建设管理处; 监理单位: 江苏润扬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邗建集团万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地点:扬州市邗江区新城河路 ; 工程规模:
新城河路(四望亭路—江阳中路)位于扬州主城区内。现状道路行车道宽15m,沥青砼路面;道路东侧为宽6-10m不等的绿化带,绿化带东侧为新城河;道路西侧为宽5-11m不等的铺装,铺装外侧为沿街商铺或围墙。
四望亭路以北至平山堂西路段,拟定为A线,不纳入本次监理范围,四望亭路至文昌西路段,拟定为B线,长488.477m,文昌西路至江阳中路段,拟定为C线,长2499.011m。 本项目是新城河综合整治工程中的一个分项工程(交通梳理)。河道东侧为慢行步道,西侧为快行道;快行道宽度同现状新城河路(15m),在现状新城河路基础上,根据综合管线改造需要,对其进行恢复改造。 工程投资额:3861.47万元; 工期要求:6个月 ;
质量安全: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它相关规范合格标准。 1.2、 监理依据:
《扬州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城市道路篇) 《监理规划》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CJJ1-2008);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
建设部批准《市政工程质量等级评审规定》和补充规定; 1.3、 道路工程特点: 1.3.1、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速度:30Km/h;
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10年;
荷载标准: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交通等级:中等交通;
高程及坐标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954年北京坐标系;
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沥青路面抗滑标准:横向力系数SFC60≥54;
构造深度(mm)TD≥0.55; 石料磨光值PSV≥38;
沥青上面层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1500次/mm; 沥青下面层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1000次/mm; 1.4、 排水工程特点:
1.4.1、本工程主要对新城河路截污管及雨水管进行改造:
新城河(四望亭路—文昌西路)沿新城河路新建d600污水截流管道向北排入四望亭路
污水截流管;同步翻建d600-d800雨水管,分段排入新城河;
新城河(文昌西路—望月路)沿新城河路翻建d800污水截流管道,最终向南排入幸福
河污水提升泵站;同步新建d600-d1350雨水管分段排入新城河;
新城河(望月路—江阳路)沿新城河路翻建d800—d1000污水截流管道向南排入幸福河
污水提升泵站;同步新建d600—d1350雨水管分段排入新城河; 将揽月桥污水泵站压力管改造倒虹管,过河接入新城河路新建截污管道;
1.4.2、本工程新城河路下方现有雨污水管道及检查井在翻建段沟槽开挖范围内的全部挖除;沟槽开挖影响外(沟槽两侧)的现状雨污水管道及检查井采用建筑垃圾及C15混凝土封堵,检查井井筒上部结合道路施工改造挖除,从井口倒入建筑垃圾及C15混凝土封堵后,继续上部道路路床或结构层的施工;如现状管道在沟槽底部,需将现状管道挖除,超挖部分采用砂石(中粗砂与碎石1:1混合,压实度≥95%)回填。
1.4.3、雨水管道服务范围为路面雨水、道路两侧规划服务范围内的雨水,汇水面积为16.8公顷,总设计流量Q=1556L/s。
3
1.4.4、截流管道服务范围为道路西侧地块以及相交道路转输污水,旱季流量183.3 L/s,污水截流倍数取2.0.
1.4.5、本工程坐标系统采用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86年国家高程基准; 1.4.6、管材及接口:
D400—d1200(除倒虹管、拖拉管、顶管外)雨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II级排水
管,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d1350-d1500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II级柔性企口管,接口采用滑动橡胶圈接口; 顶管施工的管道采用F型钢承口钢筋混凝土II级顶管管材;
DN250倒虹段污水管采用直缝焊接钢管,规格D259×8,外防腐为环氧富锌漆底漆两道,
环氧沥青漆面漆两道,内防腐采用IPN-8710互穿网络防腐涂料(底漆两道,面漆三道); DN800污水倒虹管采用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规格D820×10,钢管采用埋弧焊焊接接口,
内防腐为环氧树脂底漆一道,干膜厚度120—150um;聚氨酯防腐面漆一道,干膜厚度350-400um,防腐层干膜厚度≥500um。外防腐采用环氧富锌漆底漆二道,干膜厚度60—80um,环氧沥青漆面漆二道,干膜厚度160—200um,防腐层干膜厚度≥240um。所有钢管防腐前管道表面须喷砂处理(Sa2.5级),手工机械除锈St3级;
D400倒虹管及拖拉管采用HDPE实壁给水管,PE100级,其中倒虹管规格0.8Mpa,外径
450mm,壁厚21.5mm;拖拉管规格1.25Mpa,,外径450mm,壁厚33.1mm;
DN300压力管采用HDPE实壁给水管,PE100级,管道规格1.0Mpa外径355mm,壁厚21.1mm; 开挖段污水管道接口处外包透水土工布(250g/㎡),与两侧管道各搭接300mm以上。 1.4.5、地基承载力:
管道地基设计承载力:fak≥80KPa,检查井等构建物地基设计承载力:fak≥100KPa。根据勘察报告本次管道基础、检查井基础均位于②层土(粉土灰黄色 【faO】=140kpa)。 1.4.6、管道基层:
钢筋混凝土管道基础:100mm碎石垫层,埋深<4m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埋深>4m管道采用180°钢筋混凝土基础;地基处理段管道基层采用180°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底宽B放大1.5倍;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采用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基础每25m设计一道伸缩缝。 1.4.7、检查井:
雨水管道采用雨水检查井(流槽式,有支管接入处采用落底式),污水管道采用流槽式污水检查井。车行道下检查井盖等级D400,道路支管检查井盖等级C250,防坠网承载能力≮
4
1000kg;检查井内踏步采用包塑铁爬梯。 1.4.8、雨水口:
一般采用乙型单、双篦雨水口,等级为C400,道路最低点、变坡点、重要路段及交叉口处雨水口适当加密。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反开挖法施工,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e300HDPE双壁波纹管,管材环刚度不小于12KN/㎡,抗拉极限强度≥16MPa,允许弯曲抗性强度3。2MPa,密度0.94—0.96g/cm³,弹性模量≥800MPa,接口工作内压力≥0.10MPa,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管材起点覆土1.0m,管道坡度为0.01,当雨水口连接管与道路纵坡同向且道路坡度大于0.01时,连接管坡度与道路同坡。管道基础采用180°砂石基础,回填采用中粗砂回填至道路结构层下20cm,其上用C20混凝土封顶。 1.4.9、出水口:雨水管道出水口采用八字式管道出水口。 1.4.10、沟槽回填:
钢筋混凝土管回填采用5%水泥土回填至道路路床底;HDPE管回填采用中粗砂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其上采用5%水泥土回填至道路路床底。所有过路管线采用5%水泥土回填至路床顶,上铺土工格栅,格栅最大负荷载延伸率小于15%,抗拉强度大于15000N/m;检查井周围60cm范围用5%水泥土回填至道路路床底。 二、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旁站工作流程图(详见附件1); 三、监理工作要点
3.1、人行道板松动、碎裂、沉陷和路缘石破损、不顺直防治的技术要点
严把路缘石、人行道板、预拌混凝土、二灰碎石等原材料、半成品材料的进场验收,严
格履行见证检测。
应加强路缘石、人行道各结构层的分项验收,对人行道路床、基层、面层施工进行旁站,
对人行道基础厚度与高程、人行道面层平整度、侧缘石直顺度与顶面高程等进行平行检验,并形成书面记录。
控制工程进度,确保人行道面层、水泥混凝土、二灰土、二灰碎石等结构层必要的养生
期。
及时检查各分项的施工质量,尤其应加强对侧缘石直顺度、人行道板空鼓或松动的及时
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书面指令其进行整改。 3.2、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防治的技术要点
及时做好原材料、半成品及配合比的进场验收与见证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
对路基处理、基层、面层施工要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加强路基外观稳定性、路基沉降
控制、含水量、分层厚度、结构层厚度、含灰量、施工配合比等的现场质量控制。 严格把好分项工程验收关,对压实度、强度、弯沉值等关键性主控指标进行见证检测。 3.3、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拥包、施工接缝明显防治的技术要点
监理人员应对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合料相关试验加强见证检测,对配合比设计进行严
格的审查,对生产配合比验证应全过程旁站。
监理人员应对拌和厂及摊铺现场进行旁站,对配合比、温度、厚度、摊铺、压实及外观
质量进行检查和平行检测,对相关试验进行见证。发现质量异常及时要求整改,并跟踪检查。
3.4、检查井盖框破损、井周路面损坏或沉陷防治的技术要点
监理应加强对检查井通病防治方案的审查和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的见证检测。 施工中应加强卸荷板、检查井基础、井身、井周回填、管道与井身连接、卸荷板与基层
连接、检查井盖框与井身连接等过程施工质量的现场旁站监理。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时,应严格检查井周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井盖框固定是否稳定、
井框与路面接茬是否平顺。发现问题应随即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3.5、沟槽处路面沉陷防治的技术要点
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对管道的有关功能性试验(如压力管道的水压试验、无压管道的
闭水或闭气试验、化学建材类管道的变形量检测等)进行旁站监理。
加强巡视、旁站及平行检验,严格控制回填质量,并按规范要求对回填土的环刀检测进
行见证取样。
3.6、路面积水、不平整防治的技术要点
加强对道路平整度、高程以及管材、平基、管内底高程、流水面、雨水收水井的平行检
验。
加强对路基处理、沟槽与井周回填、沥青面层施工的现场旁站。
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雨天的排水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施工单位
整改
四、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4.1、质量通病防治组织机构
6
质量通病防治组织机构图 总监理工程师(组长)
市政工程师(副组长) 排水工程师(副组长)
4.2、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及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对照图纸审查意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对质量通病的防治
提出了相关措施。
必要时应经常召开工地会议,协调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
沟通施工中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
严格工序交接验收,将通病防治列入检查验收内容。
强化对技术人员及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加强对工程质量的自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
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的验收,工序结束,技术人员及时检查并做好交接检查工
作,自检合格后报经监理验收。
做好通病防治专题记录,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工程完工后,认真填写《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报告》。
监 理 员
7
附件1
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流程图
熟悉设计图纸及文件,参加图纸会审 编制《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并对监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根据《细则》对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析及检验批进行检查 返工 对各分部、分项及检验批验收 NO Y/N YES 做好通病防治专题记录,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工程完工后,认真填写《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报告》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